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孙博洋)困境儿童关爱保障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与发展温度的关键标尺。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赋能、社会参与”的协同模式,让政策红利与社会力量精准对接,为困境儿童筑牢成长防线。
政府主导搭起服务框架,为协同育人奠定坚实基础。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其整合闲置农村校舍、空宅等存量资源,布局建设10个“荷娃之家”,通过“三单联动”机制精准对接1300余名困境儿童需求,构建起“专业社工+志愿者”的服务体系。
据了解,这种以民政部门为主导,打破部门壁垒、盘活存量资产的做法,既降低了公共服务新增投入成本,又实现了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政企协同搭建了高效载体。多地实践证明,政府的政策引导、资源统筹与机制保障,是凝聚社会合力的核心纽带。
此外,政企协同还可以激活多元动能,让关爱服务更具可持续性。滕州市联合110余家学校、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眼视光机构提供免费验光配镜,医疗机构开展先心病筛查治疗,保险公司推出专项意外险,形成了“公益价值+商业可持续”的格局。
专家表示,企业的参与不仅为困境儿童带来专业服务,更拓展了公益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从地方探索到全国实践,越来越多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通过技术支持、资源共享、专项服务等方式,成为困境儿童关爱事业的重要力量,彰显了担当与社会温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