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卷价格!汉高揭秘外企在华破局密码:从“在中国制造”到“在中国创新”

0
分享至

第八届进博会现场,一个看似普通的纸杯成为汉高展示“新质生产力”的窗口:它的防水层不再是塑料淋膜,而是一层可完全回收的水性阻隔涂层。几步之外,汉高收购沙宣后推出的首款新品“红宝石精油”亮相,该产品由汉高亚洲消费品研发中心研发,太仓工厂生产。

从工业材料到消费品,这家在中国深耕54年的德国企业,过去几年通过收购、建厂与研发中心落地,已基本完成本地化布局,实现了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全链路在地化。

如今,粘合剂行业正处在价格内卷的关键时刻,电子与AI应用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而在美护赛道,国货品牌崛起、舆论与文化差异让外资品牌的本土化能力前所未有地被检验。

汉高的系列动作,折射出跨国公司在华的共性命题:外企如何从“在中国制造”走向“在中国创新”?

纸杯上的科技:跨国企业如何面对国产替代和价格内卷?

“现在中国市场不仅是我们全球的第三大市场,更是未来创新的策源地。”汉高大中华区总裁安娜表示。“中国现在已经从一个传统的制造大国,走向了一个创新大国,这也是我们全球第二大创新中心落地上海的原因。”

2025年9月,汉高上海创新体验中心(ICS)在上海张江正式投入运营。这是公司全球第二大创新中心,仅次于德国杜塞尔多夫总部。与传统的研发体系不同,中心按照化学平台而非业务单元划分,由500多名科研人员共同进行跨领域技术共创。

“比如过去同样做散热材料的科学家分散在不同团队,如今坐在一起,创新的速度和质量都有了提升。”安娜说,“我们让来自不同工业领域的科学家坐在同一个实验室里,他们每天都在发生‘头脑风暴’。创新加速往往就来自这种跨界共振”。

这种创新首先落地在一个看似普通的纸杯上。


纸杯涂层技术 每经记者 宋美璐 摄

在本届进博会上,汉高展示了一项可替代传统塑料淋膜的纸杯阻隔涂层技术:在纸杯内壁形成防水层的同时,实现100%可回收。“以往纸杯防水靠塑料淋膜,但这种塑料几乎无法回收。”安娜介绍道,“现在,我们用水性阻隔涂层实现了同等防护效果,还能解决环保痛点”。

目前,这项技术正被拓展至汉堡纸、外卖打包盒等一次性纸制品包装领域。

这一创新折射出外资化工巨头在华研发逻辑的调整。过去“在中国生产、为全球供应”的模式正在转向“在中国创新、为本地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筑、汽车、电子电器、包装等众多行业对胶粘剂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胶粘剂产量的上升。但最近两年来,中国胶粘剂行业逐步成熟,市场平均价格持续、缓慢走低,为胶粘企业提出新的挑战。不少企业的业绩增长和净利润明显下滑,部分低端品类已被国产品牌替代,国际企业要保持优势,必须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技术创新成为突围关键。

作为粘合剂行业的领头羊,安娜表示汉高有自己的优势,“从供应商到客户,我们已经在中国布局了54年,所以我们给自己在中国的定位为本土企业”。另一方面,她认为在中国企业纷纷出海的背景下,汉高的全球布局优势可以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当地支持。

面对市场内卷,她认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绿色、高效与创新的结合。

“单纯的价格竞争不是最终目的,最终是要帮助客户提升产品竞争力。”安娜举例称,不少制造企业因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所造成的环境问题难以吸引年轻工人,而汉高通过材料创新帮助客户在降能耗、降成本的同时,改善工厂环境。“绿色升级,最终也是竞争力升级。”


汉高进博会现场 每经记者 宋美璐 摄

与可持续并行的,是电子与AI产业带来的新增长。

“只要涉及硬件连接的地方,就会涉及粘合剂、密封、涂层等技术。”安娜介绍,随着AI算力需求飙升,从芯片封装到新能源汽车、5G通信、数据中心,汉高的导热材料和热管理方案正快速扩展应用。

根据汉高2025年三季度财报,汉高粘合剂技术业务部在第三季度的有机销售额增长2.5%,由移动与电子业务领域及工匠、建筑和专业业务领域所推动,其中移动和电子业务领域实现了5.9%的强劲有机销售额增长,

从“发丝美”转向“头皮健康”,消费品本地化不再只是卖得好

近年来,消费者对品牌体验和价值观的要求不断提高,这让外资消费品牌面临本土化传播和产品设计上的挑战。现代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提升,也让消费品的本地化不再仅是“卖得好”,针对当地人的研发创新成为关键。

2024年完成对宝洁旗下沙宣品牌及其大中华区业务的收购后,汉高也启动了本土制造和供应体系建设。今年3月,公司完成对苏州博克工厂的收购并将其转型为汉高太仓工厂,配备数字化生产线,支持施华蔻、沙宣等品牌的本土生产与灵活供应。进博会上亮相的沙宣新品“红宝石精油”,正是来自该工厂。

“这很好地诠释了我们对‘Local for Local’的承诺。”汉高消费品牌业务部大中华区副总裁钟经伟表示,“我们希望在本地有自己的工厂和研发团队,尽快且及时地去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产品的高要求与高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美发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一方面,银发经济与头皮护理的崛起,使行业从“发丝美”转向“头皮健康”。《2024年染发行业趋势白皮书》显示,中国家用染发产品销售额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23年市场规模为185亿元,预计到2028年突破280亿元。其中银发需求成为重要推动力。消费者对安全、健康、易操作等的需求也不断升级。

“过去谈美发只关注发丝,现在从头皮到发丝是全链路的。”钟经伟介绍,施华蔻、沙宣和资生堂专业美发等品牌的布局,正在共同构建“发丝—头皮”一体化的高阶护理体系。

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对“自我表达”型产品的接受度更高,尤其是在染发领域。

“自然老去已不是单一叙事。银发族染发,是审美、社交和代际认同的综合需求。”钟经伟指出。本土品牌的崛起正倒逼国际品牌重塑创新机制。这也推动了施华蔻等品牌的创新方向——简化操作、减轻刺激、突出草本成分。

“目前汉高在中国的投资已经比较完善,接下来的关键是要把投资项目利用起来。”安娜认为外企在中国的竞争力正从成本优势转向研发密度与创新速度的比拼。“中国的创新节奏在加快,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当加强练自己的内功跟上中国节奏,与此同时,借助汉高全球化优势,把在中国研发的真正好的产品带向海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每日经济新闻 incentive-icons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平台。
1403185文章数 27200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