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藏不住了!北约秘书长紧急发声警告普京,核战争赢不了也绝不能打

0
分享至

前言

近期,北约领导人的一席讲话,让“核威慑”这一敏感词汇再度成为全球舆论的焦点。

现任秘书长马克·吕特公开向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警示,强调“核战争无法取胜,也绝不应被启动”,字里行间透出强烈的危机意识与战略警告。



然而,这场看似单向的警告背后,实则暗流涌动——北海上空刚结束的导弹演练、俄方几乎同步展开的大规模军演,以及整个欧洲大陆日益紧绷的安全氛围。

种种迹象叠加,令人不得不追问:我们距离真正的核冲突,还有多远?那道维系全球安全的最后防线,是否正在悄然瓦解?



演习成了隔空对骂

荷兰前首相马克·吕特接掌北约后首次高调发声,便将矛头直指克里姆林宫。他明确表示:“任何使用核武器的行为都将带来毁灭性后果,必须坚决避免。”

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发表这番和平呼吁的同时,他又高度评价了北约代号为“坚定正午”的年度核威慑演习,并称其“有效展示了联盟的团结与战备水平”。



这种言行之间的张力,暴露出当前国际安全体系中最深层的矛盾——曾经用于防止战争的战略机制,如今正滑向加剧对抗的边缘。

所谓的“战略透明”和“风险管控”,在现实中已演变为一场精心编排的全球直播秀。北约在北海完成核力量展示之际,俄罗斯立即以全面核战备响应,双方的动作如同镜像般对称,却毫无对话实质。



此次“坚定正午”行动中,来自13个成员国的六十多架战机参与其中,包括具备核打击能力的美国B-52H远程轰炸机,任务核心正是检验快速部署战术核武器及跨盟国指挥协调的能力。

而另一边,普京亲自督导俄军实施全谱系核力量演练,涵盖陆基机动发射的“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的核潜艇部队,以及可携带核巡航导弹的图-95MS战略轰炸机群,构成完整的“三位一体”反击模拟。



这种高强度的军事互动,配合高层不断升级的公开表态,形成了一种危险的循环:吕特越是强调“不可使用核武”,普京越是在不同场合重申俄方核选项的“现实存在”;而西方持续加大对乌军援,也被莫斯科解读为对俄生存空间的直接挑战。

原本属于高层密室协商范畴的核威慑逻辑,如今被置于社交媒体与新闻发布会的聚光灯下,结果是战略模糊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公众层面的普遍焦虑。



吕特本意或许是通过公开沟通来稳定民心,减少因俄方强硬言论引发的社会恐慌,但事与愿违。今年10月初,德国、波兰、芬兰等多个欧洲国家爆发大规模抢购碘化钾片等防核辐射药品的现象,药店货架一夜清空。

这一幕无疑是对官方叙事的巨大反讽——当政府试图传递“可控威慑”的信息时,民众接收到的却是“大战将至”的强烈信号。所谓沟通策略,非但未能缓解紧张,反而成了集体恐惧的催化剂。



核武器门槛越来越低

比政治喊话更值得警惕的,是支撑全球核稳定的两大支柱正在同时松动甚至崩塌:一是国际军控法律框架的瓦解,二是核武器使用的技术门槛显著下降。

过去几十年赖以维持战略平衡的条约体系,如今几近名存实亡,核竞赛正从受控状态滑向无序竞争。



美俄两国合计拥有全球超过九成的核弹头储备,但它们之间的战略互信早已支离破碎。

美国早在2019年单方面退出《中程导弹条约》(INF),彻底终结了冷战后期最重要的双边裁军成果之一。



随后,俄罗斯于2024年宣布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这意味着目前世界上唯一有效的核限制协议也陷入停滞。

