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一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英雄城市,一座被阳光眷恋的康养胜地。金沙江与雅砻江在此交汇,形成了纵横交织的河湖水系网络,既奠定了“天府第二粮仓”的坚实基础,也成就了其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涵养地的战略使命。
![]()
水墨二滩。张丽摄
近年来,攀枝花市坚决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将河湖管理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构建起责任明确、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机制。
如今,一幅“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正在攀枝花大地上徐徐展开。
高位推动,构建“河长领治”责任体系
11月4日清晨,江岸薄雾未散,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大水井村村级河长许孟钦已手持记录本、操作着无人机,开始了新一天的巡河工作。
他沿把关河岸缓步前行,目光扫过水面、堤岸和排污口,无人机不时升空掠过河道,将巡查范围扩展至更为上游的河段。
“步巡+无人机”已成为许孟钦的巡河标配。巡河App清晰记录着他的履职足迹:今年以来,他已累计巡河40余次。而在攀枝花,像他这样奔走在河湖一线的河长共有500名,共同织密一张“有人管、有人治、管得好、治得好”的河湖治理网。
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攀枝花市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河湖长责任体系。市级河长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既挂帅又出征,通过定期巡河、现场督办,推动解决难点问题,部署年度任务,持续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迈向“有能有效”。
![]()
凤凰花映澜沧江。杨双瑗摄
跨区域协同治理不断拓展责任边界。攀枝花市主动对接云南省丽江市、楚雄州等周边市(州),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协同治理”机制,联合开展水环境执法与生态修复行动,共同处置跨界涉河问题。在省内,与凉山州携手推进安宁河流域协同治理,建立水质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上下游共治、水岸齐抓,共同守护一江清水。
系统治理,打出“水岸共治”组合拳
面对历史遗留的工矿污染、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短板及农业面源污染等挑战,攀枝花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源头管控、过程治理与生态修复,打出系统治理“组合拳”,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源头管控方面,全市严格环境准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强化沿江沿河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监管,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和配套管网建设,全面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
银江湖。陈金龙摄
在过程治理层面,攀枝花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建立规范化排污口档案,实行动态监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并常态化开展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行为,恢复河道自然形态,保障行洪安全。
生态修复同步推进,全市积极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因地制宜实施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和湿地保护恢复工程,提升河湖自净能力。针对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等重点河流,系统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水生态系统健康。
在具体治理中,攀枝花西区聚焦拉罗箐河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投入约1700万元修建滨水生态廊道,新建堤防1202.32米,综合治理河道4公里,有效恢复河流生态功能,提升区域防洪能力。在对把关河(三阳河)的治理中,采取“截污控源+生态修复”模式,清理河道垃圾40吨,新建生态护岸1170米,构建全链条防治体系,河岸植被逐步恢复,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创新引领,打造“空天地”监管网络
“以前核查偏远河段图斑,翻山越岭走一天只能查几个点;现在无人机半天巡完,我们精准核点,效率翻了十倍不止。”攀枝花市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陈金龙拿着刚生成的三维实景影像介绍。
![]()
无人机巡河。攀枝花市河长办供图
这一变化,得益于攀枝花市打造的“智慧河长”管理体系。为破解山高谷深、传统巡查效率低的困境,攀枝花落实专项资金购买无人机、开展专业飞手培训,组建无人机巡河队伍,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点线面”全覆盖的信息化监管平台。
“通过影像自动比对和三维建模技术,隐蔽的河道违建、岸线破坏、非法采砂等问题被清晰呈现。”攀枝花市水利局河湖管理科科长李永宏说,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相当于为河湖精细化管护装上了“千里眼”和“智慧脑”。
在科技赋能基础上,攀枝花还创新推出“四个一”工作举措:建立“市包县、县包乡、人包图”的三级责任体系;推行“无人机巡线+人工核点”空地联动模式;建立“一图一档”闭环管控机制;编制案例汇编规范指引。同时,建设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河长巡河、问题上报、任务派遣、处理反馈线上闭环管理,显著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精准度。
全民参与,共筑“幸福河湖”同心圆
“河湖保护非一日之功,亦非一己之力可为。”站在金沙江畔,攀枝花市河长制办公室主任、市水利局局长尹磊望着奔流的江水,语气坚定。在他看来,河湖治理的关键不仅在于政府发力,更在于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引导公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和“监督者”。
攀枝花市注重宣传引导,通过新闻媒体、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河长公示牌等多种载体,持续宣传河长制政策与成效;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巾帼护河”“河小青”志愿服务、民间河长、退役军人志愿者巡河等活动,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河湖管理保护新格局。
基层创新不断涌现。盐边县构建起“三级河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协同体系,全县明确145名三级河长、71名河道警长,实现雅砻江流域巡河常态化;东区大渡口社区构建起“河长工作室+老兵服务队、七彩志愿队、河湖保洁队、网格河湖巡查队”的“1+4”河湖管理体系,实现河道精细化管理。
![]()
青年志愿者巡河。攀枝花市河长办供图
相关数据统计:截止2025年11月,开展党员护河活动1065次,参与党员2000余人;退役军人巡河活动122次,参与人数600余人;青年志愿者爱河活动254次,参与人数1500余人;河小青巡河150次,参与人数650余人,累计清理各类垃圾600余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河护河行列,共同守护攀枝花的绿水长流。
从各级河长的坚定步履,到科技巡河的智慧赋能;从源头治污的久久为功,到全民护河的星火成炬,攀枝花正以实际行动守护着永续发展的血脉,让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下一步,攀枝花市将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以河湖长制为重要抓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攻坚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攀枝花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郭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