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的九三阅兵之后,中国已经让全球其他国家看到了中国真正的军事力量,这也让某些有小心思的国家不敢再轻举妄动。
![]()
11月5日,又一好消息来了!福建舰正式服役,这标志着中国三航母时代正式到来!但是有人就觉得,美国现在航母已经有11艘了,觉得福建舰比不上美国的航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是我们技不如人?
![]()
很多人有个误解,以为航母越多,海军就越强,但真正懂行的人都明白,关键不在于你有多少艘,而在于关键时刻你能派出多少艘,美国海军明面上确实有着11艘核动力航母,这数字听起来就让人心惊。
![]()
然而现实却骨感得多,截至今年3月,这支舰队里真正能拉出去执行任务的,竟然只有4艘,在至关重要的西太平洋,仅有一艘“卡尔·文森”号在维持存在感,其他那些威名赫赫的航母,要么静静地停靠在美国本土港口,要么就在船坞里进行着漫长的维修。
![]()
“艾森豪威尔”号和“斯坦尼斯”号等一众主力都陷入了这种尴尬境地,这就是全球战略与有限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
更要命的是尼米兹级的航母正一艘接一艘地老去,“尼米兹”号自己都快到退役年限了,而那艘在西太撑场面的“卡尔·文森”号,已经服役了整整43年,舰体结构已经疲劳了。
![]()
就连被寄予厚望的最新型号“福特”号也让人头疼,它在2017年就已服役,可整整八年过去了,不仅没能形成完整的作战体系,它引以为傲的电磁弹射系统,故障率依然高得吓人,甚至和F-35C舰载机的适配都还存在难题。
![]()
这种新技术带来的麻烦反而逼得美军不得不回头,延长那些老旧尼米兹级的服役年限。
反观中国这边,福建舰从一开始追求的就是“服役即具备实战能力”,“辽宁舰”和“山东舰”,在服役后都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去训练和磨合。
![]()
但福建舰显然速度更快,在福建舰的海试阶段,空警-600预警机、歼-15T、还有神秘的歼-35隐身舰载机,就已经完成了编队协同演练,更关键的是人才储备,大量的舰载机飞行员,早就在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滑跃甲板上练就了一身本领。
![]()
这种“人才和装备”双轨并行的模式,确保了装备一到位,人就能马上用,体系就能立刻运转起来,这才是“够用、好用、管用”这六字真言的精髓所在。
而动力系统的选择从来不只是个技术问题,它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战略意图。
![]()
美国对核动力的执着,源于它在全球抵达、全球干预的霸权战略,核动力带来的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一次加注燃料就能跑四五十万海里,还能省下空间携带更多的航空燃油和弹药,甚至没有烟囱也降低了红外特征。
![]()
但代价很大,“福特”级上的A1B反应堆,造价就高达数十亿美元,这还只是开始,高昂的建造成本、超长的建造周期、极其复杂的维修保养,以及贯穿整个服役生涯的天价费用,让核动力成了一一把双刃剑。
![]()
法国人就吃过大亏,他们是除了美国之外唯一拥有核航母的国家,但那艘“戴高乐”号却成了反面教材,为了省事,直接把核潜艇的反应堆搬了上去,结果动力严重不足,最高航速只有可怜的25-27节,严重影响了舰载机的起降效率。
![]()
而福建舰则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弯道超车”之路,它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却干成了一件连美国人都头疼的事,稳定支持三条电磁弹射轨道,这在过去被认为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
中国依靠创新的综合电力系统,硬是在没有核反应堆的情况下,解决了这个巨大的能源需求问题,这背后是从材料科学到控制系统,一整条产业链的集体跃升,我们需要什么就去攻克什么,而不是为了“技术炫技”,盲目去追求别人家的配置。
![]()
中国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守护自己的海外利益,维护地区和平,这是一种“防御性海权”的体现。
更有意思的是当所有人还在争论核动力与常规动力的优劣时,中国似乎已经在准备下一张牌,央视曾报道中国在第四代钍基熔盐反应堆技术上取得突破,一个2兆瓦的实验堆已经成功运行。
![]()
这种反应堆安全性极高,对冷却水的需求又低,简直是为航母上电磁弹射量身定做的完美电源,而且中国拥有丰富的钍资源,如果能将实验堆成功放大,未来的004型航母或许将拥有一种全新的、兼具安全与高效的动力方案。
![]()
现代海战早就不再是船坚炮利的平台对决了,航母再大再先进,也只是一个节点,它真正的威力来自于整个作战生态系统的协同,谁的体系更强,谁就掌握了胜负手,而在这场生态的较量中,一些关键节点的性能反超正悄然发生。
![]()
福建舰的配套装备里,空警-600预警机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据说对F-35C这类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超过200公里,而美军现役的E-2D预警机同样面对隐身目标时,探测距离却不足100公里。
这一来一回就是一百多公里的信息差,在瞬息万变的空战中,这足以决定生死。
![]()
另一个关键角色是电子战飞机,中国的歼-15D干扰和压制能力,在外界看来已经优于美军同类的EA-18G“咆哮者”飞机,这种“感知和干扰”环节上的优势,正在构筑福建舰作战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
这种体系的优势还体现在“先手棋”上,前面提到的“人才和装备”双轨并行模式,让福建舰避免了“福特”号那种装备等人的尴尬,飞行员早已在等待他们的先进座驾,核心编队的协同演练也已完成。
当福建舰正式形成战斗力时,它就已经是一个已经磨合完毕、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航母。
![]()
福建舰的正式服役已经不是单纯增加航母数量了,而是在全力构建一个规模更庞大、效率更高、能力更全面的远洋作战体系,这也说明中国军工在某些领域,已经踏入了没有参照物可寻的“技术无人区”。
![]()
中美航母发展路径的巨大差别根源上是,两国国家战略与工业哲学的不同,美国依然固守着服务全球霸权的核动力模式,技术先进,但系统性的困境也日益凸显,庞大的舰队正被高昂的成本和维护难题所拖累。
![]()
而中国更务实、更具系统性,没有在动力类型上钻牛角尖,而是在作战体系的关键环节和整体效能上实现了突破,事实说明不是我们技不如人!
![]()
福建舰的出现是一个质变的开始,标志着中国海军力量正在从过去的“模仿跟随”,坚定地转向“自主创新”,未来的海洋,谁能笑到最后,恐怕不只取决于谁的航母更大、更多,更取决于谁能构建起那个更高效、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整体作战体系。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