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过去仅一周,中方连下3令,率先落实会议成果,抛出了友谊的橄榄枝。不过,特朗普也别高兴太早,美方所做的承诺,都得如期兑现。
![]()
中国稀土管制
日前,中国商务部、中国海关总署等多部门连下3令,暂停对美实施的部分贸易限制措施。其中包括恢复美国三家企业的大豆输华资质、解除美国原木禁令,以及暂停对镓、锗、锑和石墨等关键矿产进行出口管制。这对于特朗普来说,无疑是3个利好消息。
中美经贸关系在2025年经历了波澜起伏。今年3月和4月,双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导致经贸关系持续紧张。在中美会晤结束后,双方达成一致,同意缓和经贸关系。如今,中方率先落实承诺,为中美关系的未来注入了强心剂。
需要注意的是,中方的这三项关键举措,并不是单方面向美国“示好”,而是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正确选择。先说说大豆,尽管美国面临大豆出口难问题,但不可忽略的是,美国大豆曾是中国最重要的供应方。
![]()
美国大豆
在美豆对华出口连续四月“清零”后,中国只能转向巴西等南美国家进行采购,但是由于溢价和运费问题,大豆价格上涨,直接推高养猪业饲料成本和食用油价格。恢复大豆进口,不仅满足了美方诉求,也能快速缓解我国国内粮油市场压力。
原木解禁则回应了林业产业的迫切需求。我国每年木材缺口较大,今年3月,中国暂停美原木进口后,家具、造纸企业被迫转向俄罗斯、加拿大采购,运输成本增加。如今中方率先解禁,有利于中国国内相关产业的原材料供应。
![]()
美国原木
至于稀土问题,中方也留了后手。中国暂停的是今年10月9日公布的8项公告,但是今年4月4日首批针对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仍然有效。不仅如此,我国稀土产业链自主化已经初步实现,即便未来重启管制,国内高科技产业受影响程度也将大大降低。
中国在此次经贸“解冻”中主动先行一步,背后有着多重战略考量。在国际经贸博弈中“率先落实”本身就是一种话语权争夺,中方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互利共赢”“言出必行”理念,反衬美方的单边主义前科以及特朗普政府的“朝令夕改”。
另外,中方通过率先落实会晤成果,展现了极大的诚意和负责任态度,赢得了外媒的一致好评。不过,面对中方的善意举措,特朗普政府却不宜高兴得太早,因为美方面临着将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的巨大压力。
![]()
美国最高法院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是悬在特朗普头顶上的利剑,目前,国最高法院正在审查其关税政策的合法性,可能面临变数。即便他有意全面履行对华承诺,也将面临国内强硬派的阻挠。
另外,中美经贸摩擦已促使全球供应链开始调整,即便双方取消加征关税,已经重构的供应链关系不会立即恢复原状,这意味着美国企业的对华贸易仍需面临现实障碍。中国已率先落下行动棋子,履行了元首会晤共识。球如今被传到了美国一侧,特朗普会怎么做,世界正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