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糖尿病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少吃西红柿,多吃这3物

0
分享至



“老陈,你怎么又在切西红柿啊?”,清晨的厨房里,60岁的陈大爷还在忙着准备他的“健康早餐”。西红柿拌糖、凉拌西红柿是他多年来的习惯。

邻居张阿姨敲门顺带问候,随口一句却让陈大爷心头一紧,她低声补了一句:“听说最近楼上的刘叔,就是因为血糖出问题送医的,医生还专门提醒过,咱们这年纪的,西红柿可真不宜多吃。”

陈大爷一脸困惑:“西红柿不是健康蔬果吗?还能降血糖呢。”可张阿姨摇头警告,邻居群的医生亲戚反复强调:“糖尿病人,这三样东西要多吃,西红柿反而要少!”



到底是西红柿有问题,还是我们对它存在误解?糖尿病人的饮食,到底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下文揭晓,你绝对想不到的答案,或许恰恰相反!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相关死亡人数持续攀升,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率较2010年上升了近17.3%。身边“无声糖友”的队伍正在扩大,饮食误区、习惯混乱,成了背后那只“看不见的黑手”。

特别是,一些看起来再健康不过的食物,实际上对控血糖并不友好。比如西红柿,虽然富含维生素,但血糖波动易感人群却未必适合大量食用。

医生提醒:“步入60岁以后,血糖问题蕴藏着关联癌症、心梗、失明等风险。合理搭配三类食材,反倒能稳住血糖,让血管年轻态悄悄回归。到底是哪三类?下文为你逐一揭晓!”



很多中老年人认为,西红柿“低卡低糖”、维生素C含量丰富,对糖尿病友好。但事实是,生西红柿的糖分大约为2.7g/100g,进入人体后其中的果糖吸收较快,容易被忽视。不少患者习惯“西红柿沾糖”或炒成配菜,这等于又加入了可观的精制糖分。

更不利的是,血糖控制出问题的人,对“隐藏糖分”特别敏感。英国糖尿病学会在2022年就曾警示:“部分人群摄入大量西红柿,反而会引发餐后血糖的异常起伏”。

此外,北京协和医院的最新饮食指南建议:每日西红柿摄入宜控制在100-150克以下,且应避免添加额外糖分或高油炒制。

有研究显示,有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每日生吃西红柿超200克,2周后餐后血糖平均升高9.8%,而适量搭配合适蔬菜,血糖则波动较小。

结论很明确:西红柿虽好,但“适可而止”,远非想象中“想吃多少没问题”!



医生们常说,管好血糖“不是少吃,而是会吃”。下面这三类食物,反复被权威指南强调,是中老年“糖友”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的真正助手:

粗杂粮(如燕麦、糙米、小米)

粗杂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消化速度慢,有助于减缓葡萄糖吸收。一项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证实:用粗杂粮替代一半主食,8周后餐后血糖峰值下降了11.2%。

医生建议:每日主食1/3-1/2换成杂粮、杂豆,简单蒸煮、不过度加工,更有利于控糖。

高蛋白食品(如鸡蛋、鱼类、脱脂奶)

蛋白质可以提高饱腹感,减少能量摄入,且有利于维持血糖平稳。协和医院数据:每周摄入3-5枚鸡蛋、适量低脂鱼肉,空腹血糖可降低7%~-10.5%。



每次不宜高油烹煮,小火蒸或炖最优。建议一日1个鸡蛋+1份鱼肉,规律摄入效果更优。

高镁蔬菜(如菠菜、芹菜、油麦菜)

镁元素有助于提升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2021年中华医学会数据:常食高镁蔬菜的人,糖尿病发病率低13%。建议每日绿叶蔬菜300-500克,清炒或凉拌为佳,且避免过度油腻和咸味。

除了上面三大饮食重点,糖尿病人还该注意这些细节:

多样搭配,分散摄入:不要单一主食或蔬菜,每顿饭3-5样食材混合,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波动。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用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口细嚼30下,切忌狼吞虎咽。

限制高GI食物:如水果罐头、甜饮、白米粥等应严格限量,一周不超2次。



适量运动搭配饮食:饭后漫步15-30分钟,辅助降糖、提升胰岛素利用率。

忌“无糖陷阱”:谨慎对待“无糖食品”,防止隐藏甜味剂、升糖物质。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黑龙江肇东两挂车相撞起火,消防称驾驶室都烧没了,一名司机烧伤住院