昔日约束大国行为的“紧箍咒”,如今沦为一纸空文,战略透明度急剧下滑。



与此同时,技术发展正进一步压缩决策时间与使用门槛。2024年9月,俄罗斯更新其核学说,明确提出:一旦国家主权面临大规模常规攻击威胁,即可考虑动用核武器进行回应。这项政策调整实质上拓宽了核使用的前提条件。

而在大西洋彼岸,美国正加快推进W76-2低当量核弹头的实战部署。该型弹头爆炸威力约为广岛原子弹的三分之一,设计初衷就是提升“可用性”,使核打击在局部冲突中显得“更合理”。

这些变化不再是理论推演,而是真实战场动作的前兆。2024年9月,俄罗斯护卫舰成功试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其速度达9马赫以上,射程覆盖北大西洋关键海域,极难拦截。

更值得注意的是,同年11月,俄军首次在乌克兰战场上投入使用常规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这类武器正是当年《中导条约》明令禁止的类型。每一步行动,都在蚕食本就有限的战略缓冲地带。



牌桌上不止两个人

由俄乌冲突点燃的核紧张局势,早已超越美俄双边博弈的范畴,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地缘政治震荡。

它如同一颗投入湖心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不断向外扩散,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这场高危游戏之中。



随着参与者的增多,系统的复杂性呈指数级上升。任何一个行为体的误判或冲动,都可能触发连锁反应,导致灾难性后果。

传统意义上的“两强平衡”正在失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极化、多层次、高度不确定的新型核格局。



老牌核国家已开始重新校准战略姿态。英国打破多年克制,宣布将其核弹头上限由180枚上调至260枚,增幅高达44%,并计划扩大三叉戟潜射导弹的搭载规模。

法国虽未公开扩核,但已在2024年底重启位于南太平洋穆鲁罗阿环礁的核试验场地环境评估程序,此举被视为未来潜在恢复地下核试验的技术准备。



这一切表明,核军备竞赛的阴影正从欧美俄三角,逐步蔓延至整个西方阵营乃至全球范围。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另一股力量始终秉持不同的安全理念。在北京推动下,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倡导全面核裁军的决议案,中方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并主张最终实现核武器的彻底销毁。



这一立场与当前部分国家强化核威慑的做法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出国际社会在核战略方向上的深刻分裂。

当棋局中的玩家不再局限于两个超级大国,而是多个拥有核能力的国家彼此紧盯、相互试探时,系统稳定性急剧下降。每一次调动、每一次演习、每一句警告,都可能被误解为进攻前兆。



在此背景下,吕特的警告与其说是对普京的施压,不如说是面对一个失控系统的无奈呼喊。他所面对的,不是一个可以理性谈判的对手,而是一个充满噪音、误判和情绪化的“多边按钮室”——谁也不知道下一秒谁会按下那个不该按的键。



结语

回望当下,失效的战略沟通、坍塌的条约体系、降低的技术门槛,再加上日益复杂的多方博弈,共同编织成一个致命闭环。

核威慑这一原本旨在“以惧止战”的机制,如今自身已成为最大的安全隐患来源。



吕特口中那句“核战争打不赢,也绝不能打”,表面上是对普京的劝诫,实则是向全世界发出的警钟——每一个握有核按钮的国家,每一个参与核政策讨论的政治人物,都必须清醒认识到:游戏玩得再精妙,也无法保证不会失手。

真正的出路,不在于谁的核威胁听起来更可信,也不在于谁的武器更先进,而在于能否重建最基本的互信基础,重启已被废弃的对话渠道,推动建立新的多边约束机制。



维护人类共同安全的底线,从来不是靠更危险的赌博,而是依靠集体智慧、克制精神与回归理性的政治意愿。

唯有如此,才能为这个濒临临界点的系统,找到一条平稳退场的台阶。



信息来源:

1.今日俄罗斯RT

2.《北约核演习旨在“向潜在对手发出明确信号”,普京:俄罗斯无意攻击北约》文汇报2025-10-15 15:28

3.《俄罗斯启动核演习,与北约核演习并行》2025年10月23 参考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12 09:28:26
王伟忠一句点破大S一生所求:汪小菲给不了的陪伴,具俊晔为何精准拿捏?

