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湖,“大爱罗湖”结对帮扶的暖流浸润街巷,清水河街道优抚对象的笑容格外真切,多个街道的困难家庭因持续帮扶重拾生活底气。这背后,深圳市李伟波慈善基金会以十余年的坚守与深耕,用超千万元的精准捐赠、实打实的民生行动,成为罗湖区慈善公益事业中不可或缺的“温暖力量”。
![]()
结对帮扶十余载,精准滴灌困难家庭
“从2012年‘大爱罗湖’结对帮扶活动启动,我们就没想过停下。”作为最早响应这一公益品牌的力量之一,李伟波慈善基金会的帮扶足迹已遍布罗湖多个街道。自参与以来,基金会坚持每年至少捐赠100万元,为辖区困难家庭送去“每户每月800元、为期一年”的生活资助,用稳定的支持为困境中的家庭托底 。
![]()
2012年捐赠罗湖区慈善会100万元用东门街道结对帮扶
2017年的捐赠仪式上,基金会再捐500万元,将帮扶范围扩展至黄贝、南湖、桂园、东门等6个街道,让更多困难群体感受到罗湖温度。截至2023年,基金会累计向罗湖结对帮扶项目投入逾千万元,帮扶困难家庭近700户次。更难得的是,基金会代表还定期走访慰问,从“给钱给物”的基础帮扶,延伸到“了解需求、精准回应”的深度关怀,让慈善真正走进受助者心里 。
![]()
2017年捐赠罗湖区慈善会500万元用于黄贝、南湖、桂园帮扶
聚焦特殊群体,情暖优抚与民生一线
在精准帮扶的基础上,基金会始终紧盯罗湖基层的急难愁盼,将爱心投向最需要的特殊群体。2021年,清水河街道发出帮扶倡议后,基金会第一时间响应,捐赠75万余元专项帮扶89名优抚对象——其中不仅有37名参战退役人员,还包括7户因重大疾病致贫的家庭。
![]()
2015年捐赠罗湖区慈善会100万元用于东晓街道结对帮扶
“这不仅是物质帮助,更是对我们退役军人的尊重。”受助老兵送来的锦旗,道出了群体心声。街道党工委书记魏刚评价,这份捐助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全社会倡导了拥军崇军、扶贫帮困的良好风尚。此外,基金会还多次向桂园街道办事处、区委组织部等捐赠善款,用于基层慈善公益项目,从细微处补齐民生短板。
![]()
2016年捐赠罗湖区慈善会300万元用于南湖、东门、笋岗帮扶
深度融入罗湖慈善生态,践行长期主义初心
深耕罗湖的不仅是资金投入,更是与区域慈善事业同频共振的长期承诺。作为罗湖区慈善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单位,基金会早已从“参与者”成长为“共建者”,深度融入罗湖慈善生态的建设进程。从早期的街道结对帮扶,到后来的优抚对象救助,再到持续参与“大爱罗湖”品牌建设,基金会的公益布局始终与罗湖的民生需求紧密贴合。
![]()
2016年捐赠罗湖区桂园街道办事处50万元用慈善公益
“播种爱心,回馈社会,善尽责任”,这一宗旨在罗湖的土地上得到生动诠释。李伟波作为基金会发起人,始终坚持低调行善,不将捐赠作为宣传工具,却用十余年的持续投入,让“李伟波慈善基金会”成为罗湖群众熟悉的爱心符号。正如罗湖区慈善会所言,这份跨越十余年的坚守,在助力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
![]()
2016年捐赠罗湖区委组织部30万元用于慈善公益
从街巷里的困难家庭到军营归来的老兵,从“大爱罗湖”的品牌共建到基层慈善的精准落地,李伟波慈善基金会用千万善款、十载耕耘,为罗湖的慈善版图添上了厚重的暖色。这份扎根地方、心系民生的公益实践,正是企业家社会责任的生动注脚,也为罗湖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区”注入了持久的温暖力量。(亦舟)
![]()
2013年捐赠罗湖区慈善会100万元用于街道结对帮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