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下旬深夜两点,’高队长,远处火光闪了一下,像是鬼子在起灶。’岗哨压低声音报告。”凛冽北风裹着冰碴子掠过密林,树木在黑暗中吱呀作响,东北的冬夜冷得能把呼吸凝成霜花。六支队这支只剩20名战士的小队,就蹲在积雪没膝的沟壑里,用肩膀抵住彼此取暖。对他们而言,黑夜和严寒从来不是敌人,而是最好的伪装。
![]()
20天前的遭遇战,六支队一口气甩掉了日军三层包围圈,却也把原本六十多人的建制丢得七零八落,伤亡和冻伤把队伍压缩到不到一个班。更糟糕的是,封锁线切断了山外的补给,日军“归屯并户”和“粮谷出荷”两套手段把老百姓死死圈在碉堡村里,连一把豆子都别想带出来。高继贤手里那点弹药少得可怜:每支步枪三发、轻机枪一条弹链,外加两枚“木柄”。粮食呢?麻袋只剩半袋带壳高粱,还得省着当种子。
几小时前,他们靠半锅蘑菇汤将就了一顿。汤里见不着油花,味淡得像嚼雪,可再难咽也得喝;不补充热量,在零下三十度的山林里,很快就会把人逼进昏迷。偏偏就在这时,侦察兵带回消息:前方山坳亮起篝火,疑似小股日军勘探队,人数十来个。对于挨饿两天的战士而言,这像是上天递过来的一口锅,里面说不定正翻滚着白面条和猪肉罐头。
![]()
队伍悄悄靠近,借皎洁月色观察。说来也怪,营地里除了篝火旁那几个人影,隐约还有更多步枪架在雪地上反光。高继贤没有贸然开枪,他让两名侦察兵绕到背坡。十几分钟后,探子滚雪回来:“高队,坏了,不止勘探队,后面停着三辆卡车,少说二百个!”尴尬的局面一下摆在眼前——打还是不打?
抛开火力差距不谈,一旦交手,就意味着周围鬼子部队会被枪声吸引。可若放过,日军会不会反身去追其余抗联分散部队?高继贤蹲在雪地上,用尖木棍在地面划线。他认准一点:山坳四面封闭,仅一条羊肠小路能进出。只要先破掉外围机枪,再把手榴弹捅进大帐篷,敌人瞬间成瓮中之鳖。有人低声嘀咕:“队长,赌得是不是太大?”他没回头,只是冷冷一句:“再拖一天,我们就得啃靰鞡鞋底子。”
![]()
计划敲定,六支队分成三组。两名最年轻的战士负责干掉藏在火盆旁的歪把子机枪手;政委带五人持“木柄”摸向中心大帐;余下人员依地形架枪,确保压制出口通道。零点三十分,山坳里突然刮起一阵狂风,火焰被吹得“呼啦”一声窜高。就在那一瞬,黑影闪过,两发短点射撂倒了岗楼上的哨兵。几乎同时,三颗手榴弹掠过火光,“轰”地炸翻大帐篷。睡梦中的日军连枪栓都来不及拉就被碎木和帐布掀翻。
鬼子惊慌中想抢机枪,却发现枪座已被搬空,高继贤端着缴获的歪把子,子弹像撕布条一样扫成扇面。山谷回声震耳欲聋,雪粉被炸得四处飘散,空气里都是炸药味和焦布味。短促却凶狠的火力让日军误判对手数量,乱成一锅粥。不到一刻钟,指挥官中弹身亡,剩余士兵四散逃命,又被狙击手一一点名。为防意外,六支队没有恋战,快速搜缴武器,每人背枪再扛弹箱,动作利索到极点。
![]()
战利品让人眼花:三八步枪上百支,歪把子十余挺,子弹、迫击炮弹堆得像小山;伙房那边更夸张,白面成袋、猪肉罐头、热气腾腾的大饺子整筐整筐。战士们一边装子弹一边咽口水,口号却只有一句:“能打的带走,不能打的就地销毁!”他们砸破油桶,在饺子堆上浇一层柴油,熊熊火光腾起,把无缘入口的肉香彻底烧进夜空。遗憾?当然遗憾,可对六支队来说,子弹比猪油重要,火力就是命。
撤出山坳时,东方已经隐隐泛白。小队沿冰封河道一路急行二十里,赶在日军搜山前钻进密林。统计伤亡:四人轻伤、无一阵亡;缴获弹药足够每杆步枪三百发,外加手榴弹百余枚,机枪子弹成箱。饥饿依旧没解决,但倚着这些火力,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去打下一个目标——弹壳能换粮食,枪口能撕开封锁。
![]()
消息通过地下交通员传到北满各支队,引起不小震动。二十人啃着草根打出如此战果,士气瞬间提上来。值得一提的是,日军情报机关事后竟上报“遭遇百余名苏联顾问指挥的重装部队”,自家伤口找不到解释,于是只好臆造“外援”。这份荒唐电报被译成中文后,在抗联内部流传,大家看完哈哈大笑——真正的“重装”,不过是几双被油毡修补过的棉靰鞡。
有意思的是,战斗结束第三天,两个被日军抓来的向导偷偷摸到密林,献上一口铁锅和半袋小米。原来,那夜大火映红半边雪岭,他们趁乱逃脱,又担心抗联兄弟断粮,于是翻山越岭送来谢礼。高继贤接锅时,只淡淡一句:“多谢,鬼子还会再来,走得越远越好。”随后命通讯员把小米藏在雪坑,留作下一个寒夜的底牌。
![]()
从此以后,六支队在黑龙江以南的深山里五进五出,专挑日军哨卡、粮站下手。日军再提“围剿游击队”,就有人悄悄提醒:“小心那伙能把猪肉饺子当柴烧的疯子。”试想一下,当对手不得不把二十个人的名字当成两百来防备,这就是游击战真正的胜利。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