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5日,一条消息让很多人揪心: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原定的返回计划被迫推迟。三位航天员陈冬、陈中瑞和王杰在太空中多待几天倒不是大问题,但这件事背后暴露出的危机,却让全球航天界都捏了一把冷汗,因为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正在成为人类冲出地球、探索宇宙的最大障碍之一。
![]()
要理解空间碎片的危害,首先得明白一个物理常识:速度就是威力。空间碎片的运动速度普遍达到每秒7到10公里,这是什么概念?步枪子弹的速度大约每秒800米,也就是说,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是子弹的10倍以上。
在这种超高速撞击下,破坏力呈几何级数增长,专家介绍,毫米级碎片就能划伤航天器舷窗和太阳翼,导致透光率下降或供电效率受损;厘米级碎片可以直接击穿航天器防护层,造成设备损坏甚至舱体泄漏;而更大的碎片,足以让整个航天器瞬间解体。
打个形像的比方,一颗直径仅1厘米的太空垃圾,以每秒10公里的速度撞击,产生的能量相当于一辆小汽车以每小时100公里速度撞击墙壁,想想看,一粒芝麻大小的东西,竟然能产生车祸级别的破坏力,这就是太空环境的残酷之处。
![]()
历史上,空间碎片造成的事故已经不少了。2016年,国际空间站的舷窗被一块直径仅几微米的金属碎屑击中,留下了直径7毫米的撞击坑,但是好在舷窗有多层防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2021年,又有一块不在监控范围内的碎片击中国际空间站,导致舱段受损,2022年,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被空间碎片撞击,散热系统遭到破坏,差点酿成大祸。
现在的问题是,地球轨道上到底有多少太空垃圾?答案可能会让你震惊。
根据欧洲航天局2025年发布的太空环境报告,目前被全球监测网络追踪的空间物体约有4万个,其中约1.18万个是在轨运行的卫星。听起来还好?但这只是"看得见"的大块头。实际上,直径超过10厘米的碎片约有3.4万件,1到10厘米的碎片估计有100万件,而1毫米到1厘米的微小碎片更是多达1.3亿件。这些小碎片大部分无法被地面雷达追踪,却个个都是潜在的"隐形杀手"。
![]()
更可怕的是,太空垃圾还在加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仅SpaceX的星链卫星就进行了14.4万次轨道机动来避免与碎片相撞,也就是平均每小时要躲避106次潜在撞击。这个数字比前几年增长了好几倍,说明轨道环境正在急剧恶化。
科学家最担心的是所谓的"凯斯勒综合症"。这是NASA科学家唐纳德·凯斯勒在1978年提出的理论:当轨道上的物体密度达到某个临界点后,碎片之间的碰撞会产生更多碎片,引发连锁反应,最终让整个轨道层完全无法使用。就像雪崩一样,一旦触发就无法阻止。
那我们离这个"临界点"还有多远呢?一些研究认为,距离地面200到2000公里的低地球轨道的碎片密度已经接近危险边缘。截至2025年4月,超过83%的被追踪太空垃圾都集中在低地球轨道。而这个区域恰恰是国际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以及绝大多数对地观测卫星运行的地方。
![]()
有专家做过模拟计算,如果按照目前的碎片增长速度,再过四十年,某些轨道高度可能就会变成"雷区",航天器每次飞过都要冒着被击中的风险。到那时,人类可能真的会被自己制造的太空垃圾"锁"在地球上,无法自由进出太空。
面对日益严峻的太空垃圾问题,各国都在努力寻找解决办法。但说实话,清理太空垃圾比制造垃圾难多了。
目前国际上提出的方案五花八门,听起来都像科幻小说。比如欧洲航天局的ClearSpace-1项目,计划用机械臂去捕获大型废弃卫星,然后拖到低轨道让它烧毁。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在研究地面激光系统,通过激光烧蚀改变碎片轨道,让它们加速坠入大气层。还有公司提出用飞网捕获、电动力绳牵引、甚至离子束推进等各种脑洞大开的方案。
![]()
听起来挺厉害,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成本,发射一次清洁任务的费用动辄上千万美元,但每次可能只能清除一两个目标。地球轨道上有几万件需要清除的大碎片,谁来买单?其次是技术难度,太空中没有空气阻力,也没法像地面上那样"踩刹车",如何安全接近、捕获一个高速旋转的废弃物体,本身就是极其复杂的工程挑战。
也有好消息。近年来,各国开始重视"太空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些防止新增垃圾的规则。比如卫星寿命结束后必须主动离轨,火箭末级不能长期滞留在轨道上等等。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除中国以外的主要航天国家基本停止了在低地球轨道遗弃长寿命火箭残骸的做法。
不过我们中国还是很积极的寻找解决方案。除了制定自己的空间碎片减缓政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还在研究主动离轨技术,让未来的卫星和火箭具备自主清理能力。这次神舟二十号遭遇碎片撞击后,展现出的快速应急响应和备份救援能力。
六十多年的航天活动,我们在地球周围留下了几亿件太空垃圾,现在这些垃圾正在反过来威胁我们继续探索宇宙的能力。好在问题还没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只要各国能够认真对待,加强国际合作,既积极清理已有的垃圾,又严格控制新增的污染,我们还有机会保住人类通往太空的通道。
毕竟,宇宙那么大,我们才刚刚迈出第一步。如果因为自己制造的垃圾就把自己困在地球上,那实在是太讽刺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