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水温低鱼的活性不足,进食力度会比其他季节更小,俗称轻口,所以造成的漂相也往往比较轻微。玩冬钓一定要学会观察小漂相,这是低水温季节的必然结果。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漂相传递?如何让漂相更加清晰一些?总结下来大致有这样几个要点。
![]()
一、主线
不少钓友玩冬钓注重子线、鱼钩的选用,往往会忽略主线的选用。子线细、鱼钩小,吃口会好一些,因为子线细异物感更低,鱼钩小所以更轻自然更好入口。主线会影响到漂相的传递,越粗的主线切水性就越差,在水中运动的阻力就会越大,所以会导致一些小动作传递不出来。可以这样来看,粗线钓大鱼的时候杂鱼好像不怎么闹,其实不是没闹,只是造成的动作轻微,粗主线干脆就过滤掉了,浮漂根本就没反应。所以说子线细主线也要细,只要不断线就行。
![]()
二、浮漂
浮漂也会影响到漂相的传递,而且浮漂也是冬钓中比较有迷惑性的。浮漂首先吃铅量不能大,因为吃铅量大就意味着铅坠会比较大,钓组的灵敏度就会不足,小动作往往就传递不出来了。那是不是浮漂越小就越好呢?其实也不是,要是从浮漂自身的角度来说吃铅量越小的确灵敏度越高,但是钓组是个整体,浮漂只是钓组的一部分,部分不能代表总体的灵敏度。影响漂相的传递还有主线是不是绷紧拉直,要是主线是松弛的也会让漂相传递不出来。
![]()
在竖漂的参数中都有一个适合垂钓的水深,大致是吃铅量越小越不适合钓深水,这就是因为漂相传递的问题。吃铅量小意味着浮力比较小,要是钓深水的话水线就会比较长,那么就很容易无法绷直拉近,漂相就无法传递了。熟悉七星漂钓法的钓友都知道,这种钓组钓浅水、钓障碍物非常无敌,但是钓深水就会非常吃力,原因就在于浮力小,无法拉直绷紧鱼线,虽然未必传递不出来漂相,但是漂相往往是延时的。所以浮漂要适中,绝对不是越小越好。主线更细一些,也更轻一些,在使用吃铅量小的浮漂时也能确保漂相的传递。
![]()
三、调 漂
调漂自然更会影响到漂相传递,钓钝了漂相传递就会出问题,但是冬季还不能钓灵,因为吃口轻的缘故,钓钝一点钩饵会更加好入口一些,钓鱼要是钩饵都不好入口,那根本就钓不到鱼。所以不能灵也不能太钝,钓目比调目高一丢丢,确保钩饵好入口也能确保漂相传递,可见钓底的调漂是个矛盾。调漂的目数高低虽然不会影响漂相传递,但是会影响看漂。最好钓个比较低的目数,比如一目两目,这样不管浮漂动作多轻微,也能比较容易察觉到。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漂相变得好观察一些,但是不适合每个钓友。使用细尾浮漂漂相会被放大,但是视力不好就无效了。为何细尾会放大漂相呢?调漂的时候一般会有个称饵重的步骤,结果就是漂尾越细被压下的目数就越多,相同的进食力度时细尾动作自然只会更大。
![]()
冬钓鲫鱼主要抓哪些漂相呢?小顿口为主,顶漂随着气温下降逐渐变少,而晃动、点动这些不太正常的漂相逐渐变多,其实都是有效漂相。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