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周五下午五点,钉钉的消息提示音在办公室里此起彼伏。
“因公司战略调整,即将优化人员结构,本科以下学历员工请做好离职准备。详细名单将于今日下班前公布。”
我盯着手机屏幕上这条冰冷的通知,手指微微发颤。旁边工位的小美已经哭出了声:“舒雅姐,我只有大专学历,这下完了……”
部门经理孙伟推开门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红色文件夹,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得意。他的目光在办公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我身上:“林舒雅,你是本科吧?表现还算不错,应该没什么问题。”
我抬起头,平静地看着他:“我档案里写的确实是本科。”
“那就行。”孙伟转身离开,临走时还特意加了一句,“公司要提升整体学历水平,这是赵总亲自定的策略。”
等他走远,我拉开抽屉,摸到了压在最底层的那个牛皮纸袋。里面装着一份证书,一份改变一切的证书。
小美擦着眼泪凑过来:“舒雅姐,你说我该怎么办?我儿子才上小学三年级,房贷还有十五年……”
我握住她冰凉的手:“别急,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结束的。”
![]()
01
半年前的那个下午,我永远不会忘记。
出租屋的小桌上摊着二十三封拒绝信,每一封都写得客客气气,理由却出奇地一致。
“林女士,您的博士学历确实很优秀,但是我们这个岗位可能无法满足您的职业规划……”
“经过慎重考虑,我们认为您的学术背景与公司文化不太匹配……”
“您的期望薪资超出了我们的预算范围,抱歉无法录用……”
我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清华大学市场营销与消费心理学博士,三年海外研究经历,两篇核心期刊论文,这些在简历上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东西,成了我求职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房东王姐敲门进来,手里拿着账单:“小林啊,这个月房租……”
“我知道,后天一定给您。”我挤出一个笑容。
王姐叹了口气:“你一个博士,怎么这么难找工作?我侄女大专毕业,在超市当收银员都能养活自己。”
等她离开,我重新打开招聘网站。目光停留在一条信息上——“某科技公司招聘市场专员,本科及以上学历,薪资五千到八千。”
我盯着“本科及以上”这五个字,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疯狂的念头。
但是可行的念头。
三天后,我坐在了赵建国的办公室里。
这位四十五岁的老板穿着一身深蓝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腕上的金表在日光灯下闪闪发光。他翻看着我的简历,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
“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有三年工作经验。”他抬起头,“你之前在哪里工作?”
“在一家小型广告公司,主要负责客户对接和方案设计。”我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公司规模太小,想换个平台发展。”
“期望薪资呢?”
“六千就可以。”
赵建国眼睛一亮,放下简历:“现在的年轻人,要么眼高手低,要么张口就要上万。像你这样实在的不多了。”
他站起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行,明天就来上班。咱们公司虽然不大,但是发展潜力很足。好好干,有的是机会。”
走出办公楼,我在便利店买了一瓶矿泉水,一口气喝了大半瓶。瓶子上的标签在阳光下微微卷曲,就像我此刻的心情——既有如释重负的轻松,也有说不出的苦涩。
博士学历,在这一刻成了我必须隐藏的秘密。
第一天上班,人事部的小王带我认识各个部门。
“这是市场部,你的直属领导是孙伟孙经理。”小王压低声音,“孙经理脾气有点大,但是能力很强,跟着他好好学。”
孙伟三十八岁,身材微胖,说话时喜欢用食指点着桌面。他扫了我一眼:“新来的?”
“是的,孙经理,我是林舒雅。”
“本科生吧?”他翻了翻我的资料,“现在的本科生质量一年不如一年。不过没关系,到了我这里,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做事。”
他给我安排的第一个任务是整理三个月的客户资料。
![]()
“这些数据乱七八糟的,你给我理清楚,做成表格。”孙伟把一摞文件甩在我桌上,“明天下班前给我。”
我看着那堆少说有一千页的文件,深吸一口气,开始工作。
晚上十点,办公室只剩下我一个人。我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在我眼里其实有着清晰的规律——按照消费心理学的RFM模型,可以将客户分成五个层级,每个层级对应不同的营销策略。
我不仅整理了数据,还做了深度分析,甚至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预测模型。
02
第二天一早,孙伟看到我交上去的报告,愣了好几秒。
“这个……你怎么做出来的?”
