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公益大讲堂。
惠民演出。
□本报记者 刘晓云
近日,一项旨在系统性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与生活品质的创新举措——“文明实践双享计划”在牡丹江市全面启动。该计划以“公益普惠、文化共享”为核心理念,构建“实践讲堂”与“艺享生活”双轮驱动的公共服务新模式,全年将常态化开展涵盖健康、艺术、科普等多领域的公益讲座及高水平惠民演出,标志着牡丹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迈入体系化、精准化、品牌化的新阶段。
政策引领 创新实践 从“单向输送”到“互动共创”
牡丹江市“文明实践双享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依托已全面建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体系,特别是作为核心平台的牡丹江大剧院,有效整合文旅、卫健、公安、文联等多方资源,致力于破解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布不均、供给模式单一等难题,推动服务从“单向输送”向“互动共创”转型升级。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计划的“双享”内涵深刻:一是“共享”优质文化资源,通过“艺享生活”系列让市民零门槛欣赏高雅艺术;二是“享悦”健康文明生活,通过“实践讲堂”系列提升市民的健康素养与艺术技能。这种将文化滋养与生活服务深度融合的立体化模式,旨在实现文明践行与美好生活的同频共振。
“实践讲堂”精准赋能 从普惠讲座到深度学习
计划中的“实践讲堂”系列课程,设计了“单次普及性公益课”与“系列性公益艺术班”双轨并行的课程体系,精准回应市民差异化需求。在普及层面,全年将系统化开展20场单次公益讲座,聚焦健康养生、实用科普、反诈防骗、应急救护、艺术素养、家庭教育六大实用领域。
目前,健康养生板块已成功推出“如何预防心绞痛的反复发作”“急性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及治疗”“普通人该懂的慢阻肺应对方法”“关于糖尿病的那些事”四场讲座,场场座无虚席,深受中老年市民欢迎。11月底,还将继续推出“和高油高糖说再见”“儿童流感的防治”两堂课,持续为市民健康护航。
在艺术普及方面,视唱练耳教学公益讲座与打击乐分享交流会已率先登场,为后续系列活动拉开精彩序幕。为满足市民深度学习需求,计划还创新性地开设了公益合唱团、公益演奏团、公益舞蹈班等系列艺术班,分春、夏、秋三期进行系统教学,并由市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委派专业教师授课,期末进行成果展演,实现从“听讲座”到“登舞台”的跨越。
“艺享生活”文化浸润 从节日盛宴到常态普惠
在“艺享生活”板块,计划通过“主题公益汇演”与“商业演出公益观演”两种形式,双向拓宽文化惠民渠道。作为计划启动后的首场大型公益演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场音乐会”已成功举办,以磅礴的艺术力量震撼人心,进行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未来,该计划还将围绕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全年打造5场“我们的节日”主题公益汇演,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家国情怀。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其创新的“0元观影”及公益票务模式。计划通过协调或采购部分优质商业演出的公益席位,免费提供给市民。据了解,即将举办的新年音乐会已确定首批释放200张“0元票”,市民可通过“文明雪城”等官方平台进行线上实名申领。全年,此类公益观演计划将不少于10场高水平商业演出,包括话剧、音乐会和儿童剧等,切实打破经济与信息壁垒,让高雅艺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牡丹江市“文明实践双享计划”的系统实施,不仅是活动数量的简单叠加,更是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它通过全年的常态化运行与精细化管理,将分散的文明实践活动整合提升为一个有规划、有品牌、有持续影响力的惠民工程。从一堂课的健康知识到一场音乐会的艺术熏陶,该计划正以其扎实的步履和温暖的笔触,编织着一幅“文明共享、精神共富”的生动画卷,为牡丹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与精神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