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统一势不可挡!解放军上场一句话,判“台独”死刑,美警告赖清德

0
分享至

一边是两岸领导人会晤十周年之际,大陆重申统一意志坚如磐石。

一边是赖清德高调秀美制坦克,妄图“以武谋独”。

美国却罕见发声,直斥其“鲁莽”,警告台海风险不可控。



这究竟是风向突变,还是大势所趋?

大家好,小汉这篇观察,就来拆解当前台海局势中看似矛盾的几个信号:

中国不是在被动应对,而是在历史关键节点上,牢牢掌握统一主导权。

既不被“台独”挑衅带节奏,也不被外部杂音干扰步伐。



2025年11月7日,是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十周年的日子。

十年前的这一天,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握手,开创了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层级的直接对话。

那场会面,建立在双方共同坚持“九二共识”、认同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基础上。

为两岸关系注入了难得的和平稳定期。



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台湾岛内政治生态早已天翻地覆。

民进党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断推进“去中国化”,甚至鼓吹“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



与此同时,赖清德当局一面高调采购美制M1A2T坦克,一面宣称要“以实力换和平”。

试图用军事手段对抗大陆的统一意志。

这种“以武谋独”的做法,不仅遭到大陆坚决反对,连美国国内也开始发出严厉警告。



“台独”死路一条

11月7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明确表态:

解放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不是台军展示几件美制武器就能挑战的。



“台独”势力的任何负隅顽抗,都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滚滚车轮。

“以武谋独”死路一条,这句话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对现实力量对比的冷静判断。



台湾从2019年起斥资22亿美元向美国采购108辆M1A2T主战坦克。

首批38辆于2024年底运抵,到2025年10月31日才正式成军。



这批被台军称为“地表最强战车”的装备,实际却是阉割版:

没有美军自用的贫铀穿甲弹,也没有贫铀装甲,火力与防护力大幅缩水。

更关键的是,M1A2T重达63吨,台湾多数桥梁无法承载,机动性严重受限。



有退役将领直言。

一辆M1A2T的钱能买1000架攻击型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这种重型坦克不过是“活靶子”。

解放军早已不是靠坦克对轰取胜的时代。



面对无人机、精确制导武器、武装直升机和自杀式穿越机组成的立体反装甲体系。

M1A2T即便部署在台北周边城镇,也难逃被迅速锁定摧毁的命运。

台军幻想依托城市打巷战,却忽略了制空权早已不在手中。

一旦冲突爆发,这些坦克可能还没开出基地,就已沦为废铁。



更重要的是,大陆对台政策早已超越单纯依赖“九二共识”的阶段。

过去强调“防独促统”,如今更聚焦于“推进统一”。

正如学者所言,统一不是靠感情,而是靠实力。

当主导权牢牢掌握在大陆手中,“台独”无论怎么折腾,都不可能改变最终结局。



美国不再兜底

就在台军高调举行M1A2T成军仪式的同时,美国舆论却对赖清德发出罕见批评。

2025年10月23日,美国《时代》杂志刊登华盛顿智库“国防重点”亚洲项目主任高德斯坦的文章。



直指赖清德是“鲁莽的领导人”,称台湾已成为“全球最危险的引爆点”。

文章强调,美国不应为台湾承担与核大国开战的风险,呼吁华盛顿敦促台湾保持克制。



这一声音并非孤例。

兰德公司近期发布的报告建议,美国应“最大限度激励北京采取渐进式统一路径”。

同时确保台湾不采取挑衅行动。



前驻外大使介文汲指出,这种论调在美国正逐渐成为主流。

就连亲特朗普的军方智库也开始转向,认为介入台海代价过高,不值得。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方对台军售的本质早已暴露。

M1A2T虽标榜“定制版”,实则技术落后、价格虚高,单价约为解放军99A坦克的4倍。

美国既赚取军火利润,又向“台独”释放错误信号,还能在亚太制造紧张,可谓一箭三雕。



运送M1A2T的卡车

但台湾民众开始清醒:花巨资买来的,不过是即将过时的“古董”。

岛内舆论也出现明显转向。

社交媒体上,网民纷纷质疑:“现代战争坦克就是靶子”“浪费钱买阅兵道具”。



连民进党内部也出现裂痕,有评论称赖清德“倒行逆施”。

若2026年地方选举惨败,其党内地位恐将动摇。

美国学者一句“山姆大叔不会施以援手”,彻底戳破了“倚美谋独”的幻想。



事实上,美国对台战略正在从“模糊威慑”转向“风险管控”。

越来越多的分析认为,台湾问题不应成为中美全面冲突的导火索。

尤其在半导体产业已大量转移至美国本土后,台湾的战略价值相对下降。

赖清德若继续误判形势,以为美国会为其“台独”冒险买单,只会加速被抛弃的命运。



统一进程加速

回望十年,两岸关系从高峰跌入今日的冰点,根源在于民进党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当年推动会晤的国民党人士夏立言曾说,九二共识是两岸对话的唯一基础。

如今这个基础被赖清德亲手拆除,对话渠道随之中断。



但历史不会因个别政客的短视而停滞。

大陆在“十四五”规划之后,对台工作表述更加精准系统。

不再简单重复口号,而是强调“推进统一”的实际行动。



这意味着,未来对台政策将更注重实效,比如将经济利好与反“台独”立场挂钩。

不支持“台独”是最基本底线,否则不得享受大陆市场红利。

这种转变背后,是对台湾社会务实特性的深刻认知。



许多台湾民众在统独问题上持模糊态度,追求利益最大化。

但若一边拿大陆好处,一边资助“台独”,这种“白嫖”行为必须被遏制。

只有设定清晰红线,才能避免资源被用于分裂活动。



同时,思想战线同样重要。

面对“台独”史观在网络空间的渗透,如“明清非中国论”等谬论,必须加强辨识与反击。

统一不仅是军事和经济问题,更是意识形态的较量。

正如抗战时期全民动员一样,今天统一事业也需要全社会参与,防止错误认知从内部瓦解共识。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十年前的新加坡会晤,是两岸和平发展的高光时刻。

十年后的今天,尽管“台独”仍在负隅顽抗,但大势已不可逆。

美国不再无条件挺台,岛内民意日益焦虑,大陆则牢牢掌握主动权。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统一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实现的问题。

赖清德若继续执迷不悟,只会加速自己的政治末日,也将台湾推向更深的危机。

对绝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和平统一才是保障福祉、避免战火的唯一正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不似少年游 incentive-icons
不似少年游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1732文章数 1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