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下行阶段,哪些行业反而能实现高额盈利?日本的发展历程给出了答案。
![]()
尽管外界普遍认为日本经济下行、经历了“失去的30年”,但这一说法或许存在偏差。本期内容梳理了日本经济下行期间,五个实现逆势增长甚至爆发式发展的行业,其经验极具参考价值,文末更暗藏着当代人的重大红利。
以下为详细解析,建议收藏留存。
折扣经济:将“省钱”做到极致的生意
日本知名百元店大创(Daiso),其商品定价多为100日元(约合5元人民币)。这一看似不起眼的商业模式,在2023年实现年销售额5891亿日元(近300亿人民币),全球门店数量超5000家。
![]()
经济繁荣时期,消费者购物更注重品牌、格调等“情绪价值”;而经济下行时,消费决策趋于谨慎,性价比成为核心考量因素。大创的成功,本质是将性价比做到极致——商品虽未必具备潮流属性,但实用性强且价格低廉,大幅降低了用户的决策成本。低价商品无需过多权衡,随手可买,反而比高客单价产品更易实现盈利。
国内的名创优品及各类折扣超市,均遵循这一商业逻辑。
此前,北京南锣鼓巷的低价旅游纪念品店引发关注:不同于传统旅游景区商品的高价模式,这些店铺主打几元单价的纪念品,凭借极致性价比吸引大量客流。这一现象背后,是社会消费心态的转变——当大众普遍精打细算时,能让消费者明确感受到“占便宜”的商家,更易赢得市场。
折扣经济的核心并非售卖廉价商品,而是顺应“省钱的消费主义”趋势。
消费者虽缩减开支,但消费习惯已然形成,仍有购物需求,低价折扣商品恰好成为理想的消费替代品。这一逻辑与经济学中的“口红效应”相通:经济下行时,口红等低价商品销量反而显著增长,因其能以较低成本满足消费者的购物心理需求。
二手经济:“回血”与“捡便宜”的双向满足
日本最大二手交易平台Mercari(煤炉),2023年年度总交易额(GMV)突破1万亿日元(近500亿人民币)。结合日本的人口规模,这一规模足以体现二手经济的强大活力。
![]()
二手经济的核心优势在于同时满足买卖双方的核心诉求:
对卖家而言,经济下行导致收入减少,将家中闲置物品变现成为“回血”的重要方式,让闲置资源转化为实际收益;
对买家而言,可通过更低价格获得心仪商品,这并非消费降级,而是“用更少的钱过更好的生活”。
此外,在二手平台“淘宝贝”的过程,自带寻宝的乐趣与不确定性,极易让用户产生消费黏性。
![]()
相较于折扣经济单一的“省钱”属性,二手经济具备“省”“赚”“逛”三重价值,精准契合人性需求。国内某鱼等二手交易平台的火爆,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其中,三类商品的交易潜力尤为突出:
- 刚需+循环经济类:如婴儿车、儿童座椅等母婴产品,全新产品定价较高,二手产品价格低廉且实用性不受影响,交易量持续走高,成为部分从业者的盈利核心;
- 省钱+消费升级类:女性社交场景所需的高频次、低重复率服装,以及预算有限但追求品质的奢侈品,二手交易既满足了消费升级需求,又降低了开支,吸引力显著;
- 持续交易价值类:翡翠、玉石等商品无明确的一手、二手界限,价格存在波动空间,易产生价差收益,是二手交易平台的潜力赛道。
本质而言,在消费心态趋于保守的环境下,所有消费品都值得通过二手模式重新挖掘商业价值。
宠物经济:低成本高质量的情感陪伴
2003年,日本宠物数量已超过15岁以下儿童数量;截至2023年,日本宠物相关市场规模达到1.7万亿日元(约850亿人民币)。经济下行期,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增加,而宠物能提供稳定、无条件的情感支持,这种“低成本、高质量”的情感陪伴需求愈发凸显。
![]()
消费者对宠物的投入往往毫不吝啬:即便自身消费可以精简,但在宠物粮食、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支出仍愿倾其所有。
宠物经济的核心并非局限于售卖猫粮、狗粮等基础用品,而是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提供全方位服务。宠物医疗、宠物保险、宠物养老、宠物心理咨询等细分领域,均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中国的宠物数量已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数量,市场潜力巨大。辽宁鞍山作为全国最大的宠物电商基地,已形成成熟的产业生态,为宠物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而AI技术与宠物赛道的结合,更有望催生全新的商业模式与盈利点,值得深入探索。
孤独经济:聚焦“悦己”与“掌控感”的个体需求
经济下行时,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社交活动减少,原子化个体数量持续增多,“孤独经济”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
日本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尤为深入:“一人食”拉面馆通过隔板设计保障用餐私密性,让消费者安心享受独处时光;
