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 / RIOPY - Sense of hope, Go with the wind
音频制作 / 清越
![]()
今天这首诗在当代诗歌中非常难得,简单而又纯真;如果它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应当有流行的潜质。而在不标新立异不能说话,不虚无主义不能谈感情的今天,我很高兴它还存在,人们还能读到它。
诗中写了两情相悦,和随之的长相厮守。惋惜来得太晚?也许恰是时候。
我看到那些初恋就相伴一生的伴侣,总是心里嘀咕——没见过若水三千,就只取一勺饮,让人应当感到羡慕还是惋惜?相信很多当事人也会问自己同样的问题。而到了人生的某个较晚的阶段,阅尽千帆,了解自己,也熟愔人性,才能在人山人海中辨识那个属于你的身影,并且有决心和力量抓住他。
诗中的“昴宿星团”(Pleiades),是位于牛座中的一个星团。虽然这个星团里面有超过1000颗星星,但是视力好的人通常只可以看到七颗,所以它在西方叫做“七姐妹”,在中国叫做“七仙女”。
昴宿星团在北半球的冬季最为清晰可见——它们在黄昏从东方升起,在漫长而寒冷的夜里闪耀高空。数千年来,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季节的更替,成为古代农夫与水手、诗人与思想者共同的计时标志。
在公元前八世纪的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Hesiod)的《工作与时日》中,昴宿星团的升起与隐没,指示着农人该何时耕作与收获;而到公元前六世纪的女诗人萨福(Sappho)笔下,同一簇星却化为孤独与思念的象征。她那首残篇中写道:“月已落下,昴宿星亦隐;夜已过半;时光流逝;而我独自躺着。”
一千多年后,十七世纪初,科学巨人伽利略通过他新发明的望远镜观察昴宿星团,发现其中隐藏着远多于肉眼可见的星星——这是人类首次意识到宇宙的丰富与深邃远超自身所能感知。
所以,“昂宿星团”非常准确和巧妙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这是代表冬季来临的星体,对应作者的“黄昏恋”,而被人类多年仰望的恒星,又代表着永恒——无论是十年还是二十年,如果能够在满满的爱中充实度过,其实和永恒无异,它的涟漪甚至可以超越生命的周期,在无边无际,永恒不灭的宇宙中飘荡。
有趣的是,本诗的作者丽贝卡·福斯特不但是“冬日里的情人”,也是一个晚成的诗人。她年轻是热爱文学,但最终在斯坦福法学院取得法学博士,曾多年作为律师执业,直到在五十岁时重返诗歌创作。
所以,好事不怕晚,时至花自开。爱自己,爱世界,挺胸抬头向前走,但也要留意遇到的每一朵花,每一只鸟,看一眼每一个街道拐角,也许那里会有意想不到的美丽发生。
![]()
荐诗 / 光诸
(个人微信号:ghostinthezoo)
读首诗再睡觉主理人,艺术家,写作者
谷歌Kuang Chu可以看到他的绘画和三本书
每周一主持读睡,介绍一首他亲自翻译的诗
曾经创造过“周一的小黄诗”这个短语
加郑艳琼姐姐,带你入读睡群搜诗 / 聊天 / 扩列
第4628夜
守夜人 / 小范哥
诗作及本平台作品均受著作权法保护
投稿请发表在诗歌维基poemwiki
广告&商务 微信:zhengyq(注明商务合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