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7日,西安一场死刑执行完毕。
被执行人黄庭利,成了新中国第一个因盗窃被判处死刑的人。
这个曾经在全国铁路线上横行霸道的“贼王”,最终没能逃过法律的制裁。
![]()
小偷被判死刑,放在哪个年代都算大新闻,黄庭利到底干了些什么,能让法律对他下如此重手?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传奇又荒唐的人物。
残疾成导火索,懒汉走上盗窃路
黄庭利是山东沂南县人,打小就不是省油的灯。
村里长辈提起他,没一个不摇头的。
好吃懒做还好赌,重活累活一概不沾,整日和一群闲散人员混在一起,坑蒙拐骗是家常便饭。
![]()
他的父亲黄四柱是地道庄稼人,看着儿子不成器,打骂成了常态,可每次打完,黄庭利转头该干啥还干啥。
如此下去不是办法,一家人商量后,决定把他送到东北垦荒。
本来黄庭利死活不愿意离家,直到父亲放下狠话,不答应就别再回家,他才不情不愿地揣着几个馒头出发了。
谁也没想到,这趟远行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只不过是往最坏的方向变。
![]()
到哈尔滨火车站那天,黄庭利背着破被褥在候车。
一群民工从车厢跳下,推搡中他不慎踩空,左腿卡在站台与铁轨之间。
送到医院检查,确诊股骨骨折。
当时医疗条件有限,骨头固定不当又引发感染,最终落下终身残疾,走路一瘸一拐。
![]()
垦荒的事自然泡汤,他没脸回家,就在哈尔滨火车站附近安顿下来,靠搬行李、擦皮鞋勉强糊口。
腿有残疾,干活效率自然高不了,挣的钱刚够果腹,还总被人欺负。
换成谁经历这些,心理可能都会失衡。
黄庭利就是这样,从最初的自怨自艾,慢慢变得心狠手辣,对周遭一切都生出敌意。
![]()
转折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蜷缩在候车棚角落,又冷又饿时,看到一个男人趁着混乱,飞快地从乘客口袋里掏出钱包,等失主发现时,那人早已消失在人群中。
那一夜,黄庭利几乎没合眼。
他意识到,这种“来钱快”的方式,或许适合自己。
第二天,他跟着那个扒手来到站外巷子,假装乞讨凑上去搭话,希望对方能收留自己。
![]()
一开始对方根本瞧不上他,直到三天后,黄庭利亲手偷来一个皮钱包,里面有现金和一只苏联进口打火机,才获得对方认可。
本来想靠力气吃饭,却因为意外残疾走上盗窃路,黄庭利的人生从这一刻起,就注定了悲剧结局。
技艺精进,“贼瘸黄”称霸江湖
跟着老扒手入行后,黄庭利在哈尔滨火车站扎了根。
![]()
他白天跟着“师傅”刘三鼻学习技巧,晚上就睡在锅炉房废弃的煤堆边。
当时哈尔滨火车站扒手帮派不少,各有地盘互不干涉,其中“三连”名气最大,刘三鼻就是核心成员之一。
刚入行时,黄庭利因为腿瘸,只能干些掩人耳目、踩点报信的杂活。
做得不好就会被打骂,有一次还被同伙用烟头烫伤。
![]()
本以为他会就此放弃,没想到他反而越挫越勇。
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三连”盯上了一位从上海来的倒爷,据说身上带了不少现金。
黄庭利主动请缨出手,刘三鼻起初不同意,架不住他反复争取,最终还是点头了。
倒爷正在掏票时,黄庭利猫着腰贴身靠近,左手扶肩右手插兜,不到三秒就把钱包揣进袖子。
![]()
得手后他转身就走,一边瘸着腿一边哼着小调,装作刚买完票的样子。
等失主反应过来大喊时,他已经藏进通风井,把钱包拆解完毕。
这次成功让刘三鼻对他刮目相看,黄庭利也正式在“三连”站稳脚跟。
黄庭利在盗窃方面确实有点“天赋”。
![]()
别人用食指作案,他改成无名指,动作更隐蔽;别人侧面下手,他会假装跌倒顺势偷窃。
他还专门研究不同布料口袋的手感,用破布缝成假口袋反复练习,能在不引起察觉的情况下偷走财物。
不到半年时间,他的技艺就超过了师傅们,“贼瘸黄”的名号在圈内传开。
有了名气后,黄庭利开始组建自己的团伙。
![]()
他把成员分成南北两线,北线负责货车行李,南线瞄准旅客口袋。
他制定了详细的分工和分成规则,甚至还有“贼规”:不偷老人、不碰孕妇、同行不互抢。
盗贼讲规矩听起来很讽刺,但这也让他的团伙更有凝聚力。
短短三年,他就成了哈尔滨火车站最有话语权的“贼头”,而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全国的铁路线,都成了他想要征服的“战场”。
![]()
贼王争霸终落幕,严打之下难逃法网
1979年春天,黄庭利开始南下拓展“业务”。
当时全国火车扒窃界南北割据,南有“佛山李玉方”,北有“贼瘸黄”,两人虽未谋面,名气却早已相互交织。
1980年夏天,黄庭利率人到郑州火车站“踩线”,手下接连作案,却遇到了李玉方的人,一场暗战就此展开。
![]()
同年冬天,广州东站成了两人约定的比拼场地。
双方各带三人,十小时内以作案获利多少分胜负。
黄庭利一方起初进展顺利,中午就已有四单入账,李玉方则凭借一块贵重金表暂时领先。
下午三点,黄庭利亲自出手,瞄准了一位港商,得手后还特意留下车票,把身份证件寄还给对方。
![]()
最终,黄庭利以微弱优势获胜,“北有瘸王,南归其主”的说法传开,他的“贼王”名号彻底坐稳。
称霸之后,黄庭利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设立“南北双线”固定据点,团伙内部分工细致,还有严格的“贼律”,违者轻则断指重则逐出帮派。
他还懂得操控舆论,偶尔让手下偷完东西再悄悄放回,博“善贼”的名声。
![]()
很显然,这些操作都是为了更好地掩护自己的犯罪行为,并非真的心存善意。
黄庭利的嚣张,自然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他曾两次被拘留,却都因证据不足被释放。
直到1986年,全国掀起“严打”风暴,公安部将黄庭利列为重点打击目标。
![]()
警方梳理旧案时发现,多地案件的作案手法高度相似,且都有一个拄拐男子的身影,线索终于串联起来。
警方决定从他身边人入手,被捕的团伙成员“眼红张”在审讯中交代了黄庭利的活动范围。
与此同时,他的情人“杨卷毛”因盗窃被捕,为了争取轻判,主动供出黄庭利将于6月10日在太原与骨干碰头。
![]()
警方立刻调集三地警力布控,6月10日上午,黄庭利刚走下火车,就被埋伏的民警当场抓获。
经调查,黄庭利多年来涉案数百起,盗窃金额巨大,牵涉团伙成员上百人。
法院以盗窃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极大为由,依法判处其死刑。
1986年11月7日,黄庭利被执行枪决,终年50岁。
![]()
黄庭利的人生充满了选择。
如果当初他能踏实垦荒,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如果残疾后能坚守底线,也不至于走上绝路。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再高明的犯罪手段,再严密的组织架构,在正义面前都不堪一击。
这个新中国首个因盗窃被判死刑的“贼王”,最终用生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警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