“爸,这 4000 您收着,每月都准时还!”
儿媳周玲的转账消息弹出来,张建国总当是小两口的孝心。
当初他拿出 80 万养老钱,帮儿子张伟、儿媳周玲付了买房首付,还特意说 “慢慢还就行”。
这两年见小两口过得紧巴 —— 张伟衣服磨白了不换,周玲连口红都舍不得买,张建国只心疼,没多想。
直到那天翻旧纸箱找退休证,他意外看到周玲的便签,上面写着 “还款 4000,缺口靠借钱补上”。
张建国攥着便签手直抖,刚要追问,眼前突然一黑……
01
两年前的冬天,北方的寒风刮得窗户呜呜响,张建国做了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个决定。
“爸,您真的要把这些钱都拿出来?”儿子张伟站在客厅中央,双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眶通红。
张建国刚从银行回来,黑色的布袋里装着80万现金——这是他和去世十二年的老伴省吃俭用攒下的养老钱,老伴走的时候反复叮嘱他“别委屈自己,也别亏了儿子”,他一直记在心里。
“小伟,你和周玲结婚六年了,一直租房子住,去年孙子出生后,连个放婴儿床的地方都挤挤巴巴的,爸看着心里不是滋味。”张建国拉过儿子的手,他的手掌粗糙又温暖,带着常年干体力活留下的老茧,“这钱你们拿去付首付,在这个城市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以后孙子上学也方便。”
张伟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他知道这笔钱对父亲意味着什么。父亲退休前在工厂当搬运工,常年累月扛重物,落下了腰伤,阴雨天疼得直不起身也舍不得去大医院看;母亲走后,父亲更是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衣柜里还是十几年前的旧外套。
“爸,这钱我们不能要,您自己还要养老,腰伤也需要治……”张伟哽咽着,话都说不完整。
“傻孩子,爸有退休工资,每个月3000多,够用了。”张建国擦掉儿子的眼泪,又看向站在一旁始终没说话的周玲,“小玲,你们年轻人压力大,要还房租、养孩子,爸帮得了就帮一把。不过……”他顿了顿,怕小两口有心理负担,补充道,“这80万,你们还是要还给爸的,不用急,慢慢还,就当是借的,啥时候手头松了啥时候给。”
周玲这才抬起头,眼睛红红的,她走到张建国面前,深深鞠了一躬:“爸,谢谢您,我们一定会尽快还清的,不会让您失望。”
张建国看着这个懂事的儿媳,心里暖暖的。周玲虽然工资不高,在一家小超市做收银员,但为人勤快、孝顺,对张伟好,对孙子更是上心,家里的事从来不用张伟操心。他知道,儿子能娶到这样的媳妇,是福气。
从银行回来的路上,周玲悄悄跟张伟说:“老公,咱们以后省着点花,每个月尽量多还点钱给爸,不能让爸的养老钱一直放在咱们这儿。”张伟重重地点点头,把妻子的手攥得更紧了。
有了这80万首付,张伟和周玲很快在离孙子幼儿园不远的小区,买了一套七十平米的两居室。
虽然小区不算新,房子也是二手房,但至少有了自己的家,不用再担心房东涨房租,不用再因为搬家让孙子适应新环境。
搬家那天,张建国一大早就来了,带着自己腌的咸菜、晒的干菜,还特意去菜市场买了张伟最爱吃的排骨和周玲爱吃的鲫鱼。他帮着搬家具,整理杂物,虽然腰时不时会疼,但脸上一直挂着笑。
看着空荡荡的房子一点点被填满,孙子在客厅里跑来跑去,嘴里喊着“这是我的房间”,张建国觉得这辈子最大的心愿算是完成了。
![]()
“爸,您以后就搬来跟我们一起住吧,家里有地方,您也能帮着看看孩子,我们上班也放心。”周玲一边擦桌子,一边试探着说。
张建国摆摆手,笑着拒绝:“不了,爸习惯了一个人住老房子,离公园近,早上还能去打太极,跟老伙计们聊聊天。你们小两口刚有自己的家,需要自己的空间,再说了,我住这儿,你们还得照顾我,多麻烦。”
其实张建国心里清楚,小两口买了房后,每个月要还3800块的房贷,还要养孩子,周玲的工资每个月才4000多,张伟在汽修厂当师傅,工资也不稳定,有时候一个月才6000多,他们的压力已经够大了,自己要是搬过去,只会增加他们的负担。
第二个月的月初,张建国正在公园打太极,手机突然响了,是周玲发来的微信转账,4000块,还附了一句“爸,这是这个月的还款,您收着”。
张建国愣了一下,赶紧给周玲回消息:“小玲,你们刚搬新家,肯定要花钱,不用这么急着还钱,爸不缺钱。”
没过几分钟,周玲就打来了电话,声音很坚定:“爸,这钱我们该还的,我跟张伟算了,80万,每个月还4000,不算利息的话,要还十六七年,我们尽量多攒点,争取早点还清,您的养老钱不能一直放在我们这儿。”
张建国还想再说点什么,周玲又补充道:“爸,您就收下吧,我们已经商量好了,每个月少买点零食,少出去吃饭,4000块还是能省下来的。”
挂了电话,张建国看着手机里的转账记录,心里又暖又酸。他没立刻收钱,直到晚上,周玲又发来消息问“爸,您怎么没收钱呀”,他才默默点了收款,然后把钱转到了另一个银行卡里——那是他专门为小两口开的卡,打算等他们压力小了,就把这些钱都还给他们。
从那以后,每个月的月初,周玲都会准时给张建国打4000块钱,一月、二月、三月……哪怕是春节期间,也从来没落下过。
张建国一开始还会推辞几句,后来也就习惯了,只是每次收到钱,都会在笔记本上记下来,写上“某月某日,小玲还款4000”,本子上的字迹越来越多,他心里的愧疚也越来越深。
02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第二年的春天。
张建国每个周末都会去儿子家看看,有时候带点自己种的蔬菜,有时候给孙子买些玩具。每次去,他都能感觉到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很节俭。
家里的家具都是二手市场买的,沙发上有一块明显的补丁;张伟的外套还是前年买的,袖口都磨白了;周玲的化妆品只有一瓶便宜的面霜,连口红都很少见;孙子的衣服大多是亲戚朋友送的旧衣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买一件新的。
有一次,张建国给孙子买了一套新的绘本,周玲看到后,连忙说:“爸,您以后别给孩子买这些了,家里还有旧书,能看就行,浪费钱。”
张建国心疼地说:“小玲,你们也别太省了,孩子正是长身体、学东西的时候,该花的钱得花,别总想着还钱的事。”
周玲笑着摇摇头:“爸,我们不苦,有自己的房子,孩子健健康康的,就比什么都强。”
可张建国还是看出来了,周玲脸上的笑容有些勉强,眼底藏着掩饰不住的疲惫。他知道,每个月还房贷、还自己的钱,再加上孩子的奶粉、尿不湿、幼儿园学费,小两口的压力肯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