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技术员李老师
编辑:科普农哥
老乡们,眼看着地里的大蒜叶片一片片发黄,心里是不是急得直上火?
辛辛苦苦种下去,肥料没少下,功夫没少花,结果叶子黄了、干了,蒜头长得像花生米,投入的成本眼看就要打水漂!
先别急着怪天气,更别一股脑地追肥!今天必须给你提个醒:大蒜黄叶,八成不是缺肥那么简单!盲目行动只会越弄越糟。
接下来,请你一定花个5分钟时间把这篇文章看完,我会把你家大蒜黄叶的5个真实原因和解决办法一个个拆明白。只要你对照着做,不仅能救回黄叶,还能让后期的蒜头膨大快、分量足!全程干货,记得点赞收藏,免得用的时候找不到!
![]()
【常见误区】一看见黄叶就追肥?大错特错!
很多朋友一看见叶片发黄,第一反应就是:“坏了,缺肥了!”于是赶紧撒尿素、浇复合肥。
结果呢?钱花了,力气下了,黄叶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烧根、烂根!
这是因为,引起黄叶的原因太多了,缺肥只是其中一种,很多时候反而是因为吃得太撑或者根部生病,导致它根本吸收不了!
第一、根系出问题,是最常见的隐形杀手!
俗话说“养叶先养根”,根系一旦受损,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就会直线下降,地上的叶片得不到营养,不黄才怪!
【自查要点】你家的黄叶,是不是从下往上发展?同时伴随着植株生长缓慢,拔出一棵来看,根系发黄、发褐,甚至腐烂?
主要原因有三个:
1. 根蛆危害:这是大蒜的头号敌人,幼虫在土里直接啃食根系和鳞茎,造成伤口,还会引发病菌感染。
![]()
左图为根蛆危害→黄叶,右图为健康根→绿叶
2. 浇水过多沤根:尤其是春季,怕它旱着,三天两头浇大水。土壤长期湿漉漉的,根系无法呼吸,就会窒息、腐烂。
3. 土壤板结:土壤硬得像块砖,根系被困在里面,长不开,扎不深,吸收能力自然弱。
![]()
【解决方案】
• 防根蛆:播种前,用辛硫磷颗粒剂或噻虫胺颗粒剂拌种或沟施。发现危害,及时用噻虫胺或高效氯氟氰菊酯灌根。
• 科学浇水:记住“不干不浇”原则。播种后浇透水,越冬前浇足封冻水,返青后视墒情小水轻浇,避免大水漫灌。
• 打破板结:秋季播种前,深翻土壤25-30厘米,并亩施3-5方腐熟好的农家肥或200公斤商品有机肥,这是改良土壤的根本大法。
第二、不是缺肥,而是营养失衡!
肥料不是越多越好,关键要吃得均衡。就像人吃饭,光吃肉不吃菜,照样要生病。
【自查要点】
• 缺氮:老叶先均匀发黄,然后逐渐向上蔓延,整体植株瘦小。
• 缺钾:叶片尖端和边缘先发黄、干枯,像烧焦一样,蒜头膨大会受影响。
• 缺镁:老叶的叶脉间失绿发黄,但叶脉本身还是绿色的,形成清晰的网状。
![]()
【解决方案】
• 缺氮:在返青期,亩追施15-20公斤尿素,或者用1%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7天一次,连喷2次。
• 缺钾:在抽薹期和膨大期,亩用硫酸钾10-15公斤,或者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
• 缺镁:叶面喷施1%-2%的硫酸镁溶液,10天一次,连续2-3次。
【注意】尿素追肥后,千万不要马上大水漫灌,否则氮素会随水流失到深层,作物根本吃不到!建议施肥后浅锄,再小水浇灌。
第三、病害来袭,叶子不黄才怪!
大蒜是“病害大户”,尤其是叶枯病和疫病,一旦发生,传染极快,几天就能让整片地披上黄袍。
【自查要点】
• 叶枯病:叶片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椭圆形病斑,后期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叶片从上往下干枯。
![]()
大蒜叶枯病病液
• 疫病:多从叶尖开始发病,出现水渍状的灰绿色病斑,湿度大时上面会长出白色的霉层。
![]()
大蒜疫病病叶
【解决方案】
• 预防为主: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 治疗及时:发现病株,立即喷药。可用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或烯酰吗啉等药剂,7-10天一次,连续2-3次,注意交替用药,防止产生抗性。
第四、气候和环境捣乱,防不胜防!
老天爷的脸色,我们管不了,但可以提前预防,把损失降到最低。
【自查要点】
• 冻害:越冬时遇到极端低温,叶片会变得水渍状,解冻后瘫软、发黄。
![]()
冻害后的大蒜蒜田
•干旱:长期不下雨,叶片会因缺水而卷曲、发黄,从下往上干枯。
• 除草剂药害:邻近地块喷施除草剂,漂移到蒜叶上,会导致叶片出现不规则的黄斑或枯斑。
![]()
除草剂药害的大蒜
【解决方案】
• 防冻害:在寒流来临前,浇足封冻水,或者用稻草、薄膜进行覆盖。一旦发生冻害,及时喷施芸苔素内酯(0.01%含量,1500倍液)+ 磷酸二氢钾(50克/亩),帮助植株恢复生长。
• 防干旱:关注天气预报,适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 防药害:自家和邻居打药时,注意风向和天气,避免漂移。发生药害后,可喷施芸苔素内酯 + 氨基酸叶面肥缓解。
第五、重茬种植,是很多朋友绕不开的坑!
年年都在同一块地上种大蒜,土壤里的病菌和虫卵会越积越多,养分也越来越不平衡,这叫“重茬障碍”。
【自查要点】地块已经连续种植大蒜3年以上,黄叶、死棵现象一年比一年严重,各种药剂效果都不理想。
【解决方案】
• 轮作倒茬:这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与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能显著减轻病害。
• 土壤消毒:如果实在无法轮作,夏季高温季节,可进行深翻灌水,覆上地膜,闷棚15-20天,利用高温杀死部分土传病菌。
• 增施生物菌肥:亩施150-200公斤优质生物菌肥,补充有益菌,以菌治菌,抑制土壤中的有害病菌。
![]()
【全文总结】大蒜黄叶,对照这张自查表就够了!
1. 看根系:根坏了没?有根蛆吗?——先治根,再养叶。
2. 看叶片:是均匀黄?还是斑点黄?——判断是缺素还是病害。缺素是‘均匀黄 / 网状黄’,病害是斑点黄 / 带霉层
3. 看田间:是单株黄?还是成片黄?——判断是点发性问题还是普遍性问题。
4. 看天气和管理:最近打过药吗?浇过水吗?有冻害吗?——排除环境应激。
5. 看年限:是不是重茬地?——考虑土壤健康状况。
【最后的叮嘱】
一直以来的观点种地就像养孩子,不能光看表面。叶子黄了,是它在向你“喊救命”。只有找到病根,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千万别再一看到黄叶就只知道撒化肥了!把这篇干货转发给身边种蒜的朋友,帮他们也避开这个坑。
我是植保顾问李老师,专注分享一线种植实战经验。如果你也被大蒜黄叶问题困扰,或者想了解更多种植技术,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