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姑姑藏起我的中专招工表,母亲连夜讨回,如今我国企高管退休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秀芳,你这么做太狠心了!那可是孩子一辈子的前程啊!”

母亲的声音在雨夜里颤抖着。

姑姑站在门口,脸色苍白,手里攥着那张被雨水打湿的招工表。

“嫂子,我也是为了小梅好......”

这段对话,我在门缝里听了三十多年,至今仍清晰如昨。



退休那天,单位为我举办了欢送会。人事部的小王念着我的履历:省级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底下掌声雷动。我坐在主席台上,思绪却飘回到了1991年的那个夏天。

那年我十六岁,刚从县城一中初中毕业。

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小镇的石板路,蝉鸣声此起彼伏。我坐在家门口的槐树下,手里拿着刚发下来的成绩单。语文92,数学89,英语85,总分在全县排名前五十。

“建国,你这成绩能上县重点高中了!”邻居王婶探头过来看,“你妈该高兴坏了吧?”

我笑了笑,没说话。高中的学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每学期光学费就要三百块,还不算生活费和书本费。父亲三年前出车祸去世了,家里全靠母亲在纺织厂的工资维持,一个月才一百八十块。

母亲从厂里下班回来,看到成绩单,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孩子,没给你爸丢脸。”她摸着我的头,眼眶有些发红。

“妈,要不我别读高中了,去学门手艺吧。”我试探着说。

“胡说!”母亲的声音突然严厉起来,“你爸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你好好读书。再苦再难,妈也要供你上学。”

就在这时,姑姑来了。

姑姑是父亲的妹妹,住在镇上的另一头,开了个小卖部,日子过得比我们宽裕。她手里拎着一网兜水果,还有几斤猪肉。

“嫂子,听说建国成绩出来了?”姑姑笑盈盈地走进来,“我就知道这孩子聪明,随他爸。”

母亲赶紧让座倒茶。姑姑坐下后,从包里掏出一张表格。“嫂子,我今天来是有件好事要跟你商量。”

那是一张中专招工表。

“县里的机械厂今年要招二十个学徒工,读三年中专,毕业直接分配工作。”姑姑把表格递给母亲,“我托人打听了,这个机会可好了。三年后就是正式工人,端铁饭碗,每个月工资至少两百块。”

母亲接过表格,仔细看着上面的条款。我也凑过去看,上面写着: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年龄十六至十八岁,成绩优良者优先。学制三年,期间包吃包住,毕业后分配至县机械厂工作。

“这机会是我托了好多关系才要来的。”姑姑继续说,“厂长是我们小卖部的老顾客,他答应给一个名额。嫂子你想想,建国去读三年中专,不用你花一分钱,毕业就有工作。这可比读高中强多了。”

母亲犹豫了。“可是建国成绩这么好,老师说他能考大学的。”

“大学?”姑姑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嫂子你清醒点吧!读高中三年,再读大学四年,你哪来那么多钱?就算考上了,学费呢?生活费呢?建国现在去读中专,三年后就能挣钱养家,还能帮你减轻负担。”

这话说得很实在。母亲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姑姑,终于点了点头。“那就麻烦你了,秀芳。”

姑姑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表格填好了交给我,我去找厂长盖章。对了,还需要照片,两张一寸的。”

就这样,我的人生轨迹被定了下来。或者说,我以为被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母亲带我去照相馆拍了照片,又仔细填好了招工表。我在表格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李建国。

“姑姑说了,这个周末就把表格交上去。”母亲把表格装进一个牛皮纸袋,小心翼翼地放在柜子里,“下个月你就能去报到了。”

我心里其实有些不甘。班主任张老师找过我好几次,说我的成绩足够考上县重点高中,将来冲击大学完全没问题。可是看着母亲日渐增多的白发,看着家里徒四壁的墙,我把那些话都咽了回去。

周五晚上,姑姑又来了。“嫂子,表格填好了吗?我明天要交给厂长。”

