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几年,凭借折扣、性价比,奥莱成为消费寒潮里一艘逆流而上的小船。诸多商业地产巨头们都想通过奥莱寻找新的增长,SKP、德基、华润置地这三大业内公认招商能力最强、最会卖货的高端商场,也不例外。
按照规划,新奥莱们往往有着风格鲜明的建筑,引入IP,增加餐饮和休闲项目,并能与周边景点联动。更像“景区”的奥莱,正在取代过去单纯的折扣仓。
但文旅奥莱的本质仍然是零售,在当下,决定商业项目能不能持续下去的,很大程度不是靠创造消费场景,而是靠更低的折扣。
文 |谢韫力
Yang
运营 |泡芙
奥莱“景区化”
走进宁波前湾盛世里奥莱(以下简称前湾奥莱),张岚岚有片刻恍惚,觉得仿佛来到了一座主打“唐风”的主题乐园。
石板巷道两旁是一排排低矮的唐风商铺,双坡屋顶,飞檐翘角。黄昏时灯光亮起,商场主楼玻璃门的轮廓在光影里浮现,像极了大雁塔。
游玩项目几乎遍布这里的每个角落,涵盖各个年龄段,“看上去也更高级”。安徒生童话巧克力主题乐园、国家地理IP主题酒店,年轻人喜欢的唐风沉浸式互动剧场、密室逃脱,都能在这里找到。这些以娱乐、休闲为主的体验业态共计约4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标准操场,占到前湾奥莱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
▲ 宁波唐风主题奥莱。图 /宁波前湾新区发布
这样的布局,对奥莱来说并不常见。以往,张岚岚去的奥莱,一眼望过去都是仿“欧洲古堡小镇”的建筑群,里面“品牌挨着品牌”。
“一直以来,奥莱的定位和百货商场很相似,零售业态占比往往高达70-80%以上。因此,奥莱在早期商业中扮演着‘纯购物’的角色,体验、餐饮业态都不是奥莱的重点,它们是购物消费的配套,让消费者走累了能休息一下、放松一下。”仲量联行中国区零售地产及消费研究负责人朱建辉称。
但如今,这种逻辑在被颠覆:大批更像景区的奥莱,正在筹备建设中。
新奥莱往往有着风格更鲜明的建筑,引入IP,增加餐饮和休闲项目的比例,还要和周边的景点联动,更像景区的奥莱,正在取代过去单纯的折扣仓。而它们的主导者,都是商业地产巨头。
过去一年,对不少商业集团来说,奥莱几乎成了唯一的增长点。王府井集团半年报显示,百货、购物中心业务收入分别下滑14.12%和15.51%,唯独奥莱营收增长4.2%;百联股份上半年同样仅有奥莱业务增长3.87%。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2023~2024年全国新开奥莱项目超过50个。
![]()
▲ 2023年,北京王府井奥莱UP TOWN开业。图 /视觉中国
今年年底,王府井打造的北京最大奥莱,将在通州开业,7公里内就能逛到大运河、环球影城,它计划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500余个,其中文化艺术、运动娱乐、儿童游乐等体验业态占比将达50%。
几乎同一时间,离北京2000多公里的东莞滨海湾新区,也将迎来华润置地的首个奥莱项目。面朝交椅湾,周边环绕着至少5个靠海岸线的公园和游乐场。奥莱内部14栋白色三角屋连成一片,打造落日看台,细软沙滩,这种风格被网友比作“南方阿那亚”。
10月,西部商业地产核心成都,“熊猫主题公园漫步式”奥莱,在熊猫国际旅游度假景点附近砸下了第一颗钉子,新奥莱计划融入大熊猫IP、川蜀文化体验空间。
朱建辉眼里,现在的奥莱有一个探索方向,便是“文旅化”。
奥莱早期的竞争格局,是百联、佛罗伦萨小镇、砂之船、王府井等几家头部开发商,占据大量市场份额,并在全国形成连锁化经营。这些开发商拿下大片城市近郊、区位条件较好的优质地块,并依靠过去积累的资源,填满奥莱整个卖场。“在人口破千万、乃至两千万的大城市中,中心城市周边20-30公里的车程,对于消费者而言,都属近郊商圈范畴,是可以被接受的消费通勤距离。”
