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上午,北京的阳光有些刺眼。就在这一天,朱媛媛走了,享年51岁。
消息一出,圈里外都震惊了。她走得如此突然。
前几天还在微博上宣传新剧《造城者》,笑容明亮,看不出一点异样。
![]()
可就在那一张笑脸背后,她已经和病魔鏖战了五年。一个温柔的女人,用尽全力地活着,却在最平静的时刻告别了世界。
![]()
朱媛媛的戏,总让人有种亲切感。
她演的母亲、妻子、邻家姐姐,从不矫情,像极了我们生活里认识的那类人。
舞台上,她是观众眼里的好演员;生活中,是丈夫辛柏青眼里的伴侣、女儿心中的母亲。
夫妻俩都出身戏剧学院,合作过不少剧,感情稳稳的。
1974年出生的朱媛媛,性格温和,不爱炒作。
圈内朋友提起她,都说是个特别实在的人。她那种低调的温度,是娱乐圈少见的干净。
![]()
可命运突然变了节奏。
2020年,朱媛媛在拍《送你一朵小红花》时身体出状况。
起初只是肚子不舒服,后来检查出来是结肠癌。也有人说是卵巢癌,反正都是棘手的病。
确诊那天,她没哭,也没告诉太多人,只悄悄开始了治疗。
手术、化疗、靶向药,朱媛媛一项不落。五年间,她在生死线上来回走,却从未被人看到崩溃的样子。
![]()
朱媛媛治疗的那几年,几乎没停下工作。
化疗间隙,她依然接戏,拍广告,还拍完了《造城者》。去年五一,她在微博上发宣传照,笑容灿烂。照片背后,是一次次难熬的化疗。
那种疼痛,外人无法想象。每次化疗结束,她都虚弱得站不稳。
医生建议她休养,但她总说:“我还行,再拍一点。”
![]()
到了2025年年初,癌症复发。咳嗽厉害,甚至咯血。医生判断肿瘤可能扩散到肺部。那时,她只能靠流食维持,胃肠吸收差,吃不下固体食物。
有段时间,她体重掉得特别快,脸色发黄,眼圈发黑。
可照片里,她依旧微笑,双手合十祈祷。手腕上戴着医院腕带,床头放着整齐的衣服和包,像随时准备出院的人。
朱媛媛对生活的执念,比病魔更顽强。
北大人民医院的刘海鹰主任曾晒出她住院时的照片,詹启敏院士也来探望,送花祝福。
那一刻,她笑着回应,仿佛不是病人,而是一个准备重返片场的演员。
![]()
治疗的过程极其艰难。
朱媛媛接受的化疗方案是紫杉醇联合卡铂,六到八个周期。
那段时间,头发大把脱落,手脚麻木,身体虚得几乎撑不住。
2020年11月的那次化疗,医生都以为朱媛媛熬不过去,但她咬着牙挺了下来。
后来,她又开始靶向治疗,用奥拉帕利来延缓复发,还试过贝伐珠单抗,控制肿瘤生长。
这些药物副作用大,有时整夜失眠,有时疼得连呼吸都困难。
她说:“这是我该走的路。”
后来,朱媛媛的生活方式也彻底变了。吃素、锻炼、念佛,每天都像在和病魔做一场安静的对抗。
![]()
她在寺院礼佛,用计数器记录念诵次数,佛珠不离手。
就算住院,也要坚持诵经。身边人劝她休息,她笑着说:“心里平静,身体也会听话。”
那几年,朱媛媛几乎把佛学当成了生命的拐杖。她改名为“朱媛元”,说这是新生的开始。
她相信,只要心念向善,就能重获光明。
![]()
辛柏青一直在朱媛媛身边。推掉工作,全职陪护。
化疗后,她睡不着,他就握着手安抚。她吐得厉害,他端水、擦嘴、换被单,从没喊过累。
去年底,朱媛媛仍坚持拍戏。咳嗽不断,却硬撑到杀青。
田沁鑫院长最后一次通话时,她边咳边说:“我会好起来。”
可到了今年春天,情况急转直下。她晕倒过几次,呼吸困难,医生劝家属准备心理。5月17日上午11点39分,朱媛媛在丈夫陪伴下离开。
![]()
5月21日,辛柏青发布讣告,国家话剧院官方发文悼念。
那一刻,所有人都明白,那个温柔又坚韧的女人,真的走了。
朋友圈、微博上,朋友们晒出她生前的点滴——笑容、片场照、佛堂照片,还有那些短暂的复苏时刻。
朱媛媛没用苦情博同情,只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向光而行”。
你相信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注定的吗?
朱媛媛五年的抗癌路,她没有抱怨命运,而是用行动告诉大家——活着本身就是一场胜利。
![]()
她曾在采访里说:“我不怕死,只怕没演够。”
如今,剧本落幕,她演完了人生的最后一场戏。
有的人活着,就像一盏灯,哪怕风再大,也努力发光。
朱媛媛,就是那样的灯。致敬这位活得如此精彩又短暂的生命。愿来生,她能活得久一些,再久一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