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在线讯(赵小春报道)2025年11月,秋意初染华夏,陇原大地的沉厚深情与湖湘沃土的炽热赤诚,在一场跨越千里的红色追寻中悄然交汇。在兰州镇原商会王符文化专委会杨千荣先生与王符故里张粉琴女士的精心筹备下,专委会一行九人——田万平、张敏、田玲、张满月、张全瑞、张全俊、张琼,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与对初心使命的执着探求,踏上了前往湖南韶山的红色朝圣之旅。这不仅是一次酝酿已久的地理跨越,更是一场直抵心灵的精神洗礼,一次穿越时空的初心叩问。
![]()
![]()
11月7日,晨曦微露,韶山冲在薄雾中缓缓苏醒。当专委会成员们踏上这片被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的热土,心中激荡的崇敬与激动难以言表。走进毛泽东同志故居,古朴的土坯房静静矗立,墙上的斑驳痕迹镌刻着岁月沧桑,墙角悬挂的蓑衣、案头摆放的桐油灯,瞬间将众人的思绪拉回那个风雨如晦、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大家屏息静立,缓缓走过每一间屋子,指尖轻触那些简朴至极的旧物,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在耳畔萦绕——正是在这方灵秀水土,孕育了一代伟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壮阔胸怀,也铸就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 。同行成员无不感慨:“从甘肃镇原的王符故里到湖南韶山的毛主席故居,这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连接,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的精神对接。王符‘实事求是、关心民瘼’的治世思想,与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以民为本、实干担当’的精神内核上有着深刻共鸣。”
![]()
八日追忆,湘江之畔,橘子洲头秋意正浓。澄澈的湘江碧波浩渺,滔滔江水向北奔流,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巍然屹立于洲头,深邃的目光凝望着远方,仿佛仍在思索着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站在这片曾经点燃革命星火的热土上,面对“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壮丽景色,大家情不自禁地吟诵起那首气吞山河的《沁园春·长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声跨越世纪的磅礴叩问,如今听来依旧振聋发聩,既叩问着百年前青年对家国命运的担当,也叩问着今日每一位在场者的初心: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作为从王符文化故里走出来的企业家与文化工作者,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时代责任?
![]()
两天的行程短暂而充实,红色的印记却已深深烙进每位成员的心底。组织者杨千荣与张粉琴坦言,此次活动旨在将研究弘扬本土先贤王符的务实思想,与学习毛主席“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韶山精神相结合,为商会发展注入更深厚的精神动力,让传统智慧与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碰撞出璀璨火花。田万平、张敏、田玲等成员纷纷感慨,这次韶山之行既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力量的汲取。从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中,从韶山人民“合群奋斗、前赴后继”的革命历程中,大家深刻体会到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崇高品质,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成为激励大家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
![]()
从陇东高原到湘江之滨,这场跨越千里的红色之旅,是一次灵魂的朝圣,更是一次精神的充电。兰州镇原商会王符文化专委会的成员们带走的,不仅是故居前的珍贵留影与橘子洲头的豪迈情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与担当。相信这份在红色圣地被擦亮的初心,必将如种子般在王符故里生根发芽,在陇商群体中茁壮成长,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实干担当的实际行动,让王符文化的智慧与韶山精神的光芒交相辉映,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