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 讯 员 权 爽
本报讯 “店外堆物、占道经营不仅影响市容,也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昨天上午,在南湖区余新镇,针对甘蔗、柑橘等应季水果以及堆积的塑料筐占用人行道的现象,执法队员秉持“教育为先、劝导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逐条解读《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并结合占道经营引发的通行纠纷案例,说明违规行为的法律后果与安全风险,引导商户落实“门前五包”责任。执法队员还化身“搬运工”,协助商户将物品移回店内,指导其优化店内布局、挖掘经营空间,推动问题现场整改。
随着秋意渐浓,南湖“执法蓝”紧扣季节特点,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管理,围绕占道经营、秸秆禁烧开展一系列整治行动,有效维护市容整洁与空气质量,营造良好的秋日人居环境。
在建设街道秀州路开盛小商品市场,部分商户将挡风罩堆放在店门口吸引顾客。建设中队迅速响应,一方面向消费者讲解厚重挡风罩可能带来的操控不便、避险困难等安全隐患,引导市民安全御寒;另一方面,严格督促商户履行“门前五包”责任,清理占道商品,维护公共空间的秩序与美观。
通过宣教与执法结合、定点值守与动态巡查并举等方式,执法行动既守护了市民“脚底下的安全”和“眼前的整洁”,也赢得了商户的理解与配合。以往拥堵的人行道变得宽敞整洁,居民纷纷称赞:“路不堵了,街道也清爽多了。”
当前正值晚稻收割季,秸秆禁烧工作进入关键期。为防治大气污染、消除火灾隐患,湘家荡(七星)中队针对早晚焚烧高发时段优化巡查路线,建立问题台账,通过数据分析锁定高频焚烧区域,实施重点盯防。大桥中队则深入田间地头,通过悬挂横幅、流动宣传车广播等接地气的方式,向农户讲解秸秆焚烧的危害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帮助群众树立“不敢烧、不愿烧”的意识。
“目前全域已形成‘人防+技防’协同机制,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查盲区,确保焚烧行为早发现、早介入、早制止。”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共设有57个高空监控点位,依托高塔摄像头构建“电子围栏”,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实时全覆盖监控。
还路于民,疏通城市“毛细血管”;守护蓝天,筑牢秋季“禁烧防线”。接下来,南湖“执法蓝”将继续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与消防救援、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秸秆禁烧联合执法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信息互通、力量互补、执法互动”的管控格局,实现从源头预防到末端执法的全链条监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