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西藏低调发了条消息,说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项目正式动工了。
印度反应大,印度媒体直接用“威胁”的词报道,官员们忙着开会讨论,担心下游水资源出问题。
项目总投资1.2万亿人民币,位置在林芝市墨脱县大拐弯,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工程要挖长隧道引水发电。
![]()
印度外交部赶紧通过渠道要求中方分享数据,评估对阿萨姆邦的影响。
孟加拉国也跟着表态,说要关注洪涝和旱季水量变化。
整个事件从规划到开工,拖了挺多年,早从上世纪60年代就有专家去实地看地形,但当时条件不行,一直等到现在技术跟上了才启动。
![]()
雅鲁藏布江从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发源,流经西藏后在墨脱突然拐弯南下,进入印度变成布拉马普特拉河。
这短短50公里直线距离,海拔掉下去快2000米,年水流量巨大,能开发出7000万千瓦的电力,这比三峡大坝的三倍还多。全球找不出第二个这么集中的水能资源。
1961年,中国科学院派了几个专家到米林县派镇考察,带上仪器测水流和落差。1963年,他们写报告,第一次正式提了开发的想法。
![]()
但那时候西藏交通太差,墨脱县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地方,2013年才修好派墨公路。物资运不进去,技术也跟不上,高原上挖隧道抗震啥的都难搞。
直到这些年,工程技术进步了,比如隧道掘进机更先进,抗震设计能扛9级地震,项目才真正上马。
2025年7月19日,开工仪式在林芝举行,现场有机械进场,开始了地质钻探。
![]()
工程的核心就是“截弯取直”,在上游派镇和下游西让村之间挖40公里隧道,让江水直穿过去,利用落差发电。
这其中质复杂,需得穿越喜马拉雅岩层,有沉积岩、变质岩,还掺着岩浆岩,开挖时容易崩塌或涌水。
这段工程还在地震带上,1950年8月15日有发生过8.6级大震,是中国记录里最大的一次,震中在墨脱附近,造成大面积滑坡。
![]()
近年林芝和墨脱还有6级以上余震,所以建筑物得按最高标准设计。
参考2015年投产的四川锦屏二级电站,那隧道16公里,落差310米,就遇上岩爆和塌方,花了不少工夫加固。
雅鲁藏布的落差是锦屏的6倍,隧道长两倍多,难度翻倍。
![]()
运输也是个大问题,虽然公路通了,但百吨水轮机和水泥钢材得走高原山路,冬天积雪会导致车队停滞。
发电设备定制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直径6米多,重80吨,能顶住每秒100米水速,力道像两列火车撞。项目分成5级梯级电站建,分散落差,避免单台机器扛不住。
开工后,现场招聘了本地人,从司机到技工,预计建设期带20万就业。外交上,印度8月21日在议会答问,说正密切监测,要求中方透明。
![]()
印度这么紧张是因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对他们太重要了,进入印度后养活阿萨姆邦大片农田和居民。印度官员多次强调项目透明度,担心中国控制水流,尤其旱季。
印度怕大坝减水流,影响农业和安全。专家也担心中国能用坝卡水,但其实布拉马普特拉河80%水量在印度境内产生,中国的影响力有限。
社交平台上,印度网民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地缘政治牌,中国持上游优势。8月25日,路透社独家报道,印度怕干季水减85%,引发水战担忧。
![]()
这工程不光发电,还牵扯地缘政治和环境问题。印度1反应从初期破防到后来外交施压,显示水资源敏感。
但项目还在推进中,未来中印合作机会有,如共享电力和基础设施,但对抗风险也大。看对方怎么选,中国走和平发展路。
将来,用水电点亮西藏,能够帮助国家节省能源,帮助印度稳定下游水量,大家或许都受益。但现在,印度的担忧没消除,监测还在继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