“就是按照常规的数据分析方法。”我轻描淡写地说。
孙伟翻了几页,突然把文件夹合上:“不错,有点水平。下午有个客户提案会,你跟我一起去。”
那天下午的提案会,客户是一家准备开拓年轻市场的传统企业。孙伟的方案做得中规中矩,但是很明显,客户并不买账。
“孙经理,你这个方案我们看过很多类似的了。”客户方的市场总监摇摇头,“没什么新意啊。”
会议陷入僵局。孙伟的额头冒出了汗。
我在旁边看着投影仪上的方案,想起了我博士论文中的一个章节——关于Z世代消费心理的研究。那些数据和结论,完全可以用在这个项目上。
“孙经理,我能说两句吗?”我举起手。
孙伟迟疑了一下,点点头。
我站起来,走到白板前:“各位,我注意到你们的目标客户是95后和00后。这个群体有个特点,他们不喜欢被说教,但是喜欢参与感。”
我拿起白板笔,快速画了几个图表:“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反向营销的策略。不是我们告诉他们产品有多好,而是让他们自己发现产品的好。比如说……”
十五分钟后,客户方的人开始频频点头。
“这个思路很新颖!”市场总监眼睛亮了,“林小姐,你能把这个想法具体化成方案吗?”
“当然可以。”
走出客户公司,孙伟的脸色很复杂。他看着我,半晌才说:“你,挺有想法的。”
“谢谢孙经理栽培。”我微笑着说。
那天晚上,我加班到凌晨两点,把完整的方案做了出来。方案里融入了大量消费心理学的理论,但是我都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述,配上生动的案例,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营销策划。
一周后,客户签了合同。
赵建国在全公司大会上表扬了孙伟:“这次拿下的项目很漂亮,孙经理辛苦了!”
孙伟站起来,接受大家的掌声。他的目光扫过我,眼神里有种说不清的意味。
散会后,他把我叫到办公室:“那个方案,你出了不少力吧?”
“是孙经理带领得好。”我说。
他点点头:“你是个聪明人。在公司里,懂得藏拙比锋芒毕露更重要。明白吗?”
“明白。”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就像一个透明人一样存在于公司。所有的重要项目,我都在幕后做核心工作,但是台前展示的永远是孙伟。
我不在乎。我只是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付得起房租,不用再看房东的脸色。
入职三个月后,公司接了一个大单——陈氏集团的品牌升级项目。
这个项目对我们这样的小公司来说,是能不能上一个台阶的关键。赵建国专门开了动员大会,放出话来:“谁能拿下这个项目,年终奖翻倍!”
孙伟把任务交给了我:“这次你来负责前期调研,我来做最后的方案整合。”
我连续一个星期泡在陈氏集团的各个门店,观察消费者行为,记录数据,分析模式。我发现他们的主要问题不是品牌形象老化,而是和目标客户群的情感链接断裂了。
我做了一份六十页的调研报告,提出了“情感重建”的核心策略,还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执行方案。
孙伟看了报告,沉默了很久。
![]()
“你这个思路很好。”他合上文件,“不过我觉得还需要调整一下。你先把原始资料给我,我来做最后的把关。”
提案那天,我没有被允许参加。
晚上七点,孙伟在公司群里发消息:“陈氏项目成功拿下,感谢赵总的信任!”
03
第二天,公司发了通报,孙伟作为项目负责人,拿到了五万元奖金。
同时小美偷偷对我说:“舒雅姐,我听说那个方案其实是你做的。”
“是孙经理带着我一起做的。”我笑着说,“我还年轻,多学学总是好的。”
小美看着我,欲言又止。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加班,看着电脑上自己做的那份方案。孙伟确实调整过,但是只改了封面,把核心内容原封不动地用了。
我关掉电脑,看着漆黑的屏幕。上面倒映出我的脸,有些模糊,有些陌生。
转机出现在第四个月。
公司最大的客户刘氏科技突然提出要终止合作,理由是“对服务质量不满意”。
赵建国急得团团转。刘氏科技每年给公司带来三百万的营收,失去这个客户,公司至少要损失三分之一的业务。
“孙伟,你去和刘总谈谈,看能不能挽回。”赵建国说。
孙伟去了,但是碰了一鼻子灰。刘氏科技的项目总监直接拒绝了见面。
部门会议上,气氛压抑得可怕。
“还有谁能想想办法?”孙伟环视一周,“客户都快丢了,大家都哑巴了?”
