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鑫智奖·2025第六届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评选
获奖单位:重庆三峡银行
荣获奖项:数字营销优秀案例奖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
1.项目立项背景
我行信贷系统经历系统建设和迭代升级后,系统功能已涵盖客户管理、产品工厂、业务办理、合同签约、额度管理、账务核算、押品管理、资产分类、贷后管理、统计报表、系统参数管理等,业务范围包含公司信贷、零售信贷、小微信贷、同业授信等线上、线下授信类业务。经前期建设,已形成一套完善的贷前、贷中、贷后、核算等为一体的全流程业务管理系统。
但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科技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信贷业务模式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给商业银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面对不断变化的行业竞争格局,商业银行唯有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信贷业务智能化支撑能力、模型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运用能力、敏捷开发能力、业务办理效率及服务体验等方面全面提升,积极推动先进科技落地与应用,方能寻找到适合自身信贷战略定位和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之路。
为此,我行在数字化转型整体战略规划下,实施了移动信贷数智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以此优化组织架构、业务办理模式和服务流程,从而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应用数字金融科技优化开放化的平台建设、驱动产品快速创新、推进业务场景建设、促进流量转化及业务发展,实现数字营销水平快速增长。
2.项目目标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微信小程序的生态体系,延伸业务办理渠道,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赋能下,革新传统网点申请贷款繁琐、不友好的用户体验。将贷款流程在移动端整体闭环,规避了传统贷款中,后台需要录入和审批大量数据的低效率工作方式,在具有极佳用户体验的同时,还具备极高的安全性和欺诈识别能力。
二、创新点
本平台构建集贷前数字化移动营销、贷中智能审批与在线签约、贷后大数据风险预警于一体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打造“整钢式”风控技术服务,实现信贷业务贷前、贷中、贷后的全流程数智化闭环管理。
1.数字化移动营销
一是精准筛查客户风险,通过整合工商、税务、征信等多维度外部数据,客户智能风险模型,多维度精准分析构建客户全息画像,实现客户信用智能风险辅助识别,协助营销人员全面了解客户风险情况,现场给出营销意见。二是创新尽调模式,采用人脸识别、OCR、实时音视频、水印照片、智慧双录、GPS定位等技术,通过远程问答互动模式,现场与后端坐席实时视频交互完成双人尽调。现场采集影像资料及关键业务要素实时传送后端,满足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全流程业务监控,防止客户信息泄露、资料篡改等操作风险。三是一站式快捷进件,运用财务报表OCR识别、定位信息等智能技术,结合大数据查询信息智能填单、设计引导式的操作界面,便捷高效录入业务申请、担保等信息,减少人工录入工作量,促进数字营销人性化、智能化、便捷化。
2.智能审批及在线签约
基于移动互联网架构,全面采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实现批量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风险识别,支持毫秒级的技术响应速率,对业务全流程提供欺诈风险防控方案,可运用包括设备指纹、生物探针、模拟器识别等,构建起多维度、矩阵化的反欺诈技术集群。
一是实时智能审批决策,将大数据及智能风控运用于普惠及零售业务的信贷业务流程,基于业务场景、产品种类、客户信息和其他外部数据,结合资金评分模型、信用评分体系、行为决策树挖掘、关系图谱挖掘技术,执行反欺诈准入筛查、业务准入筛查,额度利率计算策略,生成业务智能审批结果和风险分析报告,辅助审查人员决策。二是移动审批,基于移动办公APP,将授信业务流程以H5形式嵌入移动办公,打造一套前后端分离、可配置化的移动信贷业务审批服务。业务审查、审批人可以通过移动办公APP审理业务,不受节假日及出差限制。三是在线数字签约,运用RTC实时音视频技术、AI算法、TTS语音识别、电子签章等技术,在合同面签等业务场景嵌入影像双录,实现无接触式数字签约。整个过程系统自动录音录像、认证留档,完善业务全流程证据链。
3.智能贷后管理
通过数字赋能、专业细分、模板规范提高贷后管理精细度,运用数字金融科技手段优化流程,科技智能代替人工减负增效。
一是风险预警信号智能跟踪,通过大数据平台查询征信及外部数据,加工提炼指标数据项,通过预警规则及模型计算,识别风险并提前产生预警信号,指导客户经理更精准有效的开展贷后管理检查及处置工作。二是贷后检查智能联动,根据风险预警信号等级,生成贷后检查报告触发贷后检查,自动生成定检、首检、催收通知书等贷后检查报告。三是贷后流程智能审批,系统自动填充报告中各相关业务要素,减少客户经理手工填写工作量。现场收集的资料直接通过移动端传入后台并支持移动审批,实现一体化的智能贷后管理。
4.加密技术革新
平台采用国密三段式加密方式,即“数据摘要+对称加密数据+数字信封”,对数据进行加密,弥补了单一的对称算法安全性低、非对称算法效率低的弱点,防止数据被篡改,确保客户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安全。
三、项目技术方案
移动信贷数智化服务平台的系统群包含信贷业务平台、智能风控平台、大数据平台等,整体架构见图1。
![]()
图1移动信贷数智化服务平台整体架构
1.信贷业务平台
我行信贷业务平台承载着公司、零售、小微、同业授信等线上、线下授信类业务。系统功能包括客户管理、产品工厂、业务办理、合同签约、额度管理、账务核算、押品管理、资产分类、贷后管理、统计报表、系统参数管理等。本平台的数字化移动营销、智能审批、移动审批、数字签约、在线抵押、智能贷后的主要业务流程都在信贷业务平台完成。
![]()
图2信贷业务平台逻辑架构
