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民国二十年的江南,烟雨朦胧的乌镇东栅,有家 “沈记药铺”。铺子里的坐堂先生沈敬之,年逾七旬却精神矍铄,面色红润如婴孩,说起话来声如洪钟。镇上人都说,沈先生能活这么大岁数,全靠他那套 “睡眠养生术”。更奇的是,沈先生只要问过病人的睡眠情况,便能大致推断其身体状况,甚至能说出对方的 “寿数趋势”。久而久之,“人活多久,看睡觉便知” 的说法,就在乌镇传开了。
![]()
这年暮春,镇上 “裕丰粮行” 的掌柜张万霖,愁眉苦脸地走进了沈记药铺。张掌柜才五十出头,却已鬓角染霜,眼窝深陷,走起路来脚步发虚,像是踩在棉花上。他一进门就咳个不停,好不容易平复下来,才对着沈先生拱手:“沈老,您快救救我吧!我这半年来,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夜里翻来覆去到天亮,白天头晕眼花,连账本都看不清楚了。”
沈先生让张掌柜坐下,给他把了脉,又仔细观察他的舌苔,随后问道:“你夜里睡不着时,是睁着眼发呆,还是心里发慌,总想着生意上的事?”
张掌柜叹了口气:“别提了!粮行的事就像块石头压在我心上,一会儿担心粮价跌,一会儿怕囤的粮食发霉,越想越清醒。有时候好不容易有点睡意,外面稍有点动静,立马就醒了,再想睡就难了。”
沈先生点点头,提笔在纸上写了几味药,又抬头看着张掌柜,语气郑重:“张掌柜,你这是典型的‘失眠耗神’,再这么熬下去,不仅粮行的生意做不好,怕是连寿命都要受影响啊。”
张掌柜一听 “寿命” 二字,顿时慌了:“沈老,您的意思是,我这失眠还能影响活多久?”
![]()
“可不是嘛!” 沈先生放下笔,给张掌柜倒了杯茶,“我行医几十年,见过不少像你这样的人。有的商人,为了生意整夜盘算,不到五十就气血亏空,最后撒手人寰;还有的官员,为了仕途焦虑难眠,没几年就得了不治之症。人活一辈子,就像一盏灯,睡眠就是添油的过程,油添得不够,灯自然亮不了多久。你这‘入睡难、易醒’,就是寿命短的第一个特征啊!”
张掌柜听得后背发凉,急忙追问:“那您有什么办法能让我睡好?只要能治好我的失眠,多少钱我都愿意花!”
沈先生笑着摆摆手:“钱倒不用多花,关键是要调整作息。我给你开的这副‘安神汤’,你每天晚上睡前一个时辰煎服,能帮你宁心安神。另外,你每天傍晚去河边散散步,别总想着生意上的事,让脑子放空。还有,睡前别喝茶、别抽烟,躺在床上要是睡不着,就闭目养神,别强迫自己,慢慢就会有睡意了。”
张掌柜一一记下,拿着药方千恩万谢地走了。过了三个月,他再次来到沈记药铺,整个人像是换了个模样 —— 眼窝不陷了,面色也红润了,走起路来脚步稳健。他笑着对沈先生说:“沈老,您的方子太管用了!我现在每天沾床就睡,一觉能到天亮,白天精神头足得很,粮行的生意也顺了不少。”
![]()
沈先生看着他,欣慰地点点头:“这就对了。睡眠养好了,气血足了,身体自然就好了,寿命也能跟着延长。”
张掌柜的事刚过去没多久,镇上西头的李阿婆,又被她的儿子搀扶着进了药铺。李阿婆今年六十六岁,按理说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可她却整天昏昏欲睡,白天坐在椅子上就能睡着,只要一休息眼睛就闭上了。她儿子着急地对沈先生说:“沈老,我娘这情况都快半年了,以前她还能帮着做家务,现在连走路都要让人扶着,走几步就累得不行,倒头就睡。您快给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了?”
沈先生给李阿婆把了脉,又问了些情况,得知李阿婆不仅嗜睡,还经常觉得吃饭也没胃口。沈先生皱着眉,对李阿婆的儿子说:“你娘这是‘嗜睡伤脾’啊。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