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1日清晨,南京城雾气翻卷,中央党部外人声鼎沸。就在这座大楼前,伪装成记者的孙凤鸣迅速抬手扣动扳机,三发子弹直指汪精卫,随即现场失控,人们四散嚎叫。刺客当即毙命,而真正的策划者——化名“胡云卿”的华克之,已在秦淮河畔踏上去往上海的汽船。枪响到开船,间隔不过二十分钟,却让军统绞尽脑汁整整十年也没能抓到他。
时间拨回1902年腊月,江苏宝应的汜光湖冰封似镜。一个男婴啼哭划破雪夜,乡人为其取乳名华皖。没人会想到,这个寒门子弟日后会让蒋介石夜不能寐。少年华皖在安宜高小就开始传看《民报》,孙中山那句“自由不取,宁死何求”被他抄在课本扉页。
![]()
进入江苏省立一中后,他组织抵制日货,带头剪断校门口的日企广告布。校长劝他“莫逞匹夫之勇”,他反问一句:“国都要亡,还谈什么勇不勇?”年仅十八,却把周围同学煽动得热血上头。
1924年春,华皖考入金陵大学。那年夏天,他南下广州听孙中山演讲。孙中山言辞慷慨,他却只记住四个字——“仍需努力”。自此,一条暗杀独裁者的路线在他心底渐渐明朗。
![]()
国共合作破裂后,雨花台血迹斑斑。华皖亲眼目睹同窗倒在刺刀下,愤懑难平。蒋介石为了笼络,他曾亲笔致信邀请“详谈”,华皖撕信作纸鹤,当天便在南京街头召集六千党员谴责“清党”暴行。夜幕刚降临,他被逮入狱。幸亏胡汉民、谭延闿保释,这才死里逃生。
离开南京后,他潜入上海法租界,租下金神父路那栋外号“危楼”的破旧公寓。屋顶漏雨,墙皮脱落,却藏着一间简易兵工房。就在这里,他改名“华克之”,与王亚樵第一次碰面。王亚樵语气冷厉:“要杀蒋,你敢不敢贴身出血?”华克之面无表情,用指节敲碎桌上茶盏代替回答。
王亚樵看重这股狠劲,把自己的“铁血锄奸团”图纸、逃脱路线乃至制雷管的配方倾囊相授。短短数月,华克之已能在昏暗走廊里分辨五种脚步声,用五分钟拆卸八种常见手枪。有意思的是,他仍坚持每日抄写《共产党宣言》,自嘲“左手写理想,右手握手枪”。
1931年庐山行动失败,搭档陈成阵亡。蒋介石贴出五万大洋悬赏令,一时上海滩茶楼酒肆皆在谈论“戴眼镜的刺客”。华克之的对策是“换脸”——假牙垫腮、棉花撑鼻梁,再披一身僧衣,白日盘坐庙前诵经,夜里奔走法租界贫民窟继续筹划。军统绘出十八版画像,各不相同,自己人都认不出。
两年后,他在南京洪武路挂牌“晨光通讯社”。表面办报,暗里安插九名同志。社内有台老式缝纫机,外人以为用于订报,其实暗格里塞满柯尔特半自动。汪精卫中弹那天,缝纫机正嗡嗡作响,窗外收废品的吆喝声掩住枪械擦拭的金属脆响。
枪击案震动了蒋介石。戴笠亲自坐镇上海,沈醉领二十余人搜遍法租界。深夜突袭“危楼”那次,队伍刚撬开房门,楼下老妇点灯照路。光亮闪现,枪口已对准空屋。桌上留一行潦草字:“取义成仁,莫误良宵。”沈醉咬牙:“他又溜了!”
接下来三年,华克之仿佛幽灵:今天在汉口码头丢下一只沾血帽子,明晚在广州南石头监狱外贴张“蒋贼当死”的纸条。军统每次扑空,消耗了金钱,更消耗了士气。戴笠愤怒地摔电话,“一个秀才,竟把我们耍成猴”。
1937年秋,西安到延安的黄土路尘土滚滚。乘坐破旧卡车的华克之抵达延安,受到中共中央接见。毛泽东意味深长地提醒:“枪是好东西,但得看怎么用。光靠刺杀,顶多杀掉一个人;要救中国,必须动员千千万万人。”这句话改变了他。
此后,他改名“张建良”,主攻情报线。香港置地公司楼顶,他曾趴在阳台测绘日本海军轮船排水量;上海福州路,他一边卖旧书,一边往书脊里夹带电台零件。1941年,他将日军江南要塞布防图送至皖南,新四军战斗减少伤亡,被粟裕称赞“纸上暗枪”。
![]()
抗战胜利后,内战再起,他又潜回南京,策反国民党第七十二师副官。对方犹豫不决,他丢下一句“黄埔同窗,总不想替独夫陪葬”,转身就走。七十二师随后起义,被写入解放军战史。
新中国成立后,华克之低调隐姓埋名,迁居西安科技系统,一生未向子女提及刺杀往事。直到1998年冬,他在病榻边对老友轻声道:“那个时代过去了,可我从没后悔。”话音未落,心电图慢慢拉平。
![]()
有评论说,王亚樵胆大,华克之则“胆大加心细”。更有人感叹,他不是单纯的刀客,而是善用手术刀的医生,精准、冷静、转身极快。无论是庐山、南京还是上海,他每一次都带着特务嗅到的硝烟安全退场,留下的只有丁点线索与漫天传闻。戴笠握有庞大特务网,沈醉派出整排死士,终究还是“无可奈何”四个字。
史料已定格,可谜团仍在:如果庐山那一枪没有偏出,如果汪精卫当场丧命,中国政局会否另一番景象?答案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华克之用一场场惊险行动说明,在最黑暗的年代,总有人敢于提枪上阵,把个人安危抛进深渊,用十数年的逃亡为民族求生机。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