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苏州府的沈家,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商。沈家世代经营丝绸生意,到了沈文轩这一代,生意更是做得风生水起,店铺开遍了江南各州府,家中资产丰厚,宅邸宽敞气派,光是下人就有几十名。沈文轩的正妻柳玉茹,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不仅容貌秀丽,且知书达理,将沈府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受沈家人的敬重。
![]()
按理说,沈文轩与柳玉茹夫妻和睦,家境优渥,本该是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沈府里却渐渐有了不一样的声音 —— 沈文轩已过而立之年,柳玉茹却始终未能为沈家生下一儿半女。在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古代社会,这成了沈府上下最忧心的事,也成了柳玉茹心中最大的遗憾。
这天,沈文轩从外地经商回来,刚进府就被母亲沈老夫人叫到了正厅。柳玉茹也在一旁侍立,她看着丈夫风尘仆仆的样子,心里隐隐有了一丝预感。沈老夫人坐在太师椅上,脸色有些凝重:“文轩,你这次去杭州,可有遇到合适的姑娘?”
沈文轩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母亲的意思,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柳玉茹,有些为难地说道:“娘,我这次去杭州是为了生意上的事,没留意这些。”
沈老夫人叹了口气:“文轩,你也老大不小了,咱们沈家这么大的家业,总不能没有继承人吧?玉茹是个好媳妇,可她嫁过来五年了,一直没能生下孩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看,你还是再纳一房侧室吧,也好为沈家延续香火。”
![]()
柳玉茹听到这里,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可她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她知道,母亲的话虽然残酷,却是当时社会的现实。在古代,男子三妻四妾是常事,尤其是像沈家这样的富商之家,为了延续香火,纳侧室更是理所当然。沈文轩有些犹豫,他看向柳玉茹:“玉茹,你…… 你怎么看?”
柳玉茹深吸了一口气,走上前,对着沈老夫人和沈文轩福了一礼,缓缓说道:“娘说得对,延续香火是大事,不能耽误。夫君若能找到合适的姑娘,纳为侧室,我没有意见。”
沈文轩没想到柳玉茹会这么痛快地答应,他心里有些愧疚:“玉茹,委屈你了。”柳玉茹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夫君不必如此,这是为了沈家好,我明白。”
沈老夫人见柳玉茹如此通情达理,脸上露出了笑容:“还是玉茹明事理!文轩,你可得好好待玉茹,不能因为纳了侧室,就冷落了她。”
沈文轩连忙点头:“娘,我知道。”消息很快在沈府传开,下人们都议论纷纷,说柳夫人真是大度,竟然不阻拦老爷纳侧室。可只有柳玉茹自己知道,她的 “不阻拦”,并非无所谓,而是有着太多现实的考量。
![]()
几天后,沈文轩经人介绍,认识了苏州城外张记布庄的女儿张翠儿。张翠儿年方十八,容貌清秀,性格温顺,最重要的是,她身体健康,看起来是个能生养的姑娘。沈文轩对张翠儿还算满意,沈老夫人见了也很喜欢,便定下了纳娶的日子。
纳侧室的仪式虽然不如娶正妻那般隆重,却也办得有模有样。迎亲那天,沈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柳玉茹作为正妻,亲自在府门前迎接张翠儿,还为她准备了丰厚的见面礼。张翠儿见柳玉茹如此和善,心里的紧张也少了几分,连忙向柳玉茹行礼:“妾身张翠儿,见过夫人。”柳玉茹扶起她,笑着说道:“妹妹不必多礼,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
![]()
晚上,沈文轩去了张翠儿的房里。柳玉茹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看着桌上的烛火,心里五味杂陈。她想起自己刚嫁给沈文轩时的情景,那时两人情深意笃,可如今,却要与另一个女人分享丈夫。可她知道,自己不能哭闹,不能阻拦,否则就会被人说成是 “善妒”“不明事理”,不仅会惹得丈夫和婆婆不满,还会影响自己在沈府的地位。
在古代社会,正妻的地位虽然高于侧室,可 “善妒” 却是正妻的大忌。如果正妻因为丈夫纳侧室而哭闹不休,甚至从中作梗,就会被认为是破坏家庭和睦,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