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影为啥这么香?近十年佳片里藏着答案!
![]()
台湾电影在华语片里那可是“扛把子”!过去二三十年里,它贡献了太多经典,国际上拿奖拿到手软,最近十年更是活力不减,拍家庭、社会、人性阴暗面都带着独一份的“台湾味儿”。
![]()
今年咱综合评分、口碑、热度,盘出了近十年台湾电影十佳榜。
第十名:《孤味》
这片子可太有说头了!
2020年上映的《孤味》,豆瓣8.0分,许承杰导演,陈淑芳、谢盈萱这些实力派主演。
![]()
上映就拿下台湾当年票房冠军,金马奖更是一口气提名6项!最牛的是,饰演老妈的陈淑芳老师直接封后,成了金马史上“最老影后”。
![]()
有人说它是新版《饮食男女》,也有人说是台湾版《海街日记》,但咱说句实在的——这片子有自己独一份的劲儿。
它原本是2017年导演拍的30分钟短片,后来在金马创投会“升级”成了长片。
![]()
故事也不复杂:林秀英老妈在七十大寿当天,突然听说当年抛妻弃女的老公死了。
按理说该拍手叫好吧?可人家偏不!她硬是以“妻子”身份风风光光办了葬礼。办丧礼这几天,那些埋了几十年的陈年旧账、母女间的疙疙瘩瘩,全跟着冒出来了。
![]()
这片子全程聚焦四个母女的生活,看她们怎么面对夫妻关系、母女感情,还有各自生活里的鸡毛蒜皮。
说白了就是一部“女人当家”的电影——三代女性视角,把一个家庭的变迁和情感冲突扒得明明白白。
![]()
电影名《孤味》俩字可太有味道了!它是林秀英常哼的台语老歌,是她一辈子专注把一道菜做成“镇店招牌”的执着,更是她看尽人生百态后跟自己和解的智慧。
![]()
就像结尾那幕——她在离婚书上签完字,坐在的士里又唱起《孤味》,那些遗憾、委屈都跟着歌声飘远了,暖得人心窝子疼。
![]()
这么走心的片子,必须安排上!
第九名:《老狐狸》
没打斗没裸戏,却敢掀开社会最狠的底牌!
![]()
2023年这部《老狐狸》可太绝了!豆瓣8.1分,去年金马奖直接包揽7项提名,狂揽4个大奖,把同届《周处除三害》都衬得“黯淡”了。
![]()
更牛的是,它还代表台湾冲奥,剑指2025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这排面,够硬!
别看这片子没爆头、没裸露、没拳拳到肉的打戏,可它的“尺度”比《周处除三害》狠多了!
![]()
如果说《周处》是拍人间暴戾“掀桌子”,那《老狐狸》直接扒开桌子下的社会规律——那些藏在股市动荡、人情冷暖里的残酷真相。
![]()
故事发生在1989-1990年的台湾,那会儿股市跟过山车似的,全片从小学生廖界的视角展开:
他爸想买房,结果被现实各种“打脸”;房东“老狐狸”则像个“社会导师”,手把手教他怎么用规则“搞钱”。
![]()
这俩人,一个是穷得踏实、心软得像棉花糖的老爸廖泰来,一个是富得冷血、说话像刀子的“老狐狸”。电影就在这儿“挖坑”——当你要变有钱必须丢掉善良时,你选当廖泰来还是“老狐狸”?
最后廖界长大了,他没选极端,而是找到了个“聪明平衡点”:在社会不平等里,他既用规则“借力”,又守着善良不撒手。
![]()
可这平衡哪是那么好拿捏的?现实里,有人在乎别人感受,有人觉得“关我P事”,要是给你选,你站哪边?
这片子没喊口号,却把社会规则、人性选择扒得透透的。
![]()
看完你会觉得——原来最狠的“尺度”,不是血肉横飞,而是把人心和社会的“潜规则”摊开给你看。这样的片,必须得看!
第八名:《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
这一部笑到拍大腿!
![]()
由许光汉、林柏宏、王净三大帅哥美女坐镇,导演程伟豪之前拍过《红衣小女孩》这种恐怖神作,这次直接整了个“王炸”!
![]()
上映前就放出猛料:冥婚、鬼上身、男色消费、LGBT元素……每个关键词都把观众胃口吊足。
上映后台湾票房直接冲到3.6亿台币,创下当年台湾电影票房冠军,还挤进台湾影史票房第七名!
