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中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云端Agent新进展,正在重新定义AI编程范式。
0人类交互,“AI编程团队”就能支持复杂应用直接落地,极限有效上下文能达千万量级。
就像这样,提出需求,让AI自动开发一个支持多格式文档上传解析、文档向量化存储,还结合大模型对话回答、具备异步任务管理和Web应用系统的复杂人工知识库检索应用项目。
过程非常丝滑~
这一次带来如此新SOTA效果的,是全球首个实现项目级开发的AI IDE——Vinsoo。
刚刚,Vinsoo上新Beta 3.0版本,仅用国产大模型(Qwen),就超越了搭载Claude的Cursor、Codex、Claude Code等一众流行AI编程产品。
相同提示词下,Codex在配置环境时卡死。
Cursor能够构建页面,但并未真正实现其中功能。
Claude Code则无法正常启动页面。
仅用国产大模型实现使用效果新SOTA
Vinsoo是芸思智能推出的全球首个搭载云端安全Agent编程团队的AI IDE,主打从需求确认到交付验收,AI全流程自动推进项目开发。
此次新进展,具体到技术层面,Vinsoo解决了4个核心问题。
超长上下文工程的算法突破
第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在一个长期、复杂的任务中,有效管理和利用海量的上下文信息,防止因无序信息累积导致的“上下文信息熵”急剧增加,最终引发“上下文腐败”(Context Corruption)。
Vinsoo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精密的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策略,基于DYCODE和COTER,在保证上下文质量的前提下,极限有效上下文能达到千万量级。
可以理解为,Vinsoo是将上下文分为“有损”和“无损”两类来进行处理。
- DYCODE
对于可以重构的信息,仅在其对偶数据结构中保留映射编码。
当需要时,Agent系统可以自助地通过逆向解码器,快速将对应信息恢复出来。
这在最大程度地维持了上下文的准确性的前提下,极大降低实时上下文的负载。
- COTER
作为整个上下文系统的总调度器,基于全局拓扑数据建模和对上下文中的熵变的分布预测,宏观调控多Agent系统全局的上下文信息动态编码,让上下文中的信息熵始终动态维持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从而保证上下文压缩的质量。
支持同步运行的multi-agent架构
Vinsoo采用由多个专职智能体组成的、能实现同步协作的开发网络。
基于拓扑最大化并行原则设计,能确保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各个智能体能够最大化地并行工作,实现超高效率的协同开发。
目前,该网络可同时支持最多8个智能体同步运行开发,包括:
- 上下文工程师Agent:负责执行压缩、摘要和卸载策略,维护上下文的清洁与高效。
- 代码生成Agent:专注于在给定的、经过“净化”的上下文中,编写高质量的代码。
- 自主测试与调试Agent:在代码生成后,立即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并通过一个去中心化的调试网络,与其他Agent协作修复发现的Bug。
- 像素级UI感知Agent:对于前端项目,该Agent能够直接分析渲染树,确保UI实现与设计稿的像素级一致性,而非简单的图像比对。
这种分工明确的协作模式,确保了每一个环节都由最专业的“角色”来处理,大幅提升了整体的输出质量和效率。
系统性感知能力强化
Vinsoo针对AI在传统数字世界之外的诸多感知盲区,进行了系统性的感知能力强化。
比如,对于系统底层架构和实时运行时状态、跨节点网络拓扑与分布式部署配置、多轮交互式测试流程中的隐形反馈等“非感知”、抽象数据,Agent会通过内置的解析引擎与转化机制,将其拆解、规整为结构化程度高、逻辑清晰的事件流。
这些经过处理的结构化事件流,能够消除AI与特定领域复杂场景之间的信息壁垒,更精准捕捉问题核心关联要素,为AI后续的推理决策、路径规划提供全面且关键的输入支撑,大幅提升其在专业领域解决复杂问题的效率与准确性。
与基座模型能力解耦
Vinsoo还通过将大模型本身复杂、难以预测的决策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确定性工程任务的方式,来使整个智能开发路程更加高度可控。
- 从“模型依赖”到“工程化驱动”
大模型只在必要时提供高阶的语义理解或生成能力,其行为被严格限定在工程框架之内。
