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永远跟党走,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25年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百场宣讲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启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的六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通过真实案例现场宣讲,讲述了他们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生动故事。
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承办。活动旨在通过讲述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社区、生产一线就业创业的典型事迹,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激励毕业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积极选择到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
![]()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崔张睿敏宣讲
“对当代青年来说,什么是建功立业?”中国人民大学2024届本科毕业生崔张睿敏在大三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在那里,我亲眼看到,破旧的土房因一项好政策变成了砖瓦新居。我协助当地干部完成惠民业务,非常有成就感。”崔张睿敏说,“把人生论文写在泥土地里”的价值感,给了她超越物质的、磅礴的精神共鸣。此后,崔张睿敏一直关注西部发展,2024年大学本科毕业,她毅然放弃了去往世界知名大学深造的机会,选择前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柳梧新区柳梧街道办事处工作。到岗后,她走村入户,把每一项基层工作做细做实。2025年7月,她结合专业所学与基层观察,撰写《西藏自治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基层视角)》,被自治区发改委采纳。
北京联合大学2020届硕士毕业生袁峰已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扎根五年,现在是和田地区和田市玉龙喀什镇阿勒提来村驻村第一书记。活动现场,他带来了村里的大枣、核桃等特产。他说,村民最愁“增收难”,于是他想方设法带着村民盘活资源,找销路。“看着村民手里有钱了,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也许这就是青春在大地上扎根的意义。”袁峰寄语学弟学妹,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无论选择什么职业,都要把眼前的小事做扎实、做精致。
![]()
北京城市学院毕业生苏杨宣讲
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生陈泫宇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他依托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以及北京科技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创立北京传火者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生谷大鑫讲述了他发扬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从事研发工作的经历;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毕业生于瀛分享了从“军营绿”到“警服蓝”的蜕变之路;北京城市学院毕业生苏杨讲述了作为乡村振兴协理员投身乡村治理与红色文旅的实践历程。
六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的宣讲在现场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22级本科生李沫霖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活学活用,把知识用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争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据悉,自2021年起,“永远跟党走,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百场系列宣讲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年。截至目前,经各高校推荐,市级层面已累计选树686名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开展市级大型宣讲活动15场,各高校组织相关活动3000余场,覆盖学生超40万人次。启动仪式后,各高校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创业典型宣讲活动。活动采用宣讲会、论坛、展演、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确保覆盖全体应届毕业生。
(采写:本报记者 张娜;摄影:王辉;编辑:赵艳国;审核:郝彬;核发:冉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