这片子到底啥魔力?
![]()
直男警察吴明翰误捡红包,居然和同志鬼魂毛邦羽绑了冥婚!俩人一路追凶,笑料百出——前一小时阴差阳错能让你笑到肚子疼。
![]()
想看恐怖?冥婚场景够刺激;想磕糖?俩男主双向救赎甜到齁;想图个乐?各种乌龙事件让你笑出眼泪。
![]()
但最绝的是它的内核——表面玩梗,实则打破偏见。
前半段故意放刻板印象,比如警察歧视同志、同事觉得女生只能当花瓶,后面直接啪啪打脸,告诉你:放下偏见,理解他人,才是真道理!
![]()
这哪是单纯的同志片?分明是部“偏见粉碎机”!
第七名:《周处除三害》
再聊2023年《周处除三害》——阮经天、袁富华主演,犯罪片直接封神!
![]()
台湾上映就火,内地票房6.6亿,点映评分从8.1飙到8.4,成了近十一年犯罪动作片口碑天花板。

这片子够狠!警察追凶、野地死斗、教堂屠杀……每一场打戏都拳拳到肉,看得人直捏汗。
![]()
但别以为它只是“爽片”——名字取自典故,英文名“猪、蛇、鸽子”对应佛教三毒“贪嗔痴”,三大通缉犯既是恶人,又暗喻人性阴暗面。
![]()
阮经天的演技更是绝!他演的陈桂林孤独又带劲,出场就让人挪不开眼。
![]()
这片子不止是动作爽片,更是社会讨论和人性反思——看完你会想:我们心里是不是也藏着“贪嗔痴”?

这俩片为啥值得看?一个用笑声打破偏见,一个用暴力撕开人性。
![]()
没有高深术语,只有真材实料的故事和直戳人心的主题。这样的片,不看亏大了!
![]()
第六名:《本日公休》
豆瓣评分8.2,2023年上映的《本日公休》,可是部值得一看的好片!
![]()
这部电影是傅天余自编自导的,主演有陆小芬、傅孟柏这些实力派演员。
这电影啊,其实是根据傅天余2010年的短片《阿蕊的家庭理发》改编的。电影的原型,就是导演在台中开理发店的妈妈。
![]()
拍摄的时候,主要场景就选在了导演妈妈那家理发店。里面的剪发椅、吹风机、梳子这些道具,可都是店里原本就有的,看着特别真实。
电影是从女主阿蕊的视角慢慢展开的,整个故事都围绕着这间小小的理发店来讲述。
![]()
阿蕊用她那把剪刀,记录下了街坊邻居们的各种喜怒哀乐。
从新生儿满月时的喜悦,到老人临终时的哀伤,还有邻里间的八卦趣事,甚至是生死离别的沉重时刻,都在这把剪刀下留下了痕迹。
![]()
电影里还提到了阿蕊女儿工作的理发店。那家店装修得特别时尚,但顾客和发型师之间的交流,却总带着点“铜臭味”。
![]()
发型师们要么小心翼翼地讨好顾客,要么就直接违心地奉承,就为了能把顾客变成自己的固定熟客。
![]()
这样一来,两家理发店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啊,这对比的背后,也是传统和现代的区别。
电影并没有说哪种方式对,哪种方式错,因为它们在不同的地方,都有着各自的美好。
![]()
通过导演的镜头,我们还看到了台湾的人文风情和生活气息。
那充满烟火气的弄堂小巷,那老式的理发店,还有那绿油油的稻田,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而恬静。
![]()
看完这部电影,你可能会忍不住感慨:今天就公休吧,明天再继续出发!
第五名:《目击者之追凶》
豆瓣评分8.2,2017年上映,这可是部超带感的悬疑电影!这部片子由程伟豪执导,主演有庄凯勋、许玮甯这些演技派大咖。
![]()
电影讲的是社会线记者小齐,偶然间发现九年前的一场车祸背后藏着不少猫腻,于是他和女上司Maggie一拍即合,决定联手揭开真相的故事。
![]()
作为一部悬疑片,《目击者之追凶》那可是环环相扣,反转一个接一个,看得人直呼过瘾!最大的看点,就是那跌宕起伏、让人猜不透的解谜过程。
导演厉害啊,短短两个小时里,讲了一个错综复杂、跟迷宫似的故事。
![]()
他巧妙地运用倒序和插叙的手法,让故事一次次反转,看得你眼花缭乱。
等你一层层剥开真相的外衣,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最开始以为的真相,不过是被俄罗斯套娃似的层层假象包裹着的谎言罢了。
![]()
而且啊,这部电影里到处都是伏笔,每个细节都暗藏玄机。所以等到最后答案揭晓的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每个细节都能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线索。
就比如说小齐去查雨夜车祸资料时,报纸上一闪而过的“儿童绑架案”剪影,谁能想到这竟然是整部片子的核心线索呢?
