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世界 RailWorld
深耕产业·聚变生态·驱动未来
![]()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
近日,北京地铁在11号线新首钢至模式口区间,顺利完成基于雷达、北斗、惯导多源融合的列车定位及辅助预警系统单车测试与多车追踪测试。这一创新实践为轨道交通装备集约化、智能化发展探索出新路径,更标志着列车运行正式迈向“技防”主导的新阶段。
据了解,该系统集多重核心功能与创新优势于一体,精准破解信号异常场景下的运营难题。
其一,系统构建了完全独立于既有信号系统的车地通信网络与测速定位体系,将测速、定位、通信功能“三位一体”整合,能快速完成列车速度检测与基于电子地图的精准定位,摆脱对传统信号系统的依赖。
其二,在信号降级模式(RM、EUM)下,系统可实时对前方列车、站台、尽头线及施工作业区域(电子围栏)进行距离监测,并同步触发列车超速预警,提升运营效率。
其三,依托覆盖全线的雷达网络,系统能为调度中心实时传输全线路列车位置信息,为调度指挥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运营调度的科学性与及时性。
![]()
从技术落地细节来看,该系统在设备部署与兼容性上同样亮点突出。11号线新增的车载雷达与轨旁雷达设备尺寸小巧,便于安装部署。更重要的是,该雷达设备不依赖传统“速度传感器+应答器”定位系统,也无需依托WLAN或LTE通信系统,有效降低系统间耦合度与运维复杂度,系统兼容性高。同时,设备支持雷达、北斗传感器、惯导传感器灵活选配,还提供安全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充分体现小型化、集约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
该系统可显著提高信号降级模式下的列车运行效率,增强线路处置能力,能精准管控列车与施工区域作业的安全防护距离,进一步筑牢运营安全防线。
此次11号线多源融合列车定位及辅助预警系统的成功测试,对推动“城轨装备安全、自主、可控”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未来,北京地铁公司将持续深耕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不断探索装备智能化升级路径,为建设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注入新动能。
素材来源:北京地铁之窗订阅号
·轨道交通,通向美好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