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鼎(生卒年不详),字思予,今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小永村人。龚彝之弟。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进士,选庶吉士加侍读学士。是明代保山籍最后一名进士。可惜生不逢时,在朝廷任翰林院庶吉士加侍读学士仅一年,明王朝便覆灭了,龚鼎依附偏安南方的南明政权,并和哥哥龚葬(先任礼部尚书,后任户部尚书),直随侍南明永历皇帝,从黔(贵州简称)入滇(云南简称),驻跸永昌(今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直至逃亡缅甸,后被缅人扣押,移交给吴三桂(今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祖籍今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吴三桂在云南昆明处死了南明永历皇帝及包括龚彝在内的几位护驾大臣,其中却没有龚鼎。龚鼎哪里去了呢?史书没有记载,不得而知。
延伸阅读:龚鼎卒年之谜
民国初年,云南剑川(今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籍文化名人,成都武侯祠名联的作者赵藩因公到保山来,在城南某地山路侧看见立有大石碑一块,上书“行在户部左侍郎思予龚公神道”字样,确认是保山人龚鼎神道碑(旧时立在墓道前记载死者事迹的石碑),立碑时间为“永历壬辰六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赵藩高兴之余,赋诗一首道:“行在司农龚是姓,署年永历字思予。从亡湮没嗟何恨,片石留资野乘书。”据龚彝的后裔龚仁介绍:“龚鼎已先殁”。龚鼎是否真的“已先没”?死于何时何地?死时的情况如何?仍然是一团迷雾。赵藩竟然在无意之间发现了“龚鼎神道碑”,当然非常高兴,但由于公务繁忙,没来得及作深入研究,故把这个任务交给后人说:“片石留资野乘书”。据龚鼎神道碑立碑时间:“永历壬辰六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表明,此时龚鼎并没有死,时年才三十多岁,因为“永历壬辰六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后一、二十年,仍有其活动的记录。
据《新建平夷州城碑记》记载,平夷州是南明永历时期在今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为加强防范,第三任州官保傅(籍贯不详)在今施甸街筑土城,竣工之后立碑留念,碑立于摩苍寺大殿街筑土城,竣工之后立碑留念,碑立于摩苍寺大殿右侧。1958年时,摩苍寺和碑均被毁。所幸碑文被录人民国时期方国瑜(今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人)主编的《保山县志稿》,碑文开头赫然记载道:“翰林院庶吉士加侍读学士龚鼎书丹”,碑记的写作时间明显的记载为“大明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如果龚鼎南明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就已去世,怎么可能在南明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还为平夷州城碑记书丹呢?
《新建平夷州城碑记》碑文如下:“太子少保礼部尚书龚彝撰,刑部尚书(一说工部侍郎)戈允礼(今云南省保山市人)篆额,翰林院庶吉士加侍读学士龚鼎(龚彝弟)书丹。”碑记载了设平夷州(今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事之经过,则记载于施甸县东山摩苍寺大殿右侧石碑上,历史原因成了残碑,现保存在施甸县文管所。南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1649年)],裁施甸长官司,设平夷州。此时的平夷州隶属南明永历政权。首任州官为叶调元(籍贯不详),次任为叶稚圭(籍贯不详),三任为保傅,四任为陈履悖(籍贯不详)。
据《永昌府志·徐崇岳传》记载,徐崇岳今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甸阳镇团树村角里村小组(分上下角里村)人,著名诗人,清康熙年间云南诗坛的领军人物。《永昌府志•徐崇岳传》:“徐崇岳,字石公,中康熙癸卯乡试,赴公车未第,以所业一编投司徒龚鼎,拂袖而归.龚遣人追,赆之,且致书,有‘吾子未易才也’之语……”。徐崇岳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乡试癸卯科中举,参加第二年三月在北京举行的甲辰科,即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会试,结果名落孙山。于是拜访当时在清廷任司徒(西周开始设置的中央官吏名,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西汉哀帝元寿二年(前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东汉时改称司徒,明废,后世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的同乡人龚鼎,并呈上自己所写诗文,然后便离开了。龚鼎看完诗文,赞赏不已,于是派人去追上徐崇岳,送给徐崇岳路费,还给写了一封信,信中称赞说:“你是一个难得的才啊!”记述得相当详细,描述具体且合情合理,不由人不相信。这时离“永历壬辰六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已整整十二年。可见龚鼎不但“永历壬辰六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没有死,后来还在清廷作官。龚鼎神道碑所书刻的龚鼎的官衔,不是在明廷时任职的官衔,龚鼎考中进士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不过是从七品官,后来跟从南明永历皇帝出亡滇黔,有功晋级,加官侍读学士,为从四品官,已是连升三级。后来投靠清廷受到重用,任户部左侍郎,为正二品官,又是一个连升三级。
赵藩诗中的“司农”(上古时代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在汉朝是九卿之一,掌钱谷之事,又称大司农,相当于今财政部长)和《永昌府志•徐崇岳传》中的“司徒”都是户部官员的别称。为什么龚鼎在清廷也如此受到重用呢?说白了也不奇怪,因为当时的清廷的户部尚书是赫赫有名的“永半朝”王宏祚(今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人),选拔一个境遇相同的同乡人来做自己的副手便是顺理成章的事。话题再回到龚鼎神道碑来,龚鼎的后人为其修墓刻碑之时,自然选择龚鼎最为显赫的官职“户部左侍郎”,这不仅是龚鼎的荣耀,也是家族中人的荣耀,但是又觉得龚鼎的所为不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忠臣不事二主”的为臣之道,故将立碑时间提前到“永历壬辰六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并且向社会宣称龚鼎“已先殁”,似乎这样做便可以将龚鼎美化成一个“从一而终”的忠臣了,结果却造成混乱,无法解释一个死去的人在其死去多年之后仍有活动记录的矛盾现象。
![]()
《云南通志卷之第二十•选举•进士》记载:“癸未科龚鼎永昌人”
![]()
《新建平夷州城碑记》注:平彝州指的是今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