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A股市场中的光伏、锂电池等新能源板块表现亮眼,天际股份、多氟多、天华新能、德方纳米等多股涨停或涨超10%;通威股份、特变电工等权重股大涨。
自今年9月以来,储能、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赛道便频繁领涨。其中的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纷纷创下历史新高。让不少投资者惊呼“新能源赛道王者归来”!在2020-2021年的A股市场,新能源赛道走出了轰轰烈烈的牛市行情,很多投资者记忆尤深。
那么,新能源赛道近期再次走强的逻辑是什么?作为主导新能源赛道的机构又青睐哪些公司呢?下文,笔者为大家一一梳理。
储能:行业需求爆发式增长,龙头企业业绩高增!
根据储能与电力市场统计,2025年1-9月,国内储能采招(包含储能系统和EPC)合计 313GWh,同比大增185%。
![]()
2025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而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约9500万千瓦,距目标仍有近1倍的增长空间。此外,“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并直接指出“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海外市场方面,根据EUPD数据,预计2025年欧洲前19大市场的新增储能装机容量有望达35.3GWh,同比增长超过75%。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提出,到2030年欧洲储能总装机容量需从当前约50GWh,提升至500GWh-780GWh,实现10余倍增长,以配合其45%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保障电网稳定和灵活调度。
开源证券指出,亚非拉等新兴市场电力供应困境突出,电力短缺呈常态化,电价波动幅度大,能源保障压力显著。叠加“光伏+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行,其经济性已全面优于传统柴油发电,直接推动储能需求从“可选配置”升级为“刚性需求”,市场基础需求空间广阔。此外多国政府已出台强制 配储政策与补贴激励措施,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多重驱动因素共振下,亚非拉新兴市场储能需求有望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
储能龙头企业阳光电源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6.34%;海博思创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8.7%。阳光电源认为2026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有望呈现40-50%的增速。
锂电池:储能、固态电池使行业景气度再次提升
据产业消息,海内外市场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国内储能电芯供应紧张,头部电池企业处于满产状态。鑫椤锂电发布锂电产业链11月预排产数据,样本企业中电池排产环比增长1.5%,需求保持旺盛。
近期在下游需求旺盛带动下,产业链上游正极、6F、电解液、隔膜等材料环节出现不同程度涨价,尤其是原料6F的供应短缺,价格自7月底最低点至今已上涨超过140%,其中10月份以来涨价幅度接近翻倍。在涨价驱动下,产业链业绩逐季改善可期。
![]()
此外,固态电池作为锂电池的发展方向,其产业化进程持续推进,随着半固态电池进入量产阶段,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迎密集落地,将为产业链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带来迭代升级的增量需求。
光伏:反内卷政策驱动产业链价格止跌企稳!
2020年以来,全球碳中和战略的全面推进为光伏行业提供了核心驱动力,叠加光伏技术加速迭代带来的成本下降,行业全面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税收、土地、补贴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激发投资热情,全产业链开启扩产竞赛,产能扩张速度远超终端需求增速。
截至2025年二季度,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各环节名义产能均已突破1200GW,而根据CPIA预测,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需求仅为570-630GW。伴随行业产能过剩,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自2022年下半年起进入下行通道。自2024年以来,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已普遍跌破成本线,并在2025年6月触及历史低点,行业反内卷需求紧迫。
![]()
自今年6月底以来,光伏反内卷相关会议密集召开,且规格持续提升,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工作,行业反内卷决心得到强化,供需两侧实质性变化值得期待。
2025年7月以来,光伏上游环节受不低于成本价销售指导,主产业链价格整体呈现回升态势。根据Infolink数据,自7月初价格低点至10月22日,多晶硅致密料、182N硅片、182N电池、TOPCon组件价格累计涨幅分别达48.57%、53.41%、36.96%、1.91%。除组件环节外,其他环节均实现显著涨价。
近日,硅料企业协鑫集团董事长表示,17家光伏硅料企业已基本同意搭建联合体,预计于2025年内完成。财联社消息,规划预计成立700亿元左右规模的基金用于硅料收储,这将是光伏去产能、反内卷的里程碑事件。
展望未来,平安证券认为,光伏终端需求难言明显反转,光伏产业链价格及盈利水平仍然有赖于反内卷相关政策的推进,政策因素将持续成为光伏板块行情的核心驱动因素。
新能源为基金第2重仓行业,33只新能源股被持股超10亿!
新能源板块作为A股的超级赛道,主导力量是机构投资者。而公募基金是机构投资者中的中坚力量,2020-2021年的新能源行情,离不开公募基金的推波助澜。
根据Choice数据,2025年三季度末,新能源公司扎堆的电力设备行业是基金的第二大重仓行业,持股总市值接近4529亿元。
其中,有33只新能源概念股被基金持股均超10亿元。宁德时代被基金持股超2000亿元,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华友钴业等个股也分别被基金持股达405亿元、328亿元、166亿元。
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11月7日收盘,有20只新能源股今年以来涨幅超50%,“翻倍股”占7只。光伏+储能双赛道的阳光电源,以超178%的涨幅领涨。三季度末,共有581只基金重仓了阳光电源,合计持股市值超405亿元。
![]()
新能源为外资第1重仓行业,8只重仓股年内翻倍!
北向资金是A股市场上“外资”的代名词,是A股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之一,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成功操作,其被很多投资者奉为“聪明资金”。其投资偏好与公募基金有诸多相似之处。
根据Choice数据,2025年三季度末,新能源为主的电力设备行业为北向资金第1大重仓行业,持股市值超4400亿元。
其中,有30只新能源概念股被北向资金持股均超10亿元。其中,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被北向资金持股超2400亿元,占北向资金A股总持仓的比例超过10%,远超其他公司。
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11月7日收盘,有20只新能源股今年以来涨幅超50%,“翻倍股”占8只。领涨个股也是阳光电源。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阳光电源的市值约为141亿元,为其新能源板块的第2大重仓股。
![]()
36只新能源股备受“融资客”青睐,9股已翻倍!
此外,不少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来市场走牛的根本原因是流动性驱动,而融资余额的走高,正是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来源。根据Choice数据,10月29日,A股融资余额站上2.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年内增超6000亿元。
融资余额是指“融资客”通过融资融券业务借入资金购买股票的金额,融资余额规模走高,代表资金做多情绪浓厚,投资者愿意借入资金加杠杆投资。
笔者根据Choice数据梳理,截至11月6日,最新融资余额超10亿元的新能源概念股共共有36只,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的融资余额均超100亿元。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11月7日收盘,有25只新能源股今年以来涨幅超50%,“翻倍股”占9只。
![]()
![]()
数据说明
本文信息及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外部数据库等,本平台无法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作出实质性判断和保证,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风险揭示
本文所涉的文章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数据及信息存在一定滞后性,所反映的内容将根据市场情况动态变化,不构成任何股票推荐及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