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统一”4字不再出现?台湾岛内马上预感到,统一进入倒计时
“和平统一”4个字没了!
10月29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
记者注意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竟然只强调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而“和平统一”4个字没了。
提问一出,瞬间汇聚两岸焦点。这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统一进入倒计时了吗?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当“和平统一”四个字从官方文件中消失,两岸关系的风向标似乎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文字调整,而是大陆对台政策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信号。
其实早在2024年3月,李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就省去了“和平统一”的说法。
![]()
到了2025年,最新的四中全会公报也没再提。
一次不提可能是偶然,连着两次,信号就很清晰了:政策的侧重确实在变。
国台办新任发言人彭庆恩,在10月底的发布会上给了解释。
他的话很实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依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但大陆也不会放弃使用武力。
说白了,大陆的态度摆在那里:和平的大门依然开着,但这门不会永远敞开待你。
要实现和平,得两岸一起使劲,光大陆一头热没用。
所以,这次表述的变化,不是说不想要和平了,更像是对眼下台海局势的精准回应,给那些搞“台独”的和想插手的外力一个明确的警告:别误判形势。
光嘴上说说不够,大陆很快接了一套“组合拳”,招招打在要害上。
![]()
第一招,就是在历史和法理上重拳出击。
2025年,全国人大正式把10月25日定为国家法定的“台湾光复纪念日”。
它的核心用意,是用国家法律的形式,把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这个铁打的历史事实,钉得死死的!
让“台独”势力炒作的“台湾地位未定论”成了无稽之谈。
在国际上,中国也在联合国等场合,反复重申一个中国原则,驳斥那些试图歪曲历史的杂音。
这一系列操作,就是要告诉全世界:台湾问题,不是一道可以讨论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基于历史和法理的“必答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的对台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的新表述。
这意味着,大陆的对台策略,已经从过去的“保持战略耐心”,转向了更加主动的“塑造统一态势”。
![]()
这背后,是针对赖清德当局公然鼓吹“两国论”、歪曲二战历史,以及美国等外部势力持续拱火的直接反应。
如果说政策信号是“吹风”,那接下来的行动就是“亮剑”。
首先便是军事领域。
这几年,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演习,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从“联合利剑”到“海峡雷霆”,演习的规模越来越大,科目也越来越有针对性。
模拟登岛、远程打击、区域拒止……这些都是震慑“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强有力的举措。
光有科目贴近实战还不够,装备和兵力部署的细节,更能看出准备的扎实程度。
轰-6K轰炸机直接贴着台湾海岸线飞,海军陆战队、两栖合成旅这些精锐部队早就严阵以待。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些新装备:比如能快速搭临时码头的栈桥船,还有福建、广东沿海集结的一大批民用滚装船。
别小看这些民船,平时运汽车,关键时刻摇身一变就是运兵运重装备的生力军。
当然,台海局势不只是两岸的事,外部势力的干预风险必须提前防范。
东风系列导弹就是为美军航母准备的“杀手锏”,而新服役的福建舰,则大大增强了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
国防部发言人说得够直白:“台独”指望买几件美国武器就能撼动国家主权?纯属痴人说梦。
硬拳头是保底的震慑,软刀子则是从根子上化解分裂、促进融合。
过去,大陆对台政策部分是单向让利,比如ECFA时代,给了台湾不少农产品关税优惠。
但现在政策更讲究精准对接和制度衔接了。
政府工作报告里说,要完善两岸交流合作的政策制度,意思就是从“单纯给好处”转向“规则接轨”。
![]()
福建最近推出的惠台新政策,核心就是让台湾同胞真正享受同等待遇,推动两岸社会深度交融。
对于那些跟着“台独”势力跑的企业,大陆也不再客气。
2025年7月,商务部直接将汉翔航空、台船等8家台企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禁止向它们出口稀土等关键物资。
这一下,就打在了“台独”产业链的七寸上。
经济上的施策之外,舆论层面的引导更能拉近民心、凝聚共识。
官媒连续三天刊发署名“钟台文”的系列评论,把统一的好处和分裂的危害,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台湾同胞听。
同时,借助《黑神话:悟空》、哈尔滨冰雪季这些两岸共同关注的文化热点,拉近民众心理距离。
这波操作,就是要让“统一是大势所趋”的理念,深入人心。
![]()
面对大陆的这套“组合拳”,台湾岛内各方的反应很快呈现出明显分化。
其中最跳脱的,就是赖清德当局一条道走到黑的激进路线。
他公然把大陆称为“境外敌对势力”,在岛内大搞“去中国化”,甚至在日本殖民时期的问题上说出“日治”这种数典忘祖的话。
军费预算也是连年上涨,2025年直接涨到了GDP的2.5%,还计划到2030年超过5%。
花大价钱从美国买F-16战机、海马斯系统,摆明了就是要“以武拒统”。
但当局的“抗中”戏码演得越欢,台湾民众越不买账,民意风向悄悄转了向。
赖清德的施政满意度一路下滑,特别是两岸政策这块,六成多的人都不买账。
网上的风向也在变,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人开始问:非得打仗吗?和平不行吗?
这种声音多了,说明“抗中保台”那套说辞越来越没市场了。
最实在的还是“用脚投票”。
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选择到大陆工作、学习,他们亲眼看到的大陆,跟岛内政客描述的“又穷又凶”的形象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种民间往来,比什么宣传都管用。
当越来越多人看清真相,那些靠贩卖恐惧吃饭的政客,日子就不好过了。
不过,岛内的政治生态依然复杂。
就拿国民党来说,虽然新主席郑丽文上任后,态度比较积极,也提到了“九二共识”,但党内各种声音都有。
有些人还在坚持老一套的“不统不独”,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让他们很难真正推动两岸关系向前走。
说白了,岛内这些政客都在看美国怎么做。
但美国自己也很矛盾,想把台湾当牌打,又担心玩大了影响自己的利益。
最近在釜山的会议上,特朗普给中美会谈打了满分12分,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和中国的经贸往来。
这种情况下,美国真要为了台湾跟大陆硬碰硬,可能性几乎为零。
此外,《时代》周刊也直接批评赖清德是“鲁莽领导人”,说他把台湾搞成了火药桶。
连美国媒体都看得明白,台湾的未来方向其实已经很清楚了。
现在真正需要思考的,不是统一会不会发生,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时机实现。
是顺应历史大势,走向和平与繁荣,还是在外部势力的怂恿下,走向危险的深渊?
这个关键的抉择,将决定台湾的未来。
![]()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台湾的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胞的福祉系于民族复兴。
任何“倚美谋独”的幻想,都终将是空中楼阁。
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
大陆现在的做法很灵活,既展示实力,也在争取民心。赖清德越跳脚,岛内清醒的声音反而越多。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可以明确的是,台湾必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参考文献:
1.新民晚报:《国台办重磅发声: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2025-10-29
2.浙江日报:《四中全会公报没提“和平统一” 何寓意?看国台办新任发言人今日系列回应》2025-10-29
![]()
3.中国新闻网:《美专家指赖清德让台湾成为“全球最危险引爆点” 国台办回应》2025-10-2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