到了现阶段,开发商拿地越来越偏远,这也导致未来的奥莱待开业项目看起来一个比一个远,离中心城区30公里以上的远距离奥莱,必然要更有吸引力,要提升消费者购物的体验感。
通过文旅化,延长消费者的停留时间,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对奥莱来说,它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坚韧但又很卷的市场。
在杭州某商场做运营的王心怡感受很深:越来越多的中产在消费时开始比折扣,不打折的商场自然就被抛下。她记得有次下班走进自家商场,看到一双鞋600多元,试都没试就放下了。“虽然不算贵,但不打折就觉得不值。”她见证了这家商场的客单价从100多元一路降到七八十元,意味着顾客更多是来吃喝,不是买东西。
从商场空手走出来的消费者,进入了奥莱折扣店,就这样,奥莱成为消费寒潮里一艘逆流而上的小船。据奥莱行业数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奥莱平均业绩增幅保持在28%。
到了2024年,中国奥莱行业销售额突破2300亿元,同比增长9.5%,虽不及从前的28%,但增速也高于百货和便利店等传统零售业态。
“奥莱的本质还是零售,依旧承压。”从事商业地产的丰雨说,“已经有点乏力的赛道,还有那么多新项目,只能想办法刺激更多消费。”丰雨看来,文旅化的核心就是创造消费场景,从“纯购”到“逛吃玩”。新奥莱理想的模式是“轻度假游”,周六去,周日回来,父母带着孩子用餐、游玩、购物,同时顺便体验周边景区,在附近酒店住宿一晚,这个过程中,源源不断产生消费。
奥莱不得不变
奥莱定位从购物中心变成景区,背后是这几年奥莱消费图景的更迭。
曾经,奥莱最典型的画面是中产一家人周末自驾前来,涌入阿迪、耐克门店,把里里外外的衣服买全,再逛逛奢侈品折扣店。如今,人们依旧在奥莱门前排着长队,但排队的品牌早已换了名字,排队原因也变了。
奥莱在中国的发展有一条跟着奢侈品市场起伏的清晰脉络。2002年,北京燕莎奥莱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奥莱项目,但一直到2013年,天津才开设了第二家燕莎奥莱。2018年,这一数字已经变成了169家。据麦肯锡中国,2012到2018年,恰恰是中国消费者扫货奢侈品的日子,6年间,全球奢侈品市场有超过一半的增幅来自中国。到了2018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额达到77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
去奥莱买货,也成为一代人的奢侈品启蒙。天津人张可回忆,那几年家里拆迁,有了几套房子,“突然间就对钱没什么概念了”。一家人经常去天津佛罗伦萨奥莱遛弯,随手就能买东西。“但当时奥莱门店的货和专柜的差远了,经典款式几乎没有,折扣也低。”他挑了好几次,还是下不去手。
北京人徐雅信几乎每年都会去八达岭奥莱,疫情前,是她记忆中这里最热闹的时候,八达岭随处能见到穿着奢侈品、背名牌包、装扮精致的人穿梭在各个店里,逛几小时出来,手上就拎满了购物袋。但如今,这里有点儿萧条了,“只有5月、8月八达岭店庆的时候人多一些”,消费者也不挑品牌了,哪里折扣低,就去哪儿排队抄底。
比如今年店庆,八达岭奥莱排队最多的奢侈品是Burberry,低折扣风潮从去年的围巾一路吹到了今年的风衣。原价三万多元的风衣,几千元就能买到,“几乎和围巾一个价格,前几年都不敢想”。她在Burberry奥莱店里走一圈,看到了很多经典格纹花色的服装。一款去年专柜售价三万多的格子羽绒服,在奥莱只要6000多元,她毫不犹豫地买下。“奥莱现在货很全,不是那种颜色乱七八糟、糊弄人的尾货。”
![]()
▲ 八达岭奥莱Burberry门店是店庆排队最多品牌之一,折扣低。图 /访谈者提供
