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中生,家长每天都在煎熬,不管孩子是住校还是走读,都是如此。
住校的,有的一周回来一次,有的要两周,看不见人心里一直在牵挂着,每天都要打开小程序看娃每顿饭都吃了什么,能不能吃饱,如果没有消费记录,心里又要开始嘀咕,干什么去了?
然后又反复的翻看老师在班级群里发的照片,开始捕捉娃的身影;再看看优秀榜单上面的名字,要是没看到娃的名字,又要皱眉,怎么回事?
好不容易周末放假回到家了,又一直抱着手机不跟你说话,你心里又在猜想,到底跟谁聊天?
考试成绩一出来,考得不好了,开始焦虑到不行,各种担心,然后开始找老师补课,钱包一下又瘦了不少,一方面担心补课到底能不能提分,另一方面不知道补课这个事到底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毕竟这事真的太费钱了。
走读的,也好不到哪里去,每天除了做饭,给钱之外,剩下的就是焦虑孩子的成绩。
于是乎,有人就开玩笑说,高中生家长每天就只做三件事,就是烧饭烧钱烧香!
只能说,这句话形容的也太……太贴切了吧。
确实是这样,但我觉得,既然孩子已经上高中了,家长还有一件事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想开点”。
想不开,放不下,就只能天天焦虑。作为过来人,有几点建议你或许可以听一听。
一、娃能考上高中,就已经超过一半的人了;能坚持去上学,就已经是“半场胜利”了。
有多少孩子,被挡在中考这道大门外面的?娃再怎么差,也上了高中了,比多数人强了不少,你还在担心什么?总是要跟别人比较,你永远都会被焦虑的情绪所笼罩。
高中,专注于自己的进步就行了!
更何况,到了高中之后,中途退场的,各种出问题的,休学的,不愿意去学校的,这样的孩子有不少。相比之下,你家娃还愿意坚持去上学,其实也已经是另一种胜利了。
所以,你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
二、高中,家长的情绪比娃试卷上的分数重要无数倍!
到了高中后,拼的不仅仅是努力,方法,还有天赋,心态也很重要。
初中成绩不错,到高中变成渣渣的,我真见过不少。很多孩子,上课听不懂,下课不会做题,就连最简单的作业也搞不明白,考试总是考不好,心态越来越差。
成绩一旦变差,家里面就如临大敌,有些家长比孩子还要紧张,于是各种补课各种找原因,搞得孩子心里面愧疚,不是滋味,好像成绩差就很丢人,心态就更不好了。
家长的情绪,孩子是能清清楚楚的感受到了,他在你身上感受到的只有紧张、焦虑、不安,那他待在这个家就会感觉很压抑。
于是,每次回家就只想躺那里玩手机,一句话也不想跟你说;甚至直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不出来,然后你又开始猜测娃在房间里面干什么?你说你,累不累?
你的世界,并非只有孩子,并非只有成绩!孩子的世界,也并非只有读书,并非只有你。
到了高中后,该放手就放手,家长只管做饭、切水果,其他的能不能就别管了。
最近看到一句话,感觉挺有道理的:别过多去干涉别人的因果,即使他是你的孩子;也别让他人过多干涉到自己的因果,即使是你最亲的人。
好好读一读,品一品这句话,你悟了吗?
三、时代变了,家长的目标或许也要变一变了。
如果孩子是那块料,自己内驱力又足,那你目标定高一点,这没错。可如果孩子明显不是那块料,到高中后学习天天搞得很痛苦,各种不适应,成绩差到不行,内驱力又弱,从不肯主动学,那你还想着娃能考个好大学,那真不实际。
时代变了,即使考上985、211,将来也一样会面临就业难问题,面临行业下行的局面,现在在学校卷,将来一样是在办公室里面卷,行业一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那么该降薪的降薪,该裁员的裁员。
考上好大学,上985、211,并不能成为孩子将来的保障。那什么才是孩子将来的保障?
肯定就是你啊!
孩子的未来,在你身上能找到答案。从现在开始,把关注点挪回到自己身上,家长多赚点钱,把那些杂七杂八的费用省下来,留给孩子将来兜底用,你的钱包有多鼓,孩子将来的底气就能有多足!
所以,到高中后,普娃的目标不是考上好大学,而是顺利从高中毕业。
高中确实苦,确实累,完完整整读完高中三年,其实就已经胜利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