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防部战报一出,俄乌战场风向大变。顿巴斯中部的“红军城”成为焦点,传出俄军大规模突入、火力不断的消息,梯队不断增援,合围圈迅速收窄;库皮扬斯克也处于被围态势,东线两个重要地点同时承受压力,乌军换防和兵力调配陷入两难。这不是试探,而是为了确定结果。
普京公开邀请各国记者到红军城“看前线”,罕见地主动开了一个“观摩会”,意在表明自己掌握主动权并且战局在掌控之中。乌方情绪比较紧张,泽连斯基承认红军城的形势很严峻,称守军会打到最后,并强调“只要守军还在,就谈不上完全占领”,既是为了稳定军心,也是给盟友发信号。红军城是乌军在顿巴斯的重要后勤基地,一旦失守,补给线就会被切断,防线倒下,它的作用和当年的马里乌波尔一样重要。
![]()
库皮扬斯克被围加上红军城的危险局势,使得乌方的后勤更加紧张,兵力也难以调配:救一头,漏一头,处处受制。随着大西洋彼岸风向的改变,战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特朗普首先因为对普京在顿巴斯和北约驻乌问题上态度不满,取消了会面,并配合白宫加大制裁力度、围堵俄罗斯石油出口、游说印度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但是俄国不退让,红军城的战斗反而更紧张了。特朗普马上收回话,表示愿意在布达佩斯重新开始谈判。如果顿巴斯局势已经定局,普京就没有让步的可能了,所以必须在局势还没有完全确定之前进行对话。
因此,美国对乌克兰发出的“割地求和”的劝压并不出乎意料。华盛顿重视“效用”,即战线拉得太长,制裁不能对俄罗斯造成致命打击,而欧洲又因为能源和物价问题而陷入困境,美国政府更倾向于尽快结束战争,保留谈判筹码。回看乌克兰的路,冲突初期曾经有过接近达成和谈的说法,之后基辅押注外援和北约前沿定位,把希望寄托在持续的资金和武器上。但是援助总是打折,在战场上更难及时到位。欧洲财政紧张,物价、能源以及选举周期三者共同作用。
![]()
泽连斯基最近发出过对话的信号,想打破之前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限制,但是谈判讲实力,话语权随着战场形势变化而变化。东线接连受挫,补给紧张,士气低落,即使再有外援支援,也无法立刻见效。红军城的争夺已经接近三方的下限,俄军稳步前进,乌军坚守城内,美方希望将局势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谁都承受不了,但又都不想先放手,一城的得失加起来就变成了战略上的豪赌。
叙事之争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普京邀请记者到前线来,泽连斯基表示“守就是没有失去”,用言语稳定局势。话语交锋的背后就是底气和资源的比拼。对于乌方来说,失去红军城就等于重新绘制后勤、重新安排兵力,持续作战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对于俄方来说,占领该城可以理顺顿巴斯长线,配合库皮扬斯克合围,双向挤压使乌方的选择越来越少。对于美国而言,再不押注谈判的话,战局可能会变得不可逆转。既不愿意看到俄罗斯势力扩大,也不愿意让欧洲更深地卷入进来,更不愿意承担起过高的成本。
![]()
战火一来,最先遭殃的就是老百姓。红军城周边的学校、医院、商店被迫停业,物资匮乏,交通堵塞,民众在黑暗中撤离,只为求生存。外援再怎么多,也绕不开两个问题:钱从哪里来,武器从哪里来。欧洲财政紧缩、美国拨款博弈反复;即使批下,从仓库到前线的周期以及适配度决定了它是否能改变关键节点。战线越拉越长,现实就越近。
![]()
止损窗口并不是不存在的,在早期和谈、阶段性停火、援助最充足的时候、战线还没有被撕裂的时候,都是有可能的。但是高风险选择就伴随着高代价,历史没有重来的机会。红军城或许会成为分水岭:它所代表的不只是一个城,还包含了后勤、兵力以及谈判的筹码。拿下,它就重新塑造东线地形;守住,乌方可以喘口气,等待外援和可能的政治窗口。
不管多难,也要守住底线:保护平民、保留人道通道、给城市重建和社会复原留有希望。三线一收一放,战场和谈判的天平也随之倾斜。抓住机遇的人就多一份主动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