黑龙江肇东两挂车相撞起火,消防称驾驶室都烧没了,一名司机烧伤住院

大风新闻
2025-11-12 18:28:03
今天12点半试通车,暂时免费!不少广州人期待

今天12点半试通车,暂时免费!不少广州人期待

南方都市报
2025-11-12 13:01:17
海峡深夜打响第一枪!16名指挥官被斩首,几十个城市爆发骚乱

海峡深夜打响第一枪!16名指挥官被斩首,几十个城市爆发骚乱

花花娱界
2025-11-12 21:38:16
张展硕双杀潘展乐,逼近孙杨亚洲纪录,未来挑战波波维奇就看他了

张展硕双杀潘展乐,逼近孙杨亚洲纪录,未来挑战波波维奇就看他了

杨华评论
2025-11-12 20:13:47
她最后是活活臭死的,大小便失禁,躺在自己的屎尿里,浑身烂疮

她最后是活活臭死的,大小便失禁,躺在自己的屎尿里,浑身烂疮

瑶卿文史
2025-10-29 22:05:37
暴走团现身香港后续:高音喇叭扰民,领队身份被扒,已不是第一次

暴走团现身香港后续:高音喇叭扰民,领队身份被扒,已不是第一次

央小北
2025-11-12 13:20:58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滞留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滞留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刘森森
2025-11-12 11:26:11
木村拓哉晒近照,用实际照片告诉网友,人到了50多岁再保养也没用

木村拓哉晒近照,用实际照片告诉网友,人到了50多岁再保养也没用

心静物娱
2025-11-11 10:20:19
陈志的可怕,不在他有多狠,而在于他一路顺风顺水

陈志的可怕,不在他有多狠,而在于他一路顺风顺水

热点菌本君
2025-11-10 15:45:57
张又侠发表署名文章

张又侠发表署名文章

政知新媒体
2025-11-12 06:55:05
华为新技术刚公布,就要被退场了!

华为新技术刚公布,就要被退场了!

科技堡垒
2025-11-12 11:10:14
岳云鹏演唱会“精致妆容”亮相,网友误认成欧豪,对比照亮了

岳云鹏演唱会“精致妆容”亮相,网友误认成欧豪,对比照亮了

鲁中晨报
2025-11-10 19:11:04
俄乌两国为何要死磕红军城?尊严与政治背后多重博弈

俄乌两国为何要死磕红军城?尊严与政治背后多重博弈

史政先锋
2025-11-11 15:46:36
李晨和宋雨琦逛超市被拍!两人举止就像情侣!猜猜他们买了什么

李晨和宋雨琦逛超市被拍!两人举止就像情侣!猜猜他们买了什么

乡野小珥
2025-11-12 11:51:55
记者:米兰将与莱万经纪人会面讨论转会,伊布支持这一交易

记者:米兰将与莱万经纪人会面讨论转会,伊布支持这一交易

懂球帝
2025-11-12 17:41:06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教育部发布8条措施:不得要求教师上街执勤;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值守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教育部发布8条措施:不得要求教师上街执勤;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值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4:08:19
张雪峰演唱会风波升级,知情人曝其已离婚5年,本人回应!

张雪峰演唱会风波升级,知情人曝其已离婚5年,本人回应!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11-11 22:45:00
宣布大裁员!4.8万人面临失业

宣布大裁员!4.8万人面临失业

最江阴
2025-11-12 16:10:42
中方为什么要援助菲律宾,都援助了谁?

中方为什么要援助菲律宾,都援助了谁?

新民晚报
2025-11-12 10:48:03
影视飓风Tim在杭州相亲角遭遇“滑铁卢”,阿姨惋惜“这么年轻就离异了

影视飓风Tim在杭州相亲角遭遇“滑铁卢”,阿姨惋惜“这么年轻就离异了

极目新闻
2025-11-12 19:27:16
2025-11-12 22:24:49
章幃户外
章幃户外
硬核户外的使徒行者! 开车山路狂飙,古溶洞探秘,航拍大好河山
1417文章数 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1家5口被邻居杀害:3岁孩子都没放过 行凶全程仅2分钟

头条要闻

1家5口被邻居杀害:3岁孩子都没放过 行凶全程仅2分钟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家居
数码
公开课

M站87分!NS2平台《异度之刃X终极版》获重要优化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数码要闻

京东双11家电销冠之争:美的海尔都是第一,咋回事?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