我翻看着刘氏科技的资料,突然看到一个细节——他们的董事长刘建军,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后来在斯坦福读了管理学硕士。
我的心跳快了一拍。
“孙经理,我能试试吗?”我举起手。
“你?”孙伟皱眉,“你有什么办法?”
“我想直接约见刘董事长。”
“开什么玩笑!”孙伟拍桌子,“人家项目总监都不见我们,你还想见董事长?”
“让她试试吧。”赵建国揉着太阳穴,“死马当活马医了。”
我花了两天时间,准备了一份二十页的报告。这份报告不是传统的商业提案,而是一篇关于数字化转型中人机交互心理学的研究报告。我知道刘建军在斯坦福的导师就是研究这个方向的,而他本人也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对这个领域的兴趣。
我给刘建军的秘书发了邮件,附上了报告的摘要。
两个小时后,我接到了电话。
“刘董明天下午三点有半小时空挡,可以见你。”秘书的声音很冷淡,“只有半小时,请珍惜时间。”
第二天,我穿上最正式的套装,拎着电脑包走进了刘氏科技的总部大楼。
刘建军五十多岁,头发花白,但是精神矍铄。他坐在偌大的办公室里,面前摆着我发过去的报告。
“林小姐,你的这篇报告很有意思。”他抬起头,“你是学心理学的?”
“我本科学的市场营销,但是对消费心理学很感兴趣,自学了一些。”我说,这不算撒谎,我确实本科学的市场营销。
“你提到的几个观点,和我导师的研究方向很接近。”刘建军饶有兴趣地看着我,“能详细说说吗?”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们谈的不是商业合作,而是学术探讨。我小心地控制着自己的表述,既展示了足够的专业性,又不至于暴露博士的身份。
“林小姐,和你聊天很愉快。”刘建军最后说,“关于合作的事情,我会重新考虑。你回去等消息吧。”
三天后,刘氏科技恢复了合作,而且还追加了一个新项目。
![]()
孙伟在部门会议上说:“这次能挽回刘氏科技,多亏了我和林舒雅的共同努力。当然,主要还是我和刘董的交情起了作用。”
我低着头,没有说话。
但是我知道,裂痕已经出现了。
04
入职第五个月,公司的情况急转直下。
先是两个核心客户被竞争对手挖走,接着又有三个骨干员工离职。赵建国一夜之间老了好几岁,每天都愁眉苦脸的。
这天,他请来了一位咨询公司的专家。
那位专家穿着笔挺的西装,拎着公文包,在会议室里侃侃而谈:“赵总,你们公司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你看看你们的员工学历构成,本科以下的占了百分之六十!”
赵建国听得直点头。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高学历人才才是核心竞争力。”专家继续说,“你必须优化人员结构,淘汰低学历员工,引进高学历人才。”
“可是,有些老员工虽然学历不高,但是能力很强啊。”赵建国犹豫。
“能力强?”专家摇头,“没有理论基础的能力,走不长远。再说了,现在硕士生遍地都是,你完全可以招到更好的人才。”
会议结束后,赵建国把孙伟叫到了办公室。
我经过时,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孙经理,你觉得那位专家说得对吗?”
“赵总,我觉得很有道理。”孙伟的声音传来,“像老张,虽然技术还行,但是就是个高中学历,形象也不好,客户见了不太满意。还有小美,大专学历,而且总是请假照顾孩子,影响工作。”
“林舒雅呢?她表现不错的。”
“她是本科,但是……”孙伟停顿了一下,“但是她是个女的,以后结婚生孩子,指不定又要耽误工作。而且说实话,本科在现在也不算什么了。我认识几个硕士,年轻有能力,薪资要求也不高。”
我站在门外,手指慢慢收紧。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脑子里乱糟糟的。
我想起了当初找工作时的绝望,想起了那二十三封拒绝信,想起了为了一份工作隐藏学历的无奈。
现在,因为学历不够高,我又要失去这份工作了。
这是一个多么讽刺的循环。
周五上午,公司突然召开全体员工大会。
赵建国站在讲台上,表情严肃:“各位,公司现在遇到了一些困难。经过管理层的慎重讨论,我们决定进行人员优化,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
他顿了顿,继续说:“具体来说,我们将优化本科以下学历的员工。这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希望大家理解。”
会场一片哗然。
![]()
我看到老张的脸色一下子就白了。他五十岁,高中学历,在公司干了十年,技术能力是全部门最强的。
小美坐在我旁边,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具体名单将在今天下班前公布。”赵建国说完就离开了。
回到办公室,整个部门都乱套了。
老张猛地站起来,把桌上的文件扫到地上:“什么狗屁学历!我在这公司十年,多少项目是我扛下来的?就因为我是高中毕业,就要赶我走?”