Burberry奥莱门店的变化,是整个奢侈品行业变化的缩影——不得不用更低的折扣,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除了香奈儿、LV、爱马仕三大顶奢品牌无法在奥莱找到,其余奢侈品几乎都可以在奥莱“捡漏”,包括价格较为坚挺的Gucci、Prada。徐雅信买到过Gucci羽绒服,“去年三万元,今年奥莱只要8000元左右”,她甚至看到有人花1000多买到一只Gucci包。
“一直以来,为了保障专柜店销售,奢侈品集团区分了奥莱和正价店销售的产品,这种差异体现在商品的款式和定价上,甚至有些品牌的logo也能被熟识的消费者辨认出来不一样。”据朱建辉介绍。如今,随着奢侈品遇冷,越来越多的正价店货品能在奥莱找到,从专柜撤下进入奥莱的时间周期明显缩短。
从近期奥莱市场的情况来,以往至少要在专柜店卖了1年后,一些滞销款才能在奥莱找到,腰部品牌的奥莱折扣价还保持在5-7折以上。从今年市场看,一些品牌6-12个月以内的正价店货品也开始在奥莱大量出现,有些品牌甚至将折扣降到了3折左右。销售也感慨道:“从没有这么划算过。”
“奢侈品靠低价促销,是让渡利润换来的表面繁华。”丰雨称,奥莱是百货模式,主要盈利靠抽成销售额,当奢侈品消费降温,奥莱也需要寻找新的品牌作为支柱。
新的流量,从山野和风雪中吹进奥莱。支撑它的,是一批崛起的户外品牌。据一名销售透露,去年八达岭店庆期间,一家滑雪服品牌单月的销售额,甚至超过了部分奢侈品奥莱店铺。
奥莱对户外品牌的重视,也反映在店铺选址上。2017年,始祖鸟奥莱门店仅是八达岭园区角落的一个小店,如今它已逐步迁至更核心的位置,一进门便能映入眼帘。去年7月,Lululemon也在八达岭开设了北京首家奥莱店,选址紧邻始祖鸟和萨罗蒙。
户外品牌门店复刻了过去奢侈品在奥莱的调性:打折少,品类少。店庆日,徐雅信一早就去了始祖鸟,她发现始祖鸟的折扣很低,“8折—9折”,三合一冲锋衣打完折要5000多元。上月新开Mammut(猛犸象)的折扣力度也小,一件不打折,两件八折,“冲锋衣一件3000多元,两件6188元”。
![]()
▲ 奥莱的猛犸象折扣很少。图 / 访谈者提供
但款式上,始祖鸟奥莱让她下不去手,“衣服基本没有黑色”,这个颜色是市场上最畅销的。一眼望去,裤子都是鲜艳的红色、绿色,“像专柜挑剩的才到奥莱”。即便如此,这些高价户外品牌如同往日的奢侈品,仍然被大批人疯抢,她空手走出始祖鸟奥莱门店时,门口一大批人正在排队。
有的户外品牌,在奥莱不再只是打折或卖过季款,而是把奥莱当作专柜渠道运营。徐雅信记得,Mammut在八达岭奥莱卖的几乎是专柜款,打折力度和电商也差不多。丰雨在沈阳奥莱看到,凯乐石的一款冲锋衣3500元,也和专柜一样款式,毫不打折。他分析,“户外品牌这几年扩张趋势很明显,当符合调性的商场入驻得差不多了,就在往城市周边一些运营比较好、有消费力的奥莱走。”
朱建辉称:“早年的奥莱靠折扣吸引人流,现在的消费者更重视商品的价格、性价比和功能性,因此,奥莱的业态也需要及时适配消费需求的变化,适当增加潮流品牌、运动品牌、户外品牌、儿童品牌的占比,让业态组合变得更加复合多元,借此吸引更广域的消费客群,留住年轻人和家庭消费者。”
如今奥莱不再仅仅是“买便宜大牌”的地方,客群从买奢侈品的单一人群,逐步转向以家庭消费、亲子微度假、年轻潮流为主的复合消费客群,这个趋势十分契合文旅商业的客群定位,也是“文旅化”为什么成为远郊奥莱项目一大定位的原因。
新的战场
5月底,前湾奥莱顶着“首个文旅奥莱”的称号试营业,在当地也轰动过。
开业4天,它的销售额达到2800万元,平均每天700万元,作为对比,和它同处一个城市的宁波杉井奥莱,去年的日平均销售额维持在540万元左右。但如今,运营不满6个月,前湾奥莱人流退去,只剩下很多周边人,把这里当作遛弯场所。
张岚岚在前湾奥莱只待了不到两个小时,就空着手离开了。开业宣传时,看到那个标志性的“骑马挥杆”Logo,她眼前一亮,还以为拉夫劳伦入驻了。可真正逛起来,一路看到的都是各种山寨气息浓厚的品牌。随便走进一家男装店,外套打完折600多元,“和电商平台差不多”。