Vinsoo将模型作为一个高阶工程化能力驱动组件。复杂的任务规划、上下文管理、代码生成、测试验证等环节,均由各自的专职Agent按照清晰、可控的工程逻辑和工具来执行。
- 行为的可分解与可追溯
任何一个复杂的开发任务,都会被系统分解成一个由多个Agent协作完成的任务拓扑图。
这意味着,AI的每一个动作——从理解需求到提交代码——都是可追溯、可监控、可调试、可优化的。
这突破了传统大模型“一次性生成、成败难料”的困境,有效提升了其确定性。
云端AI Agent新体验
技术之外,Vinsoo全新Beta 3.0版本,还带来了三重云端AI Agent新体验。
云端一键发布功能: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开发与部署
Vinsoo为用户提供了从开发到部署的全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
在此过程中,Vinsoo的AI Agent团队能够支撑全流程0人类交互的自动开发模式,确保开发完成后,用户可直接获得已配置就绪的云服务,同步获取公开可用的网址域名,真正实现“开发即能用”。
另外,为了进一步拓宽产品使用场景,满足不同用户的发布需求,Vinsoo还新增支持一键发布至应用商店的功能。
用户无需针对不同应用商店的规则单独调整配置、提交材料,通过Vinsoo系统即可完成标准化发布流程,大幅缩短产品从开发完成到面向终端用户的周期,提升产品落地效率。
下一步,Vinsoo还计划为用户提供长期云服务自动运维支持。
移动端支持
考虑到用户移动办公、随时协作的需求,Vinsoo新增手机端使用支持。
用户可借助移动端随时随地开启使用,享受云端异步开发的便捷性——无需依赖固定设备,开发过程可在云端持续推进。
同时,用户还能通过移动端实时查看AI开发进度,及时掌握项目动态,确保对开发流程的有效把控。
团队协作功能
为满足团队协作开发需求,Vinsoo新增邀请团队协作功能。
用户可将当前项目一键分享给团队成员,实现多人同时对项目进行操作与协作,使团队成员能够实时同步工作进度、共同推进项目开发,有效提升整体团队的开发效率与协作质量。
可以看出,Vinsoo重注“云端”,研发团队也明确提出:云端即未来。
在云端战略上,Vinsoo的目标是:
- 安全可控的研发闭环,AI团队可在隔离式沙箱内完成模型测试、调试与验证,规避数据泄露、系统兼容等风险。
- 全流程数据资产沉淀,为效果迭代优化、下一代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数据底座。
- 专业化长效技术支撑,Vinsoo云端未来将会提供全生命周期适配服务,涵盖架构升级、故障响应、版本兼容等核心场景,降低企业/个人自研运维成本。
- 异步同步协作模式适配,实现远程进度可视化、任务协同化管理,打破地域与时空限制,提升开发工作效率。
- 弹性伸缩的拓展能力,云端架构具备高可扩展性,可根据团队规模、项目复杂度、算力需求实现资源动态扩容。
00后创业,小团队驱动新范式
Vinsoo背后的芸思智能去年年底已拿到天使轮投资。
研发团队由00后主导,汇聚来自华盛顿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中美顶尖学府的硕博士,以及曾在亚马逊、京东、腾讯、字节跳动任职的资深工程师。
创始人兼CEO殷晓玥,本科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曾在顶级投行等机构实习。
本科毕业后,她拒绝了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的offer,选择回国AI创业。
而Vinsoo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也正相识于殷晓玥发起的 “Peer to Peer” 项目——
这一线上教育公益项目在2019年启动,旨在以云端直播为纽带,将陷入停课焦虑的学生与有意提供帮助的志愿者连接起来。
项目收效显著,短短时间内就集结了百余名世界名校的学生志愿者,通过线上直播、互动答疑等形式,为超过1.5万名中国中学生提供了帮助。
可以说,芸思智能延续了“Peer to Peer”团队的信念:
- 当一群人带着真挚的热爱奔赴同一件事,灵魂共振的力量,终将成就不可复制的精彩。
00后不受经验束缚的创业新视角,加上强大人才团队的专业战斗力,使得这支核心仅10人的团队,在突破行业边界的创业路径上更具勇气和锐气,也真正在持续解锁更多AI Coding的新可能。
属实未来可期。
最后的最后,Vinsoo Beta 3.0版本现已开放邀请码申请通道,会在近期开始发放,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前往官网申请:
www.aiyouthlab.com
— 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