系统整体采用springboot+dubbo+nacos+redis分布式微服务框架,各应用服务独立部署实现解耦且分工明确,可扩展性强。采用多中心集群方式部署,提高了系统的负载能力及稳定性。Spring Boot其设计目的是简化新Spring应用的初始搭建以及开发过程,该框架使用特定方式进行配置,能让系统开发更加快捷。Dubbo+Nacos方式可以使各系统之间解耦。从服务模型角度来看,Dubbo+Nacos采用的是一种简单的模型,可抽象出两个角色:提供方(Provider)提供服务,消费方(Consumer)消费服务。注册中心、配置中心、协议支持、服务监控等使平台各功能更加明确。Redis是一个开源的可基于内存、分布式、可选持久性的键值对(Key-Value)存储数据库,使热点数据能够更快的被访问,同时降低了数据库的压力。
![]()
图3信贷业务平台技术架构
2.智能风控平台
我行智能风控平台为本地化部署的贯穿信贷产品贷前、贷中及贷后全生命周期的风控模型落地平台,为各类线上、线下场景提供实时智能决策服务。支持多种决策组件,包括决策集、决策表、决策树、评分卡、决策流,通过点击鼠标的方式即可完成模型部署;与业务条线、调用的数据产品之间的映射关系配置自动灵活,通过可视化界面完成,不需要代码开发;支持复杂机器学习模型部署;支持模型的优化,包括A/B测试、冠军/挑战者;针对每个进件客户,为其生成完整的客户风险报告,支持导出和打印;可对接任意数据来源,新增数据源只需要少量的XML配置即可完成,无需代码开发;与业务系统对接简单方便,统一接口服务,基于不同的业务产品,系统可以动态生成API接口文档,减少对接工作量。
![]()
图4 智能风控平台逻辑架构
3.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平台为我行企业级数据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数据仓库共同完成我行内外部数据的接入、清洗、整合及共享。其中数据仓库主要负责行内数据处理及应用,大数据平台主要负责行外数据处理及应用。大数据平台能够处理常规技术无法完成的非结构化数据、海量历史数据等的加工整合,具备分布式存储和计算能力,功能上主要包括基础存储及计算平台、外部数据接入管理、模型变量管理、历史数据管理、数据共享和各类应用支撑等。
![]()
图5 大数据平台功能架构
四、项目过程管理
1.项目立项:2023年3月,通过前期的调研和多方讨论,确定成立项目组,通过业务牵头、科技自主研发的模式,将项目组30多人紧密联系起来,各司其职,共同推进项目进度。
2.需求收集整理:2023年5月到6月,根据调研结果,结合我行业务实际进行需求分析、业务可行性分析,对项目的建设周期、业务可行性、效益可行性和风险等做了详细的评估。
3.需求评审及概要设计:2023年7月,联合信息科技部对需求进行评审及设计;
4.详细设计及编码:2023年8月到10月;
5.系统测试及问题修复:2023年11月到12月,移动信贷平台、智能风控系统、大数据平台等关联系统同步部署、内部联调测试、业务验收测试和全行系统培训。
6.上线运行:2024年1月,系统正式上线投产,全行推广完成。
![]()
图6 项目管理过程图
五、运营情况
本平台支持客户经理手持平板电脑即可在现场完成客户建档、客户尽调、营销进件、双录面签、在线审批、押品线上评估、贷后检查等全流程业务办理。借助人脸识别、OCR、GPS定位、智慧双录、电子签名、大数据、智能风控等数字技术,重构业务流程和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高适配性、高扩展性信贷流程移动工作平台。突破银行传统网点地域限制,为客户随时随地提供移动化信贷金融服务,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和信贷风险防控能力,推进银行信贷业务全流程数智化转型。
以平台产品“尊享贷”为例,该产品为一款面向优质白名单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自系统上线以来,已在全行95家支行网点稳定运行,成功实现了我行数字化营销产品的线上化、流程化办理。截止2025年4月,共营销客户并放款37,477笔,贷款金额56.34亿元;月均进件数较之前提高了35%,贷款业务办理整体效率提升近40%,客户满意度提升25%,提高了我行零售贷款在全市的竞争力。
六、项目成效
1.社会及经济效益
本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以来,支撑服务普惠及个人客户16,394户,业务47,795笔,贷款金额64.19亿元。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持续推动构建普惠、零售金融发展生态,纵深推进大零售银行转型发展。
2.成本控制及体验提升
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后续网贷产品或者业务逻辑更改后,无需重新进行二次开发,只需在系统配置模板中对模板适配替换即可,控制了开发成本,产品迭代更加高效。全业务流程线上化、一体化、智能化,节约了客户的时间,不需要客户到营业网点,极大的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七、经验总结
1.战略规划方面
我行的数字化转型优先解决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问题,在董事会和经营层就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战略已达成共识。已科学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明确阶段性实施目标,长期投入、持续推进。高级管理层统筹负责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整体架构和机制设计,建立健全数字化转型管理评估和考核体系,培育良好的数字文化,确保各业务条线协同推进转型工作。
2.精准营销方面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智能推荐引擎,可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行为特征,精准地推送相关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银行通过对客户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偏好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3.团队建设方面
通过项目实践,搭建信贷业务平台、智能风控平台、大数据平台的数字化平台体系,为我行的信贷及其他业务数字化改造提供了平台基础,培养出行方自主可控的数字化建设团队和高效的项目研发管理。
更多金融科技案例和金融数据智能优秀解决方案,请在数字金融创新知识服务平台-金科创新社案例库、选型库查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