![]()
这样的细节处理,让真相既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又合情合理,让人不得不佩服导演的匠心独运。
不过啊,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可不仅仅在于反转带来的观影快感。
![]()
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反转的故事,呈现出了人性的黑暗面。
电影里每个人的抉择和解释背后,都藏着复杂的欲望。这些欲望就像无形的手,一点点推着人们泯灭自己的良知。
![]()
如果你喜欢看悬疑类型的电影,又恰巧还没看过这部《目击者之追凶》,那可千万别错过了!保证让你看得过瘾,大呼精彩!
第四名:《阳光普照》
豆瓣8.6分,2019年最扎心的台湾电影,非《阳光普照》莫属!
![]()
这部片当年火到什么程度?金马奖上11项提名直接抱走最佳导演、最佳男主等5座奖杯,成了当届最大赢家;

连外国权威杂志《综艺》都把它列进年度十佳,还放在榜首——这排面,华语片里找不出第二个!
别被“阳光普照”这名字骗了,这片子可一点都不明媚。
![]()
它像一把手术刀,直接剖开普通中国家庭最隐秘的伤口——那些藏在“为你好”下的伤害,比阳光还刺眼。
![]()
老陈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阿豪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性格暖、未来一片光明;小儿子阿和却活成“反面教材”,逃学打架混社会,连亲爹都放出狠话:“最好关到老,关到死!”
![]()
可谁也没想到,结局这么狠——优秀的阿豪突然跳楼自杀,叛逆的阿和也被送进少管所。
追根溯源才发现,把这家子推向深渊的,正是那个总说“我是为这个家好”的爸爸阿文。
![]()
他的“爱”像把双刃剑:对阿豪,是“你必须完美”的压力;对阿和,是“你不行”的否定。这种以爱为名的绑架,把两个儿子都逼上了绝路。
![]()
作为现实主义佳作,《阳光普照》没少批判,但更动人的是它藏在刀刃后的温柔——结尾阿和载着妈妈骑单车,树荫斑驳,阳光终于不再刺眼,而是和阴影温柔共存。
![]()
这大概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没有纯粹的阳光,也没有绝对的阴影,学会和遗憾和解,才是我们最该学会的“生存技能”。
![]()
看完这片,你会突然明白:那些“为你好”的绑架,才是最狠的温柔;而真正的阳光,从来不是普照一切,而是学会和阴影一起,好好活着。
第三名:《谁先爱上他的》
豆瓣8.6分神作,2018年最敢拍也最戳心的台湾电影,《谁先爱上他的》必须拥有姓名!
![]()
这部由徐誉庭、许智彦联手执导,邱泽、谢盈萱主演的片子,当年直接在金马奖杀疯了——55届金马8项提名,最终抱走最佳女主角等3座大奖,口碑炸裂到出圈!
![]()
别以为这是部“同性恋爱片”就简单划等号,它偏不走寻常路!
没纠结“平权”大道理,也不卖惨“纯爱”,而是直戳一个扎心现实:当同性恋成为“原罪”,连带着周围的人都被拖进漩涡——谁才是真正的“破坏者”?谁又是“受害者”?

刘三莲(谢盈萱 饰)和阿杰(邱泽 饰)的“情敌”关系,藏着最残酷的真相:他们都是被社会歧视逼到墙角的人。
丈夫宋正远(陈如山 饰)隐瞒性向结婚,刘三莲成了“同妻”,阿杰成了“第三者”,可谁又比谁更无辜?
![]()
真正该被谴责的,是那些见不得“不一样”的愚昧偏见——多少人为“正常”二字,活得连自己都认不出。
台湾电影的胆子,这次真让人服气!
