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新车刚提不久,停在路边,结果车身塑料件上凭空多了几个窟窿,这找谁说理去?最近,浙江和上海的一些车主就碰上了这桩“无妄之灾”,而罪魁祸首,竟然直指路边的栾树。
![]()
111月初,浙江嘉兴一位车主在网上晒出照片,刚到手的新车遭了殃。车身上那些塑料件的连接处,像是被什么东西“一边咬一边往里钻”,留下了好几个扎眼的小窟窿。车主崩溃提醒:看到栾树,赶紧跑!这事儿一出,上海不少网友也跟着反映,自家楼下栾树也开始掉虫子,场面一度有些吓人。这棕褐色、长着许多绒毛状“小细脚”的虫子,到底是什么来头?难道真有“金刚钻”,敢啃汽车的“瓷器活”?
![]()
湖州师范学院的张绍勇副教授看了照片后,给出了一个初步判断:“有点像夜蛾幼虫。”他解释,夜蛾幼虫就是我们常说的“扑棱蛾子”的宝宝,这个家族庞大得很。它们最大的“作案工具”,就是一对坚硬带齿的上颚,堪称昆虫界的“大钢牙”。平时它们靠这对牙啃植物,消化木质素都不在话下。有网友提到“切根虫”,张教授说,切根虫就是夜蛾科的一种,颚部确实超级硬。那好好的车,虫子为啥要下口?可能只是出于本能。它们在找地方化蛹,或者单纯想“磨磨牙”,就把车上的塑料护套、套管当成了磨牙棒。很多夜蛾幼虫喜欢晚上出动,车主很难当场抓个现行。浙江地区栾树生虫不是新鲜事,每年春秋两季都会上演。春天是蚜虫的天下,分泌的蜜露黏糊糊的,专搞车身污染;到了秋天,就轮到这些啃咬类的“狠角色”登场了。目前,夜蛾幼虫只是头号“嫌疑犯”,专家也还没拿到权威的鉴定报告。张教授补充,除了夜蛾幼虫,像天牛幼虫、蟋蟀这些拥有强大口器的昆虫,也有“作案”的可能。
![]()
所以,下次停车前,最好还是低头看看脚下,别让你的爱车成了虫子们的“自助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