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淮安市一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李红林担任副主编参与编写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材《生殖检验技术》及其配套教材《生殖检验技术实验与学习指导》,由东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系列教材的出版,标志着淮安市一院在生殖健康领域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迈上新台阶,充分体现了我院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综合实力。
![]()
填补空白:一部“应时而生”的专业教材
生殖检验作为生殖医学与检验医学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聚焦人类生殖相关的实验室诊断、胚胎培养及相关衍生技术,涵盖男科学检验、胚胎学实验技术、生殖内分泌检验、生殖遗传学检验等多个专业方向。2020年中国性学会生殖检验分会的成立,标志着该学科正式形成体系。
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变迁,生殖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辅助生殖技术已成为众多家庭实现生育愿望的重要途径。生殖检验作为辅助生殖技术的“眼睛”与“导航”,其精准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临床诊疗的成败。然而,长期以来,该领域一直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教材与规范化的实操指南。
《生殖检验技术》系列教材的出版,首次系统梳理了该学科的知识架构与操作规范,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从质量控制到临床应用的完整教学体系,实现了从“技术操作”到“学科体系”的跨越。该教材有效解决了以往教学中资料零散、标准不一的难题,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标准化范本。
![]()
承启两翼:贯通理论与技能的双重桥梁
《生殖检验技术》主教材与配套实验指导的同步出版,构建了“理论为纲,实践为用”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搭建起连接“生殖医学与检验医学”“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的双重桥梁。
主教材系统阐述了精液标本采集和相关检测、免疫性不育相关抗体检测、生殖激素检测、生殖道感染检测、遗传学检测、配子制备技术及其质量评估,人类精子库捐精者的生育力评估、男性生育力保存等,还穿插拓展了一些生殖检验领域的前沿技术,如胚胎时差成像技术、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等,并强调标准化操作、质量控制和结果判读,旨在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配套实验指导则突出“与岗位应用紧密结合”的原则,通过14个实验室的规范化训练,帮助学习者掌握从精液分析到胚胎评估等关键技能,增强学习者的实践操作能力,强化质量控制意识,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顺畅过渡。
该系列教材创新性地打破理论与实操的壁垒,推动教学内容系统化、训练标准化、能力岗位化,为我国生殖检验学科的持续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支撑。
淮安市一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参与编写国内首套高等职业教育生殖检验专业教材,充分体现了该科室在医疗、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展现了该院在推动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简介
![]()
淮安市一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通过国家卫健委审批,运行试管婴儿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等助孕技术。科室由生殖妇科、生殖男科、胚胎实验室、遗传室、男科实验室与护理组成。团队成员均经过规范的专业培训,在不孕不育的规范化诊治、生殖内分泌、复发性流产、性功能障碍和少弱畸精症等各种不孕不育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科室注重医疗、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在努力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同时,不断总结提高,先后参编国家级专家共识3篇,专业教材2本。
助孕技术:试管婴儿、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促排卵治疗、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睾丸附睾穿刺取精术、(微量)精子冷冻及复苏技术等。
检查项目:卵巢功能评估,卵泡监测,性激素检查、抗苗勒管激素(AMH)、前列腺健康指数检测、输卵管造影、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遗传检查(外周血染色体、羊水染色体)、男科性功能检查、精液常规分析、精子形态学分析、精子DNA完整性检测、精浆生化分析等。
文:李红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