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届进博会,团市委、市青联牵头组建进博会港澳台青年志愿服务团,招募81名港澳台“小叶子”在深入观察和沉浸式体验中服务进博。
今年暑假,香港大学学生林纪乐第一次来到上海,参加“沪港同心实习计划”。在为期8周的实习中,他逐渐喜欢上了上海这座城市。三个多月后,当林纪乐以进博会志愿者的身份再次来到上海,他被展会上的尖端科技展品和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所震撼。“在进博会,祖国富强、科技进步具象化了。”林纪乐主要为展商和观众提供指引和咨询服务。每到轮岗休息时,他就抓紧时间去展馆参观,“这是我们作为‘小叶子’,在服务岗位以外,最有含金量的学习过程”。在进博会上,林纪乐看到了很多平时见不到的高科技展品,也见识到了科技融入生活后带来的各种便利。“作为香港‘小叶子’在进博会上被认可,坚定了我服务祖国的信念,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林纪乐说。
![]()
“内心澎湃!”来自台湾的“小叶子”庄以蕗第一次参加并服务如此大规模的展会。她将现场的见闻和展馆内的照片发给了在台湾的父母和亲友,但在她看来,单纯的文字和照片远远不足以传达她在“四叶草”现场的感受。“只有亲身来到这里,亲眼看到这些,你才会真正感受到进博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庄以蕗说。
作为团市委、市青联开展沪港澳台青少年交流的重要项目,进博会港澳台青年志愿服务团旨在以进博会为载体,为港澳台青年搭建深入了解祖国发展的平台,引领他们增进对国家发展道路的理解与认同,进一步厚植爱国情怀。
![]()
第八届进博会港澳台青年志愿服务团中有10名台湾“小叶子”,分别在论坛处和综合接待岗提供志愿服务。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台北女孩张馨云在进博会遇到了她的好搭档——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台湾“小叶子”陈宗爱。作为综合接待志愿者,她们主要负责为接待的团组规划参观路线,并带领团组完成参观。“国家会展中心实在是太大了,这次服务充分锻炼了我辨别方位的能力。”能在大学毕业前参加进博会,张馨云觉得非常有意义。
吉林团是张馨云和陈宗爱在“四叶草”接待的第一个团组。从规划路线、对接展台、安排用车、多次巡馆到最后顺利完成接待,两个女孩收获了许多感谢。与进博会结识的新伙伴共同完成任务,让她们既有成就感又有获得感,“我们两个都没去过吉林,有机会想一起去看看雪景。”
因为靠近地铁站出口,西广场咨询处面临着极大的客流和咨询量。在这里,澳门“小叶子”汤可蓓忙碌地为展商和观众解答问题。从人文交流展示区到咨询处,“二年级生”汤可蓓更加从容了。这份从容不仅来自成长背景带给她的多语种沟通优势,也来自和同岗位上海高校“小叶子”们的密切合作。
今年,有关部门采用“1+N”配岗模式,帮助港澳台青年志愿者与上海高校志愿者的岗位服务深度融合。在咨询组,港澳“小叶子”与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等3所上海高校的80余名“小叶子”组队开展服务。“来自天南地北的上海高校‘小叶子’们,用最大的热情拥抱了我。他们耐心地教我复杂的场馆布局,在我用普通话表达偶尔卡顿时,会微笑着鼓励我说‘没关系,慢慢讲’。我们在一起协作解决各种难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在汤可蓓看来,进博会志愿服务是一场“双向奔赴”,“我们在岗位上奉献青春热情,进博回馈我们以成长的舞台和开阔的视野,更让我们收获坚定的文化自信。”
![]()
在11月8日举行的“青聚进博・紫荆同行”沪港青年交流活动中,曾磊文和汤可蓓作为港澳志愿者代表,与60余名来自香港的大中学生进行了交流分享,讲述了他们的志愿服务经历和感悟,并向他们发出邀请,未来一起加入进博会志愿者的队伍。
11月1日至13日服务团在沪期间,团市委、市青联组织策划了系列参访交流活动,将志愿服务与国情教育、文化体验、高校交流等深度融合。进博会期间,他也用实际行动,在进博会的舞台上展示着中国青年的自信与担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