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11月的德国政府,在对华态度上真是把“左手扇右脸”给玩明白了。
这边副总理克林拜尔即将踏上访华之旅,那边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却冷不丁放话,比特朗普还会威胁,声称“若中欧贸易关系恶化,欧洲得想办法报复中国”。
![]()
这已经不是德国官员第一次在对华关系上“先放箭,再画靶”。就在上个月,德国外长原定访华行程的那场突然取消,就引发了不少争议。
而就在双方外长通话被公布后,大家才明白,这位当时不敢来不是因为所谓的沟通不足,而是因为他的“睁眼说瞎话”直接戳中了中国的底线!
![]()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光明日报】【外交部】【环球网】【大公报】【澎湃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一边放狠话,一边求对话
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的“报复中国”言论,选在副总理访华前夕抛出,时机之微妙,让人不禁怀疑:这是不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压力测试”?
纳格尔并非孤军奋战,德国政府近期通过了一项全面审查计划,将对两方在能源、原材料和关键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进行重新评估。
![]()
他们甚至还打算接下来成立一个由学者、行业协会和智库成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定期向议会汇报。
更引人注目的是,德国总理默茨也一改德国几十年来奉行的自由贸易教条,公开呼吁欧洲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以保护本土钢铁产业,应对来自中国的竞争。
而即将访华的副总理克林拜尔,则提出了“多一点欧洲爱国主义”的口号。
![]()
一方面,他打破了德国长期奉行的自由贸易原则,呼吁欧洲采取保护措施应对中国竞争;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与中国保持对话的重要性。
就在纳格尔放话的同时,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上月访华行程的取消,却暴露了德方在敏感议题上的“踩雷”行为。
![]()
瓦德富尔在访华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口出狂言,直接触动了中方的红线,结果可想而知。更戏剧性的是,在取消行程11天后,这家伙还是主动请求与中方通话。
这一系列操作,完美诠释了什么是“说最硬的话,做最软的事”。德国政府这种既要保持强硬姿态,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外交风格,让人不禁想起那些放狠话后自己找台阶下的场景。
![]()
这一幕“先硬后软”的外交戏码,德国政府到底是在演给谁看?是国内选民,是盟友,还是自己?
民调低迷,政策摇摆
德国政府对华政策的矛盾,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其国内政治压力的直接反映。
德国对华政策的这种矛盾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其国内政治困境的向外投射。朔尔茨领导的三党联合政府上台以来,就一直深陷民调低迷、内斗不断的泥潭。
![]()
更让德国传统政客头疼的是,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支持率持续走高,稳坐第二大党位置。而德国政坛长期以来的“防火墙”政策,即各党不与选择党合作的做法正在出现裂痕。
当国内问题积重难返时,找一个外部“标靶”来转移视线,就成了不少政治人士的本能选择。中国,作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不幸成为了这个“完美”的目标。
![]()
但也有不少在德国风评不错的政客也公开质疑这一政策,呼吁政府和党派进行“正常化交往”。这种政治风向的转变,无疑给德国对华政策的稳定性蒙上了一层阴影。
德国政府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经济上深知离不开中国市场,政治上却要表演强硬姿态;既想从对华贸易中获利,又想在价值观上占据道德高地。
![]()
他们深知中国市场对德国经济的重要性,却又不得不在国内政治中展现“强硬姿态”。
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让德国政府的对华策略,就像一个人同时踩着油门和刹车——声响很大,动静不小,但实际前进有限。
离不开中国,放不下身段
尽管德国政府在政治言辞上愈发强硬,但经济层面的现实却截然不同。中国作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依然稳固,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中德经济的深度互联。
![]()
从数据来看德国经济早就和中国这边深度绑定,要是他们真的选择切割,不好受的恐怕还是德国。
当德国政治家在柏林发表着对华强硬的演讲时,德国的汽车工厂可能正在为下一批销往中国的整车做最后检测,德国的机械制造商可能正在接待来自中国的重要客户。
![]()
从汽车制造到机械设备,从化工产品到电子产品,他们几乎所有支柱产业都与咱们的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德国汽车产业本身就不景气,如果供应链再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驻德国大使邓洪波此前在《柏林报》发表时政评述时也指出:“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建交53年来,两国始终秉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精神发展双边关系。”
![]()
然而,这群高傲的昂撒人似乎仍在“一边谈合作,一边立规矩”。这种“双轨并行”的策略,不仅让中方感到困惑,也让德企在华经营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甚至有评论调侃道,德国政府仿佛在玩一场“外交俄罗斯轮盘赌”,一边扣动扳机,一边希望枪里没有子弹。
![]()
副总理心心念念的这次来访,本应是修复双方关系的一个重要契机。但如果德方不能放下身段,正视现实,这场“外交秀”恐怕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
德国的经济现状其实并不乐观——制造业产出持续下滑,能源转型步履维艰,曾经引以为傲的工业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
![]()
但从放狠话到踩雷,以及评估贸易政策,德国也算得上是结结实实踩了三次雷了,接下来的他们又该如何自处呢?
结语
德国经济已连续两年衰退,制造业产出持续下滑,破产企业数量创下近年新高。德国政府若不能认清这一现实,继续在“合作与对抗”之间摇摆,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
![]()
或许,德国政府应该学会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国际交往中,诚意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具体行动中的态度。德国的“旧世界幻觉”,是时候醒醒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源自:【光明日报】【外交部】【环球网】【大公报】【澎湃新闻】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