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头发丝大小的钻针,是日常生产制造手机、电脑等电路板不可缺少的加工工具,如此高端的微钻加工设备,曾经长期依赖进口。但在东莞厚街,有这么一个人,带着一群人,经历无数失败,最终成功研发出自己的“发丝大小钻针”,打破国外垄断的同时,助力奠定公司在钻针细分领域的龙头地位——他就是来自厚街的全国劳动模范、广东鼎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李政。
![]()
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李政作为东莞劳模工匠代表,获邀参加阅兵观礼活动,这是国家对技能人才的至高褒奖与肯定,也是一名工程师从轰鸣生产车间走向天安门广场的成长成才、技术报国的生动实践。
“刀锋战士”炼成发丝大小钻针
李政的成长历程,堪称一部东莞技能人才成长的奋斗史。2011年,李政辞去东莞一家外企的工作,加入广东鼎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任研发部经理,正式与刀具打交道。彼时,高端微钻加工设备长期依赖进口,价格高昂且维修受限,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那种感觉,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回忆起当初的困境,李政仍然记忆犹新。
![]()
面对直径最小仅0.03毫米,比人的头发丝更细的PCB微钻针加工难题,李政决心带领团队闯出一条自主研发的新路,这毫无疑问是布满荆棘的艰难征程。“一直研发设备的我,天生有一种不服气的精神,跟公司领导商量后决定自主研发,势要打破国外垄断。”
从项目立项、绘图到设备的组装调试,李政主动挑起大梁,一路攻坚克难。那些日子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然后不停地调试,又推倒重来,但李政并没有轻言放弃,最终迎来突破的曙光。2017年,李政主导研发的多工站PCB微钻头加工机横空出世,这台“中国心”的设备,一举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实现了微钻针的稳定、高效、批量化生产,加工精度和稳定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这场艰苦卓绝的技术突围,也带来累累硕果。在李政的主导下,团队陆续研发推出50多款覆盖不同需求的刀具自动化设备,累计获得70项国家专利,其中7项发明专利,这些成果奠定了母公司鼎泰高科在全球PCB微钻针领域的龙头地位。
技术精英“传帮带”200余人才
荣誉是对奋斗者最好的褒奖。李政先后获评“东莞市首席技师”“东莞市莞邑工匠”“国务院特殊津贴技能人才”“东莞市一类技能领军人才”,并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
![]()
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李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技术传承上,他在公司内部牵头成立了技师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这里,没有刻板的师徒界限,只有围绕技术难题的认真讨论和手把手的实操演练,多名青年技师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快速成长。
截至目前,李政已协助培养了200多名高素质技能人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帮带”技能传承体系,助力东莞“技能人才之都”建设。“我的愿望,就是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让更多的技能人才在东莞这片热土上发光发热。”
![]()
从车间学徒到全国劳模,从工程师到全国人大代表,每一重身份的蝶变,都是一次淬火与锻造。李政用20多年的坚持与奋斗,积极投身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进程,走出了一条东莞技能人才的成长之路,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的风采与担当。
南方+记者 刘远忠
通讯员 卢颖生
【作者】 刘远忠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