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郭汝瑰蒋纬国回忆录才知:三大潜伏中将,为何唯独吴石暴露

分享至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

吴石,56岁,国防部参谋次长,中将军衔,被枪决。

同一时期的郭汝瑰、刘斐,同样是潜伏中将,却活到了80多岁善终。

三个人,职位差不多,军衔差不多,做的事情差不多。

为什么结局天差地别?

电视剧告诉你:单线联系、纪律严明、蔡孝乾叛变。

但翻开蒋纬国和郭汝瑰的回忆录,你会发现——

真相不是那么简单。



01

蒋纬国在回忆录里写了一句话,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郭汝瑰在徐州担任剿总参谋长时,我曾向父亲举报他,没想到本部接收报告的人没有送到父亲手中。」

好家伙。

蒋介石的二公子,亲自写报告举报郭汝瑰是共产党。

报告居然被人半路截了?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还有一个细节。

1948年淮海战役前,国防部召开作战会议。

郭汝瑰提出作战方案:徐州主力经双沟、五河与李延年兵团会师后西进,解黄维兵团之围。

杜聿明一听就炸了。

他拍着桌子质问:「在这样河流错综的湖沼地带,大兵团如何运动,你考虑没有?」

这个方案就是把几十万大军往火坑里推!

按理说,刘斐和郭汝瑰是死对头,这时候应该踩一脚。

可怪就怪在这——

刘斐一反常态,站出来给郭汝瑰帮腔!

「打得!打得!」

会场里乱糟糟地大吵大笑,杜聿明一个头两个大。

郭汝瑰在回忆录里写了一个细节——

「听了杜聿明的话憋不住笑,但嘴上却只字不露。」

憋不住笑?

为什么笑?

还有第三个细节。

郭汝瑰怀疑刘斐是地下党,去问上线任廉儒。

任廉儒回了八个字——

「摸不清楚,莫要下手。」

就这八个字。

郭汝瑰立刻明白了,不再追问。

这八个字到底什么意思?

02

1947年5月到1948年6月,郭汝瑰在徐州陆军总司令部当参谋长。

蒋纬国当时是装甲兵上校,但他跟戴笠关系密切,搞了自己的情报网。

他盯上了一个可疑的人——一个地下党交通员。

特务跟踪这个交通员三个月,发现他接头的对象,是郭汝瑰的侍从副官。

蒋纬国大喜——人赃并获!

他立刻写了一份详细的举报材料。

材料里列举了:

· 交通员与郭汝瑰副官的接头时间地点

· 郭汝瑰近期的可疑行动

· 徐州部署计划多次提前泄露

按理说,这份报告应该直接送到蒋介石办公桌上。

结果呢?

蒋纬国在回忆录里写得很无奈——

「本部接收报告的人没有送到父亲那儿去。」

报告被截了。

谁截的?

蒋纬国没说。



03

就在报告被截的同一天。

那个被抓的地下党交通员,在押送途中。

特务还没来得及审问,他突然倒地抽搐。

「不好!」

特务冲过去,掰开他的嘴。

已经晚了。

交通员咬破藏在嘴里的砒霜,当场毒发身亡。

证据没了,线索断了。

蒋纬国气得直跳脚。

但也没办法。

04

更诡异的是——

郭汝瑰不但毫发无损,还继续升官。

1948年7月,郭汝瑰复任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厅长。

这可是国防部的核心部门,主管全国作战计划。

杜聿明跑去找顾祝同:「老长官,郭汝瑰有问题,我有情报!」

顾祝同摆摆手:「你不要疑神疑鬼。」

杜聿明又去找蒋介石。

蒋介石一听就火了:「难道堂堂国民政府的官员都要到处贪污捞钱,才不是共产党吗?」

杜聿明碰了一鼻子灰。

他在回忆录里写道——

「山东方面有情报说郭汝瑰有问题,但我没有证据,举报无效。」

巧不巧?

蒋纬国举报,报告被截。

杜聿明举报,蒋介石不信。

郭汝瑰继续在国防部心脏部门当厅长。



05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前夕。

国防部召开作战会议。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郭汝瑰展开一张地图,用教鞭指着说道:

「徐州主力经双沟、五河,与李延年兵团会师后西进,解黄维兵团之围。」

杜聿明盯着地图看了半天,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郭汝瑰,你这个方案是要害死几十万弟兄!」

会议室里一静。

郭汝瑰不紧不慢地推了推眼镜:「杜长官,这是国防部的统一部署。」

「统一部署?」杜聿明气得发抖,「在湖沼地带,河流错综,大兵团如何运动?你考虑过没有?!」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刘斐。

刘斐是国防部参谋次长,郭汝瑰的上级。

而且大家都知道,刘斐和郭汝瑰关系极差。

按理说,这时候刘斐应该踩一脚郭汝瑰。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杜聿明傻眼了——

刘斐站起来,连说两个「打得」:

「打得!打得!」

杜聿明愣住了。

会场里乱糟糟地大吵大笑。

郭汝瑰坐在位子上,低着头整理文件。

但他在回忆录里写道——

「听了杜聿明的话憋不住笑,但嘴上却只字不露。」

最后,这个方案通过了。

结果呢?

杜聿明兵团在陈官庄被围,全军覆没。

60万国军,灰飞烟灭。

06

三个怪异的细节,现在串起来了——

蒋纬国举报郭汝瑰,报告被人截了。

谁截的?为什么敢截蒋纬国的报告?

郭汝瑰听到杜聿明质问,「憋不住笑」。

他笑什么?是不是早就算计好了?

任廉儒八个字,郭汝瑰就懂了。

郭汝瑰怀疑刘斐是地下党,问上线任廉儒。

任廉儒说:「摸不清楚,莫要下手。」

这八个字到底暗示了什么?

再对比吴石——

蔡孝乾笔记本上直接写着「吴次长」。

朱枫身上有吴石签发的通行证。

王碧奎无意中说朱枫来过家里。

为什么吴石这边到处是痕迹,郭汝瑰那边却干干净净?

电视剧里说,郭汝瑰和刘斐成功是因为「单线联系、不横向联络」。

吴石失败是因为「蔡孝乾叛变,横向联系暴露」。

听起来很合理。

但看完三个人的回忆录,你会发现——

真相不是那么简单。

郭汝瑰和刘斐的成功,不只是「单线联系」。

吴石的失败,也不只是「蔡孝乾叛变」。

背后还有一个更隐秘、更系统的原因。

这个原因,藏在蒋纬国被截的那份报告里。

藏在郭汝瑰「憋不住笑」的那一刻。

藏在任廉儒那八个字的深意里。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