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恢复农产品贸易板上钉钉?美国代表团抵华,想说服中国多买农产品,但诚意呢?
![]()
本周二,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抵京,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亲自出面与他们举行了会晤。
双方谈了中美经贸关系,也聊了农产品贸易。
美方的诉求很直接,期待双边关系持续良性发展,希望中国多买美国农产品,尤其是正处于收获季的大豆。
可问题来了,一边是急着要订单的迫切姿态,一边是迟迟不落地的实际行动。
这样的“求合作”,真能让中美农产品合作板上钉钉吗?特朗普政府的诚意到底藏在哪?
![]()
坦白说,美国现在这么着急,一点都不让人意外,毕竟美国农业的现状很不妙。
今年3月,美国以芬太尼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
中方随即以牙还牙用关税反制,而且集中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出手。
此举直戳美国要害,毕竟大豆是美国的农业“支柱”。
数据显示,自5月起,中国就没采购过一粒美国新豆,这还是二十多年来头一回。
要知道,美国去年一半以上的出口大豆都是中国买的,如今这块市场的空缺,让美国农业产业链直接承压。
![]()
美方急着要订单,这本无可厚非。
但合作的前提是双向奔赴,美方嘴上喊着“珍视对华伙伴关系”,实际行动却没跟上。
最核心的关税问题,美方始终含糊其辞。
中方早就明确指出,中美农产品贸易波动的根源,就是美方的单边关税措施。
白宫11月1日单方面宣布中国将取消对美农产品关税的决定,还煞有介事的表示,我们会在未来三年每年进口2500万吨美国大豆。
但是这一说法,压根没得到中方官方证实。
![]()
会谈中,美方也没拿出明确的关税减免时间表,更没说清如何解决检验检疫繁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这些实际问题。
说白了,美方想让中国顶着关税成本买大豆,却不愿先迈出取消关税的关键一步。
这样的“诚意”,未免太没说服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方早已不是只能依赖美国大豆的市场了。
这些年,中国一直在构建多元大豆供应链,早就把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里。
今年1月至8月,中国大豆进口总量达7331.24万吨,其中巴西占比高达71.6%,美国占比已降至22.8%。
![]()
除了巴西,中国还拓展了俄罗斯、埃塞俄比亚等新兴进口渠道,就算某一个供应国出了问题,也能迅速调整采购策略。
在国内,大豆振兴计划也在持续推进,产量连续3年超过2000万吨,自给率稳步提升。
同时,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成效显著,饲料中豆粕占比持续下降,头部养殖企业已降至10%以下,进一步降低了对进口大豆的依赖。
充足的国家储备更是“压舱石”,既能平抑价格波动,也让中国在国际采购中更有议价权。
说白了,就算不买美国大豆,中国也能稳稳守住“油瓶子”“肉盘子”安全。
中方的立场其实一直很明确。
![]()
李成钢在会谈中说得很清楚,要秉持平等、尊重和互惠的精神,通过对话合作解决问题。
这意味着,合作不是中方单方面让利,而是双方各让一步的双向共赢。
美方要是真有诚意,就该先取消不合理的单边关税,落实之前的协议承诺,为农产品贸易扫清障碍,而不是光喊着“期待合作”,却不愿拿出实际行动。
现在看来,美方离“诚意到位”还有不小距离。
中国愿意和美国开展农产品合作,但前提是美方拿出真金白银的诚意。
在关税问题解决、实际障碍清除之前,所有的“意向”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期待。
![]()
美方要是还抱着“只想要订单,不愿让利益”的心态,就算代表团来了一趟又一趟,也难让合作真正落地。毕竟,平等互惠的合作才长久,单方面的索取,注定走不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