王伟忠一句点破大S一生所求:汪小菲给不了的陪伴,具俊晔为何精准拿捏?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4 09:18:57
32集谍战剧大剧来袭,仅播2集就拿下卫视收视率第一,郑晓龙巨制

32集谍战剧大剧来袭,仅播2集就拿下卫视收视率第一,郑晓龙巨制

乐枫电影
2025-11-14 18:33:13
加拿大男子劫持双层公交车后正常行驶,还监督乘客投币 警察:他是个好司机

加拿大男子劫持双层公交车后正常行驶,还监督乘客投币 警察:他是个好司机

红星新闻
2025-11-14 17:30:13
越南为何至今无力翻身?许世友撤军前发布的3个命令,真是太高明

越南为何至今无力翻身?许世友撤军前发布的3个命令,真是太高明

史之铭
2025-11-14 21:08:18
挂牌督办!惠州一小区地下车库发生事故致1人死亡

挂牌督办!惠州一小区地下车库发生事故致1人死亡

南方都市报
2025-11-14 14:18:12
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

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2 12:42:25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1-13 09:54:48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扭转!网传曾医生或被降职,网友们留言声援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扭转!网传曾医生或被降职,网友们留言声援

火山诗话
2025-11-12 18:12:41
全运爆冷!世界冠军被剃光头,孙颖莎全场最佳,王楚钦急躁致丢局

全运爆冷!世界冠军被剃光头,孙颖莎全场最佳,王楚钦急躁致丢局

老牛体育解说
2025-11-14 18:34:18
美政府要“开门”了,特朗普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危险已超出掌控

美政府要“开门”了,特朗普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危险已超出掌控

通文知史
2025-11-14 20:55:03
范波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

范波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

琅琊新闻网
2025-11-14 19:58:52
彻底凉透!从闭着眼睛点到无人问津,西贝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彻底凉透!从闭着眼睛点到无人问津,西贝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热风追逐者
2025-10-21 19:50:07
给员工降薪50%却在外面捐款一个亿!对自己人好一点就这么难吗?

给员工降薪50%却在外面捐款一个亿!对自己人好一点就这么难吗?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0-17 09:54:36
老年旅行团扎堆海边自拍,狂浪卷走13位老人,遗物令人泪目

老年旅行团扎堆海边自拍,狂浪卷走13位老人,遗物令人泪目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13 15:32:10
历史性改革!广州,终结一个时代的集体焦虑

历史性改革!广州,终结一个时代的集体焦虑

广州PLUS
2025-11-14 18:57:11
面相大变!看同岁同行不同命的马兰和吴琼,才明白两人差别在哪里

面相大变!看同岁同行不同命的马兰和吴琼,才明白两人差别在哪里

白面书誏
2025-11-06 16:27:47
日本通告全球:高市早苗计划于2026年恢复自卫队“大佐军衔”

日本通告全球:高市早苗计划于2026年恢复自卫队“大佐军衔”

科技处长
2025-11-14 16:46:39
刘嘉玲在机场被拍素颜照,实属罕见,一看就是60多不洗手一直抹嘴

刘嘉玲在机场被拍素颜照,实属罕见,一看就是60多不洗手一直抹嘴

乐悠悠娱乐
2025-11-13 13:14:23
日本为什么不怕中国?俄罗斯专家一席话点醒国人​

日本为什么不怕中国?俄罗斯专家一席话点醒国人​

近史谈
2025-11-06 21:16:03
2025-11-14 22:16:49
史智文道 incentive-icons
史智文道
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创造未来。
3448文章数 2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账号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头条要闻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账号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房产
游戏
家居
艺术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COD22》获外媒满分评价!堪称现象级神作!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