![]()
它没站队吵架,反而用最生活化的细节,把同性群体的困境摊开给你看:
“谢盈萱演的刘三莲,在心理医生面前崩溃喊“难道都是假的?”,瞬间让人心碎;邱泽的阿杰,表面痞气却藏着深情,每个眼神都是戏。
![]()
最戳人的是结尾——没有大团圆,但有更珍贵的希望:愿所有男孩女孩,都能自由去爱,不被偏见定义,不被“正常”绑架。
![]()
这哪是部电影?分明是面照妖镜,照出社会的伤,也照出人性的暖。
看完只想说:爱,从来不该有“正确”模板,能选择去爱,就是最勇敢的事。
![]()
第二名:《血观音》
豆瓣8.6分神作,2017年这部《血观音》,堪称华语影坛“狠角色”!
![]()
有人直接封它为“女版《教父》”,这评价可不是吹的——它用三个女人的故事,把权力、欲望和人性撕开给你看。
第54届金马奖上,它直接“杀疯”了!
![]()
硬刚《大佛普拉斯》《嘉年华》这些夺冠热门,一把抱走最佳剧情片大奖,还顺手把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两个重量级奖杯收入囊中,实力强到没话说。
![]()
片子聚焦棠家三代女性,讲她们在政商勾结、血案阴谋里的复杂关系和命运。
别以为这是“女性群像戏”就温柔——里面灭门血案、政治黑幕、权钱交易啥都有,尺度大到让观众倒吸凉气!
![]()
最抓人的是这三个女人:惠英红演的棠夫人,表面是端庄的将军遗孀,实际每句话、每个笑都藏着八百个心眼子,心机深得像无底洞;
吴可熙的棠宁,表面放浪陪笑,内心却熬着说不出的苦,那种“表面笑嘻嘻,心里哭唧唧”的劲儿,演得让人心疼;
![]()
最绝的是14岁的文淇,跟老戏骨对戏完全不怂,把棠真的少年老成、暗藏锋芒演得活灵活现,演技直接封神!
结尾那句台词更扎心——“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罚,而是无爱的未来。”
![]()
棠家这三个女人,虚情、畸情、绝情凑一块儿,活生生就是个“无爱世界”——没有真心,只有算计和利用,比任何刑罚都让人窒息。
![]()
看完这片你会懂:真正的狠,不是明刀明枪,而是人心里的“无爱”。
![]()
这哪是电影?分明是面照妖镜,照出权力背后的虚伪,也照出人性最深的荒凉。
第一名:《大佛普拉斯》
豆瓣8.7分神作,2017年这部《大佛普拉斯》,堪称台湾电影的“鬼才之作”!
![]()
它的前身是导演黄信尧三年前的短片《大佛》,当年就拿了金马奖最佳短片提名。
这次加长成《大佛普拉斯》——连片名都带着点“plus版”的戏谑感,像是故意跟观众眨眼:“这回咱玩点大的!”
![]()
第54届金马奖上,它直接“杀疯了”:10项提名里横扫5座奖杯,包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等硬核奖项;
在台北电影节更是一口气拿下“百万首奖”等5项大奖,实力强到没话说。
![]()
这片子看着“简单”——故事没多少台词,全靠旁白推着走;画面几乎全是黑白的,偶尔蹦出点彩色,像极了穷人眼里“不真实的世界”。
![]()
名字里带“大佛”,可它跟佛祖没啥直接关系,更像一幅“众生相浮世绘”。
![]()
里头的“大佛”藏着两层意思:一个是黄启文给护国法会造的佛像,实打实的“大佛”,结果成了剧情的关键转折点;
另一个是抽象的“大佛”,指那些表面光鲜、手握大权的上层阶级——就像片子里说的,“神明有时也挑人”,佛光普照的从来都是富人的地盘。
![]()
穷人的日子呢?连公平正义都摸不着边。
就像结尾那句扎心的话:“穷人连捧饭碗的力气都没有,哪还有力气掌控命运?”
![]()
最后那场戏,所有人都在呐喊,可谁都逃不出自己的命——这才是最狠的现世寓言。
![]()
说起来,这十年台湾电影确实有种“魔力”:不喊口号却直戳人心,不煽情却让人哭得稀里哗啦。
从侯孝贤的史诗长镜头,到李安的家庭哲学片,再到新生代导演的犀利洞察,他们总能用镜头拍出历史的阵痛、人性的挣扎和文化的根。
![]()
希望台湾的创作者们继续保持这股劲——毕竟,能让人看完后“心里疼得慌”的电影,才是真·好电影啊!
#头条媒体人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