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市场有点意思。
猪价的下跌终于有了缓和,并且还出现了小幅的回涨,并且重新回归到了6元 /斤之上,不过也就是将将站在了6元的边边的,稍一不留神,就可能又会跌回去。
而蛋价呢,这几天也涨了,这对难兄难弟倒是携手走出了一段小行情。
但是很遗憾,没涨几天就又打脸了。
这不,这两天蛋价又明显涨不动了,照这个逻辑,猪价可能也快要涨不动了。
因为生猪也好,鸡蛋也好,处境都差不多,或者说这哥俩现在就是照镜子,一个涨了一个马上就会跟着,但一个跌了,另一个也很快就涨不动了。
为啥呢?
![]()
说到底都是一个问题——太多了。
猪,猪多,蛋鸡,蛋鸡也多。
生猪产能不用再说了,离正常保有量差好多呢,存栏也庞大。蛋鸡呢,存栏也是处于近5年来的高位,鸡蛋供应量十分充足。
这种情况下要想涨就只能指望两件事:
一件是消费大增。
比如消费十分旺盛,能快速的把庞大的供应压力消化掉。
但是消费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双十一促销,鸡蛋销量有一定增长,但活动一过很快也就会降下来。
虽然说四季度是猪肉以及鸡蛋消费的旺季,但从这两年情况来看,普遍表现为旺季不旺,增量的幅度明显不大。
所以指望消费恐怕是指不上。
另一件能指望的就是供应端去产能。
但去产能这事也很费劲。
一方面是都知道四季度是消费旺季,所以都想赌一把,至少没人愿意在旺季去产能。
![]()
另一方面,当价格下跌陷入持续亏损时,部分养殖户有去产能的意愿,比如前段时间蛋价持续低迷,淘汰鸡数量就明显有增加的趋势。
但是当蛋价反弹以后,马上淘汰的意愿就下降了。
生猪也是这个情况,猪价下跌时有部分主体认卖出栏,但当猪价又涨起来了,挺价看涨的情绪就又上来了。
显然这两件事都指望不上,所以这上涨也就必然是有限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供应压力是杠杠的。
比如说蛋鸡,存栏量高,而且天气转凉以后,产蛋率也开始回升,所以总体供应压力依然不减。
不过虽然说涨不动,但再触底下跌的概率倒也不大,毕竟下游消费是有提升的,只不过没预期那么大。
![]()
另一方面呢,养殖端挺价的情绪也还在,不至于恐慌出栏,所以大跌的几率也并不大。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鸡蛋批发价为7.63元/公斤,环比下降了5.22%,同比则下降达26.56%。
随着下游消费趋势向好,预计11月价格重心会比10月有所提升。
同样,生猪行情大概率也会复制这一趋势,即10月的下跌预计是低点,而后续再跌破低点的可能性不大,整体价格重心会缓慢回升。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