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沪网了解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11月12日召开2025年第52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一股份”)的首发事项。
据悉,强一股份是一家专注于服务半导体设计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聚焦晶圆测试核心硬件探针卡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公司具备探针卡及其核心部件的专业设计能力,是市场地位领先的拥有自主MEMS探针制造技术并能够批量生产、销售MEMS探针卡的厂商,打破了境外厂商在MEMS探针卡领域的垄断。
据招股书显示,强一股份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150,000.00万元,募集资金扣除本次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公司南通探针卡研发及生产项目、苏州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具体如下:
![]()
(截图来源于强一股份招股书)
中沪网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强一股份还存在以下疑点,业绩暴增背后主要靠关联方,单一客户依赖严重;低价增资公允性或不足,股份支付选取公允价格偏低;董事兼职与公开信息不符,信披质量有待提升。
01
业绩暴增背后主要靠关联方,单一客户依赖严重
据招股书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强一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5,415.71万元、35,443.91万元、64,136.04万元和37,440.2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562.24万元、1,865.77万元、23,309.70万元、13,788.43万元。
报告期内,强一股份业绩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其中2022-2024年度复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58.85%,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为286.27%。值得注意的是,据招股书显示,同期行业内第一梯队厂商、第二梯队厂商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均值分别为7.32%、-9.41%,公司业绩增速远高于同行。不过报告期内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第一大客户。
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2.28%、75.91%、81.31%和82.84%,集中度较高;同时,由于公司客户中部分封装测试厂商或晶圆代工厂商为B公司提供晶圆测试服务时存在向公司采购探针卡及相关产品的情况,若合并考虑前述情况,报告期各期,公司来自于B公司及已知为其芯片提供测试服务的收入分别为12,781.77万元、23,915.10万元、52,487.55万元和31,011.8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29%、67.47%、81.84%和82.83%,占比快速增长,公司对B公司存在重大依赖。
另外,强一股份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将B公司认定为关联方;同时,公司外部机构投资者提名的董事、监事在半导体企业兼职较多,其中部分企业为公司客户。也就是说,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对关联方的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02
低价增资公允性或不足,股份支付选取公允价格偏低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丰年君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丰年君和”)在申报前通过多次的增资以及股权转让成为强一股份的大股东,本次发行前,丰年君和持有公司7.60%的股份,为强一股份第三大股东,不过丰年君和增资及股权转让入股强一股份的价格公允性或存在疑点?
2020年10月,强一股份进行第三次增资及第七次股权转让2020年9月7日,经公司股东会决议,同意公司将注册资本从4,834.00万元增至5,088.00万元,增资额为254.00万元,其中:丰年君和以2,500万元认购公司新增注册资本254万元,其余2,246万元作为资本溢价计入公司资本公积;②同意周明将其持有的本公司股权中的331.60万元转让给丰年君和;③同意新沂强一将其持有的本公司股权中的30.00万元转让给丰年君和;④同意刘明星将其持有的本公司股权中的20.00万元转让给丰年君和。本次增资的价格为9.84元/注册资本。
紧接着,次月2020年11月,强一股份第四次增资2020年11月5日,经公司股东会决议,同意公司将注册资本从5,088.00万元增至5,602.24万元,增资额为514.24万元,其中:①丰年君和以179.87万元的对价认购公司新增注册资本64.24万元,其余115.63万元作为资本溢价计入公司资本公积,增资价格为2.80元/注册资本。②王强以1,260万元的价格认购公司新增的450万元注册资本,其余810.00万元作为资本溢价计入公司资本公积,增资价格为2.80元/注册资本。
另外,2020年11月5日,经公司股东会决议,同意公司将注册资本从5,088.00万元增至5,602.24万元,增资额为514.24万元,其中,王强以1,260万元的价格认购公司新增的450万元注册资本,本次增资价格为2.8元/注册资本。公司按近期外部投资者入股价格每股公允价值8.568元/注册资本计算,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费用25,956,148.13元。
可以看出,强一股份这两次增资的时间仅间隔一个月,但是增加价格却相差数倍之多,试问这其中的定价是否公允,尤其是丰年君和2020年11月增资入股的价格,毕竟同时期王强低价增资还确认了股份支付。虽然王强低价增资进行了股份支付处理,但是选取的公允价格是否合理或也有待商榷,毕竟2020年10丰年君和增资入股的价格为9.84元/注册资本,是高于8.568元/注册资。
03
董事兼职与公开信息不符,信披质量有待提升
除上述问题外,强一股份在招股书信息披露还应该更加严谨。
王乾现担任强一股份董事,据招股书显示,苏州维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嘉科技”)系王乾担任董事的企业。
据天眼查显示,维嘉科技主要人员(董事及监事成员)中并没有名叫王乾的董事,而且在高管变更历程中也没有王乾的身影。
![]()
(截图来源于天眼查)
叶小杰现担任强一股份独立董事,据招股书叶小杰简历显示,2013年7月至今,历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研部讲师、副教授、教授;2017年12月至今,历任银基烯碳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日发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卡恩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凯诘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独立董事;2022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据招股书“董事、取消监事会前在任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兼职情况”列表中,叶小杰对外只担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研部教授、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并未披露,叶小杰还担任上海凯诘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诘电子”)的情形,而且据天眼查显示,目前凯诘电子主要人员(董事及监事)中也有叶小杰的名字。![]()
(截图来源于天眼查)
综上来看,强一股份披露的董事兼职情况该披露的没披露,而董事没在兼职的企业却将认定为兼职单位进行披露,其信披质量有待提升。
更 多 财 讯 咨 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