母亲赶紧从柜子里拿出牛皮纸袋,递给姑姑。姑姑打开检查了一遍,点点头:“没问题,我明天一早就去找厂长。建国啊,好好准备一下,下个月就能去报到了。”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的月光很亮,照在墙上的奖状上。那是我在学校得的三好学生奖状,已经连续三年了。我想,也许读中专也不错,至少能早点工作,早点帮母亲减轻负担。

可是第二天下午,一切都变了。

班主任张老师突然来到我家。他是骑着自行车来的,满头大汗。

“李建国妈妈,我听说你们要放弃让孩子读高中?”张老师着急地说,“这怎么行呢?建国的成绩这么好,将来考大学完全有希望的!”

母亲有些尴尬。“张老师,实在是家里条件不好......”

“我理解你们的难处。”张老师擦了擦汗,“但是你们要想长远一点。现在国家正在改革开放,将来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读个中专虽然能早点工作,但发展空间有限。读大学就不一样了,那是真正改变命运的机会。”

“可是......”母亲欲言又止。

“学费的问题,学校可以申请助学金。”张老师说,“建国成绩这么好,肯定能申请到。再说了,现在国家对贫困学生有补助政策,只要肯读书,总有办法的。”

张老师的这番话,让母亲动摇了。

“嫂子,你好好考虑考虑。”张老师临走时说,“县重点高中下周一就要报名了,如果建国要去,我可以帮忙联系。”

那天晚上,母亲一夜没睡。我听见她在厨房里走来走去,叹气声一声接一声。

第二天一早,母亲做了个决定。“建国,你去读高中吧。妈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上大学。”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妈......”

“别哭。”母亲擦掉我的眼泪,“你爸在天有灵,也希望你能有出息。中专的事,妈去跟你姑姑说。”

可是当母亲去找姑姑要回招工表时,姑姑说了一句让我们震惊的话。

“嫂子,表格我已经交给厂长了,盖好章了,改不了了。”

母亲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什么?你不是说周六才交吗?今天才周日啊!”

“厂长周六正好在,我就顺便交了。”姑姑的语气很平静,“嫂子,这可是好事啊,你怎么还后悔了呢?”

“我没有后悔,我是想让建国读高中。”母亲的声音有些颤抖,“秀芳,你把表格要回来,行吗?”



姑姑的脸色沉了下来。“嫂子,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好不容易帮你弄到这个名额,你说不要就不要了?你让我的脸往哪儿搁?”

“对不起,秀芳,是我考虑不周。”母亲陪着笑脸,“但建国的老师说了,他有希望考大学的。你就帮帮忙,把表格要回来吧。”

“不可能!”姑姑斩钉截铁地说,“章都盖好了,厂长那边也登记了。你现在反悔,不是让我难做吗?”

母亲还想说什么,姑姑已经转身回屋了,“嘭”的一声关上了门。

我看着母亲失魂落魄地走回家,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那天晚上,母亲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一直坐到深夜。

接下来的两天,母亲又去了姑姑家三次,每次都吃了闭门羹。姑姑要么说不在家,要么说表格已经交了,改不了了。

眼看着高中报名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母亲急得团团转。她托人打听到了机械厂厂长的电话,可是打过去,对方说没收到什么招工表,让她搞清楚再说。

这下母亲明白了——表格根本就没有交上去,还在姑姑手里。

那天下午,母亲再次来到姑姑家。这次她没有敲门,而是坐在门口等。从下午三点等到傍晚六点,姑姑终于回来了。

“秀芳,我求你了,把表格还给我吧。”母亲站起来,声音里带着哭腔,“建国是个好孩子,他能考大学的。别耽误了他的前程。”

姑姑看着母亲,沉默了很久。

“嫂子,你知道小梅今年也初中毕业吗?”姑姑突然问。

小梅是姑姑的女儿,我的表姐,比我大一岁。我知道她今年也参加了中考,但成绩不太好,只考了三百多分,连普通高中都上不了。

“我知道。”母亲点点头,“小梅是个好孩子。”

