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经济崩了。今天这个话题,可能很多正在给孩子报班、买学区房的家长听了会坐不住,但我还是想戳一下他们的肺管子。你身边还有在疯狂鸡娃的朋友吗?把这条视频分享给他,说不定能救他于水火。
这两天我看到一组数据,着实有点震惊:2024年全国教育培训机构倒闭数量突破1.2万家,平均每天有33家关门;学区房更惨,成交量腰斩,价格普跌15%以上。更扎心的是,2025年考研人数直接暴跌50万。这说明什么?鸡娃经济真的崩盘了?鸡娃经济曾经最疯狂的造富神话,为什么突然不香了?
先跟各位说个真事。我有个亲戚在上海,算是中产,夫妻俩年收入加起来80多万,听起来不少吧?但你知道他们每年在孩子教育上花多少钱吗?早教班2万,英语外教4万,奥数3万,钢琴2万,游泳1万,暑假研学营3万……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年教育支出将近20万,这还没算上为了读好学校特意买的600多万学区房。
前两天,他给我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孩子的发展路径,就算考上211毕业,起薪也就8000左右。要想回本,这十几年的教育投入,孩子得不吃不喝工作多少年?
曾几何时,“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催生了一个万亿级市场。在北京,培训机构的数量甚至一度超过咖啡店;在上海,老破小的学区房能卖到35万一平;在深圳,国际学校学费一年30万,还要抢破头。鸡娃,从幼儿培训到高等教育,从教学产品到学区房,几乎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我认识一个做教培的朋友,2019年最火的时候,他在贵阳开了8家分校,老师课时费开到800块还要排队。他说,那会儿家长就像着了魔,不管多贵的课,只要说是名师、提分快,眼睛都不眨就刷卡。
但是,神话终究破灭了。最先撑不住的是国际学校,深圳厚德学院、北京诺德安达这些知名学校接连倒闭,学费打了水漂的家长欲哭无泪。然后是学区房,北京中关村一套1200万的学区房,现在900万都没人接盘。更惨的是那些加杠杆买学区房的家长,房子跌了,贷款还要照还。就连钢琴厂都撑不住了,今年近一半的钢琴厂关门,因为已经没有家庭愿意买钢琴了。
最讽刺的是什么?现在出现了学历倒挂的魔幻现象,硕士、博士找工作反而比不过专科生。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大专生就业率56.6%,比硕博还高出12个百分点。郑州铁道技术学院甚至推出了“本升专”的魔幻课程,本科毕业生回炉读专科,就为了好就业。
为什么鸡娃不灵了?说到底就一句话,投资回报率太低了。我给大家算笔账你就明白了。根据2022年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一个家庭把一个孩子养到17岁,平均要花48.5万;上海、北京更夸张,直接突破百万大关。
但这只是基础版,要是你走的是精英路线,国际学校、一对一辅导、海外研学,那成本还得翻倍。可投入这么大,回报呢?根据麦可思研究报告显示,202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才6199块。按这个数算,孩子得不吃不喝工作快7年,才能把养育成本赚回来。
过去20年为什么鸡娃能成功?
因为那时候经济高速增长,遍地是机会,外企、通信、房地产、互联网、电商一个个风口接踵而至,高学历确实能搭上时代快车,实现阶层跨越。但现在呢?
经济增长从坐电梯变成了爬楼梯,企业对性价比、实用性的需求已经大于对学历的需求。很多行业的黄金期已经过去了,金融业降薪,互联网大厂裁员,风头越来越谨慎。当整个市场的蛋糕不再变大时,学历的溢价自然就消失了。
说到鸡娃,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才是鸡娃的鼻祖。上世纪80年代,日本家长信奉“四当五落”,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孩子睡4个小时能上好大学,睡5个小时就会落榜。整个社会陷入疯狂的教育军备竞赛,结果呢?
1991年经济泡沫破裂,企业大规模裁员,学历严重贬值。1995年到2000年,日本大学生就业率从80%暴跌到55%。现在的日本怎么样了?早就没人鸡娃了,学校下午3点放学,没有补习班,不公布成绩排名。最近一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但起薪跟便利店打工差不多。
日本的教训告诉我们,鸡娃从来不是教育问题,而是经济问题。那我们该怎么办?我知道很多家长现在很焦虑,不鸡娃怕孩子输在起跑线,鸡娃又怕投入打水漂。我的建议是:
第一,重新定义成功教育,孩子的幸福感和健全人格比考上什么大学重要得多,一个情绪稳定、人格健全的孩子,到哪都差不了。
第二,培养真正的核心能力,在未来AI时代,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能力,这些才是机器替代不了的,死记硬背的知识随时可能过时。
第三,与其鸡娃,不如激自己,你的事业高度、认知水平、财富积累,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网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他日若逢孩子职场渡劫,你攒下的资本与见识就是他最强的铠甲。”
时代的车轮从不因个人意志而转向。我常说,个人的努力在时代面前真的微不足道,那种拼一把就能改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这代人活得太焦虑了,总怕孩子输,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但什么才是最好的?是倾家荡产买学区房,还是掏空积蓄报补习班?
也许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培养他面对困难的勇气,让他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才是我们能给他的最好礼物。毕竟,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成长节奏,强扭的瓜不甜,应激的娃难快乐,对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