临近中午,她又在商场里逛了半天找吃的,直到上四楼,才看到几家小吃店。出了主馆,广场周边零星分布着几家餐馆,这些餐饮里她唯一认得的是平禄寿司,连KFC、必胜客之类的快餐都没有。一路上,她碰到很多和她类似的人,到处打听吃饭的地方,有人跟她推荐,“不如开车10分钟,到世纪金源商场去吃”。
社交媒体上,逛前湾奥莱,和张岚岚有类似体验的人不少,入驻品牌、折扣力度、项目体验被全方位诟病。有网友吐槽,老远看到一只脚印,以为是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走近一看,脚印是倒的,“纯属山寨”。有家长带孩子去了门票25元/人的海洋馆,直呼上当,“面积还没家里客厅大,唯一拿得出手的展品就是只水母,不如去海鲜市场。”最劝退消费者的是买到折扣虚标的商品,有网友花了934元买了FINITY的裙子,打开淘宝官方店铺,发现只卖527元。
宁波前湾盛世奥莱的遭遇,折射出一批奥莱项目的困境。“奥莱不是救命稻草,文旅化不是法宝,商业项目是要看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微观城市的消费很复杂。”丰雨说。
按照前湾奥莱最初的规划,项目距离宁波市区约1小时车程,虽然是在“荒郊野外”平地起高楼,但这里离吉利研究院本部仅8.9公里,聚集着一批具有稳定收入与消费实力的人群。周边5公里内还分布着方特主题乐园、杭州湾湿地公园、候鸟博物馆等景点,能与文旅资源形成联动。加上周边交通便利,能吸引到江浙沪多地的实业老板来此消费,内部还配有酒店,整体客群消费力、接待力看似充足。
实际情况是,吉利研究院卷到不行,都是晚上9点、10点下班,“周末还需要上班,根本没那么多人去逛街”;周边的奥莱项目也很密集,从前湾奥莱出发,一小时车程就能到杉井奥莱,一个半小时车程到上海青浦奥莱,两大奥莱都开业10年以上,有稳定的客流。
前湾奥莱想靠文旅化引来周边县市的客流并不容易,“要看这些景点是否真有吸引力,和奥莱的联动能力。”丰雨称,“周边公园、海景之类的,其实是同质化比较严重的景点。”
实际上,文旅地产早已不是新鲜词。“几乎所有距离中心城区稍远的项目,都属于目的性消费的范畴,用什么理由吸引消费者远道而来,是巨大考验。”朱建辉说,“远郊的奥莱项目面临更大的运营压力,开发商需要建酒店,建娱乐设施,建造有特色的建筑,还要为奥莱招引足够的零售类品牌。”
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餐饮,平日客流有限,怎么维系餐饮商户的经营?这是所有大规模招餐饮品牌奥莱的难题。
“文旅奥莱的本质仍然是奥莱,仍是商品零售,”他说,“回归商业逻辑,考验奥莱的关键,还是商业地产的招商运营能力,如果零售业态不够丰富、不够吸引客流,那么单靠娱乐文旅设施,也不足以维持奥莱的商业运营。”
张可的消费习惯已经变了。她记得过去逛奥莱,看到双范思哲黑色高跟鞋,配饰是美杜莎,充满诱惑,更心动的是价格,原价6000多元,打完折1000多块,“很划算”,但自己穿36码,但那双是35码,她努力把脚塞进去,一瞬间有点懂了“削足适履”的含义。
那时她和朋友一起逛,看到任何商品都会相互洗脑,“买买买”。消费也是一种氛围,所有人都在买,“你很难控制自己”。如今,那双黑色高跟鞋上的Logo印花都已褪色,一起暗淡的,是家里拆迁分到的房子,价格跌了不少,她的消费习惯也变得谨慎了。
![]()
▲ 前几年消费疯狂,张可购买的奢侈品。图 / 访谈者提供
王心怡也有被购物氛围熏陶过,过去逛街看到喜欢的衣服能买,“现在就是要缺了才买,不需要补下单。”今年,她双11凑单买的东西也很少了,拼单优惠后,就退掉不要的,再便宜也不囤抽纸、化妆品。
上周,她去杭州奥莱,发现最拥挤的是特卖位,一个临时搭建的巨大透明玻璃箱,挤满了人,原因很简单,“折上折,东西最便宜”。
(除朱建辉外,其余受访者均为化名)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