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COP30开启“贝伦时间”:气候谈判从制定规则转向兑现承诺

0
分享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卢陶然

11月10日至2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亚马逊雨林地区贝伦市举行,全球气候谈判进入“贝伦时间。”

COP30大会恰逢《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是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推动《巴黎协定》全面实施的重要节点。接棒COP29敲定气候资金目标与全球碳市场框架,COP30的核心任务是从“谈判规则”转向“交付成果”。各国能否提交更具雄心的气候行动计划、兑现资金承诺、启动全球碳市场,决定着1.5℃温控目标的存续。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COP30开幕首日,由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在中国角举办,凝聚南南国家气候行动共识,体现了我国深化“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携手推进绿色低碳的现代化进程的决心。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COP30期间出席甲烷与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峰会并表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世界携手努力。中方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落实新一轮NDC。


(资料图)

“加快落实”的COP

2025年不仅是《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更是时隔33年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回归诞生地的一年,巴西再次为了气候治理“沉浸式”迁都。

33年前(1992年),为承办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称“地球峰会”),巴西将首都从巴西利亚临时迁至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开创了今天全球气候治理的框架体系,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

33年后,巴西卢拉政府选择在COP30召开之际临时将首都迁至贝伦,这既是对历史的呼应,更是对现实的加码。若将COP29比作“气候融资”COP,COP30则是“加速落实”COP。COP30会是首场全面运行《巴黎协定》政策周期(包括NDC、适应计划和透明度报告)的大会,这标志着国际气候制度进入新阶段。

COP30的议程表上,每一项都是硬核的交付课题。首先,各缔约方需要递交2035年NDC,为第二次全球盘点(将于COP33完成)奠定基础。

其次,是气候资金的实质性落地。COP29确立的新集体量化气候资金目标(NCQG)如何启动,连接巴库与贝伦的1.3万亿美元气候融资路线图如何从蓝图变为施工图。

第三,是全球碳市场的启动与效能。这套复杂的市场机制旨在低成本、高效率地促进减排,但其规则设计的公平与透明,将决定它能否成为引擎而非漏洞。

在当地时间11月7日举办的贝伦气候峰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40多个国家和欧盟奏响了COP30谈判的序曲——《关于饥饿、贫困和以人为本的气候行动的贝伦宣言》。宣言承认气候变化加剧了饥饿和贫困,并呼吁采取更公平、更包容的气候行动。

1.5度机构(onepoint5)首席执行官、创始合伙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前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在国合会2025年会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巴黎协定》已建立完善机制并有效运行,界定了各国气候目标与全球气候治理方向。当前最大的挑战并非雄心不足,而是实施层面的滞后,例如在气候融资领域,现有机制远未满足发展中国家需求,国际金融机构官僚体系臃肿、资金分配流程漫长,亟需深度改革。

对于COP30的核心成果诉求,埃斯皮诺萨明确了三大优先事项:坚定维护多边主义、让气候进程更贴近日常生活、聚焦公正转型,而资金问题是贯穿大会的关键议题。她认为,中国在绿色转型领域成就显著,即便在美国不参与全球气候谈判、欧洲气候领导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国仍可引领发展中国家推进NDC实施。

“我们只差临门一脚了(almost there)……我们必须走得更快,抢在气候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之前。”COP30正式开幕的前一日,COP30候任主席安德烈·杜拉戈在致国际社会的最后一封公开信中用三个“临门一脚”,勾勒出当下的紧迫与希望:COP30将在巴西贝伦开幕;《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已定,只待加速落实;全球排放曲线已现拐点,气候转型大势已成。

今年3月至今,杜拉戈连发十封公开信,敦促各方将“雄心、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差距”转化为进步的杠杆,强调COP30有三个优先事项——加强多边主义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气候机制,将气候机制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实体经济联系起来,加快落实《巴黎协定》。

中国以务实行动夯实全球气候治理

“临门一脚”的力量与方向,将决定《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后,人类能否真正跑赢气候灾难。世界气象组织11月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为COP30铺陈了最严峻的背景板——2025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第二或第三热的年份(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大会成果有三方面期待,COP30应是强化落实的大会,推动公正转型的大会和达成平衡成果的大会。全球盘点、全球适应目标、减缓工作方案、公正转型下的多个议题被授权在COP30进行谈判,相关议题涉及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要素,应当平衡推进、不可偏废。

然而,单边主义的暗流以及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的变数,为贝伦的谈判桌增添了不确定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所强调的“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更显其压舱石意义。

在COP30会前,中国接连释放出坚定信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8日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白皮书强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全球广泛参与、共同行动。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合作,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

中国代表团介绍在COP30前夕表示,目前中方已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2035年NDC。目标的实现需要中方自身付出艰苦努力,也需要有利和开放的国际环境。中方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落实全球治理倡议,愿与各方一道,以实际的行动与务实的合作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同时,适应和公正转型也是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成败至关重要的优先事项,COP30应重视各议题的统筹推进,从而取得平衡一揽子成果。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曾指出,中国气象局发布了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与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的理念高度契合,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定制式的预警系统,以及经过实践检验的中国防灾减灾智慧和经验。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碳达峰已近在眼前,我国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技术已实现出口,这些成果让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更具底气与话语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21世纪经济报道 incentive-icons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商业新闻领导者
219409文章数 7432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