“一人卡拉OK”满足了个性化娱乐需求,无需迁就他人;甚至出现“租赁家人”服务,为有陪伴、倾诉需求的人提供情感支持。
这些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将服务颗粒度细化,精准满足大集体场景中被忽略的个体情绪与需求。中国单身人口已超过2.4亿,一人户家庭数量持续增长,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逐渐形成。所有针对家庭的消费场景,都值得通过“一人份”模式重新构建,具体可关注三个方向:
- 体验的“空间私密化”:迷你KTV、自助健身房、共享书房、共享茶室、共享午睡舱等业态兴起,既满足了个体对私密空间的需求,又降低了运营成本,闲置场地改造此类项目可获得稳定现金流;
- 产品的“微缩化生存”:针对单人需求,将家庭装产品改造为“一人份”,如一人食电饭煲、小份火锅底料、小瓶装饮料等。小瓶装饮料因契合控糖、适量饮用的需求,在整体饮料市场中成为增量板块;
- 自我愉悦型消费:单身群体无家庭、子女相关支出压力,消费能力相对集中,更愿意为愉悦自己买单,如女性的美容消费、男性的娱乐消费等。
孤独经济的核心并非“孤独”本身,而是满足个体的“悦己”需求与消费“掌控感”。
银发经济:从“养老”到“享老”的消费升级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比接近30%。东京街头,白发苍苍的出租车司机、便利店打工的老年从业者随处可见,老龄化虽带来社会挑战,但也催生了巨大的商业机会。机构预测,到2025年,日本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万亿日元(约5万亿人民币),体量远超多数国家的年度GDP。
![]()
这一趋势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当前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接近3亿,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新一代老年人与传统认知中的群体截然不同,他们具备知识储备、经济基础,熟悉互联网操作,且掌握着大量社会财富,消费需求已从“养老”转向“享老”,更深层次的核心是“续老”——延续过往的生活品质、社会价值与独立性。
银发经济的商业机会集中在三个核心领域:
- 维持体面:打破老年服装宽松、土气的刻板印象,设计时尚、得体且穿脱方便的服饰,这一赛道竞争较小,盈利空间显著;
- 对抗无聊:升级老年大学模式,不再局限于书法、绘画等传统课程,转而教授短视频制作、线上K歌、电商直播等技能,让老年人从信息接收者转变为内容创造者。清晨五六点的直播场景中,老年用户占比颇高,他们对AI等新技术的接受度与学习意愿超出预期;
- 继续连接:围绕广场舞、手工编织等兴趣点搭建平台,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与“被需要”的心理。部分创业者通过参与高端老年旅游团,挖掘老年群体的资源与需求,同样取得了良好效果。
老年群体的用户忠诚度极高,一旦获得认可便不易更换服务提供商。但目前市场上真正贴合老年人需求、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这正是当下银发经济的核心机会。
时代红利:AI赋能下的行业重构
日本的五大行业验证了经济下行期的穿越周期需求,但单纯复制经验已无法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节奏。
日本曾错过互联网、电动车等时代红利,而中国当前正处于AI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与美国共同领跑全球AI领域。国家提出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如同十年前的“互联网+”,将为各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这正是当代人的最大红利。
AI技术与五大行业的结合,能实现效率与体验的指数级提升:
- 折扣经济与二手经济中,AI可应用于千人千面的智能推荐、商品智能估价、瑕疵识别、智能客服等场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 宠物经济中,AI通过摄像头分析宠物行为,判断其健康状况与情绪状态,宠物陪伴机器人可实现互动、自动喂食等功能;
- 孤独经济中,AI能创造智能NPC、虚拟朋友等,提供高质量的情感陪伴服务;
- 银发经济中,AI智能音箱可陪伴老人聊天解闷,AI传感器能24小时监测心率、呼吸等健康数据,及时预警摔倒等意外风险。
日本的经验明确了“做什么”——即穿越周期的核心需求,而AI技术则提供了“怎么做”的高效解决方案。需求与工具的结合,构成了时代的核心机会。人性中的底层需求始终不变,而AI作为强大的生产力工具,正在重构各行业的盈利模式。
把握这一趋势,便能在经济下行期抓住属于自己的红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