“老张,你冷静点。”有同事去劝他。
“我冷静不了!”老张红着眼睛,“我那个技术专利,公司说拿去用用,结果现在全是公司的名字!这叫什么事?”
小美哭得更厉害了:“我儿子还在上小学,房贷每个月五千块,我要是丢了工作,一家人怎么活……”
我搂着她,心里堵得慌。
下午五点,钉钉推送了那条冰冷的消息。
紧接着,一份Excel表格在工作群里炸开了锅。表格上赫然列着十五个名字,小美、老张,还有我。
“林舒雅?她不是本科吗?”有人惊呼。
我点开自己的名字,备注栏里写着:“本科学历,女性,存在未来职业稳定性风险。”
孙伟走进办公室,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各位,这是公司的决定。虽然很遗憾,但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希望大家理解。补偿方案会按照劳动法的标准,大家不用担心。”
他的目光扫过我:“林舒雅,你也在名单上。不过你还年轻,找工作应该不难。”
05
我没有说话,只是盯着他。
“好了,大家该干嘛干嘛去,不要影响其他同事工作。”孙伟挥挥手,转身要走。
“孙经理。”我开口了,“我想问一句,陈氏集团的那个项目,到底是谁做的?”
孙伟脚步一顿。
“还有刘氏科技的合作,是谁挽回的?”我站起来,“星火计划的核心方案,是谁设计的?”
办公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我们。
“林舒雅,你这是什么意思?”孙伟的脸色变了。
“没什么意思。”我拉开抽屉,拿出那个压在最底层的牛皮纸袋,“我只是想问清楚,到底什么是高学历,什么是低学历。”
小美抓住我的手:“舒雅姐,算了……”
“不算。”我摇摇头,拿着牛皮纸袋走向门口,“我去找赵总谈谈。”
“林舒雅!”孙伟叫住我,“你想干什么?”
我回过头,平静地看着他:“我想让赵总看看,他要裁掉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我推开门,走进了走廊。身后传来小美的抽泣声,老张的叹息声,还有其他同事的窃窃私语声。
电梯在眼前打开,我走了进去。
按下十层的按钮,电梯缓缓上升。
牛皮纸袋在手里沉甸甸的,里面装着的证书,是我过去七年的心血,是我引以为傲的成就,也是我求职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今天,我要让所有人知道,学历不是用来炫耀的工具,而是证明能力的凭证。
电梯门打开,我深吸一口气,走向赵建国的办公室。
门半掩着,里面传来说话声。
“赵总,这批人清理掉,我们可以招一批硕士生进来,形象好,学历高,薪资还便宜。”
是孙伟的声音。
“可是,林舒雅那个女孩……”赵建国的声音有些犹豫。
“她就是个本科,能力再强也就那样。”孙伟打断他,“我已经联系好了几个名校的硕士,都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比她强多了。”
我站在门口,举起手,敲了三下。
![]()
“进来。”
我推开门,看到赵建国坐在办公桌后面,孙伟站在一旁,两个人的目光同时落在我身上。
“林舒雅?”赵建国皱眉,“你来干什么?”
“赵总,我想您应该看看这个。”
我走到办公桌前,把牛皮纸袋放在桌上。
“这是什么?”
我没有回答,只是慢慢打开牛皮纸袋,从里面抽出了一个红色的证书夹。
赵建国接过去,翻开第一页。
他的表情凝固了。
孙伟凑过来看了一眼,脸色刷地变白了。
那是一本博士学位证书。
深红色的封面,烫金的字体,清华大学的校徽,还有我的照片和名字。
“这是……”赵建国的声音都变了,“博士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