“那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帮建国弄这个名额吗?”姑姑的眼睛突然红了,“因为这个名额本来是我给小梅准备的。”

母亲愣住了。

“我托了那么多关系,花了那么多钱,就是想让小梅有个好出路。”姑姑的声音有些哽咽,“可是厂长说了,要成绩好的孩子。小梅的分数不够,建国的够。我想着,反正你们家也困难,建国去读中专也是好事,就把名额给了他。”

“可是现在呢?你们不要了。那这个名额怎么办?”姑姑的声音突然变得尖锐,“我花的那些钱怎么办?我托的那些关系怎么办?”

母亲终于明白了。这个名额从一开始就是姑姑给表姐小梅准备的,只是因为小梅成绩不够,姑姑才想到了我。现在我们要反悔,姑姑当然不愿意了。

“秀芳,这件事是我不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但建国真的有机会考大学,你就成全他吧。小梅的事,我们另想办法。”

“另想办法?”姑姑冷笑一声,“什么办法?再花钱托关系?嫂子,你知道我为了这个名额花了多少钱吗?两千块!整整两千块!你有吗?”

两千块,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母亲的脸色更白了。

“我......我可以慢慢还你。”母亲说。

“不用了。”姑姑摆摆手,“表格我不会给你的。建国就去读中专吧,这对他也好。至于小梅,我再想别的办法。”

说完,姑姑转身进了屋,这次连门都没关,因为她知道母亲不会进去。

母亲站在门口,站了很久很久。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远处传来雷声。要下雨了。

我不知道母亲在想什么,只看见她的肩膀在微微颤抖。过了许久,她转身离开了姑姑家。

我以为母亲放弃了。可是那天夜里,发生了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

那天晚上,雨下得很大。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户上,发出“啪啪”的声响。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雨声,心里乱糟糟的。

大约十点钟,我听见开门声。母亲出去了。

我爬起来,趴在窗口往外看。雨幕中,母亲撑着一把破旧的雨伞,朝着姑姑家的方向走去。她走得很快,伞被风吹得东倒西歪,雨水打湿了她的衣服和裤腿。

我赶紧穿上衣服,也跑了出去。

雨越下越大,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我跟在母亲后面,保持着一段距离。看着她单薄的背影在雨中前行,我的心里涌起一阵酸楚。

到了姑姑家门口,母亲停下了脚步。她在门外站了一会儿,然后抬手敲门。

“秀芳,开门,是我。”母亲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微弱。

没有人应答。

母亲又敲了几次,依然没有动静。她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然后坐了下来,就坐在门槛上,任由雨水打在身上。

我躲在不远处的屋檐下,看着这一幕,眼泪混着雨水流了下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姑姑家的灯亮了。门开了一条缝,姑姑探出头来。

“嫂子,你这是干什么?”姑姑的声音里有些惊讶。

“秀芳,我不走了,今天你不把表格给我,我就不走。”母亲的声音很坚定,虽然她浑身都在发抖。

“你疯了?”姑姑说,“这么大的雨,你会生病的。”

“生病就生病吧。”母亲说,“秀芳,我求你了,把表格给我。建国是个好孩子,别毁了他的前程。”

“嫂子......”姑姑的声音有些动摇。

“我知道你也是为了小梅好。”母亲继续说,“做母亲的心我理解。但秀芳,咱们都是当妈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建国没了爸,我这个当妈的不给他争取,谁给他争取?”

雨越下越大,雷声也越来越响。母亲就坐在门口,一动不动。

终于,门开了。姑姑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把伞。“嫂子,你先进来吧,别淋雨了。”

“表格呢?”母亲没有动。



姑姑沉默了很久,转身回到屋里。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个牛皮纸袋出来了。

“给你。”姑姑把纸袋递给母亲,声音有些哽咽,“嫂子,你赢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