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3日晚,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走完了84年的人生,因肺炎和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离世。
这位在2001到2009年间辅佐小布什的政坛大佬,早就被贴上了“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副总统”的标签,他的离开也让外界再次聚焦其充满争议的一生。
![]()
从辍学生到白宫重臣
切尼的人生起点其实很普通,1941年出生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农业区,祖上是英格兰清教徒移民,本来凭着奖学金考上耶鲁大学。
算是踩上了精英阶梯,可他那会儿沉迷酗酒,成绩一塌糊涂还总跟系主任叫板,大二就被劝退了,回到老家后,他找了份电力通信架线工的活儿,还两次因为酒驾被抓。
![]()
换成别人可能就浑浑噩噩过下去了,但切尼在监狱里醒过神来,决心痛改前非,后来他考进怀俄明州立大学读政治科学,不仅读到了硕士,还娶了高中恋人琳恩。
踏入政坛后,切尼算是遇到了贵人,拉姆斯菲尔德,在这位政治导师的提携下,他从国会研究员一路走进白宫,尼克松辞职后福特上台,他还成了白宫办公厅主任。
之后他又当选联邦众议员,五度连任,1989年更是被老布什任命为国防部长,指挥了“沙漠风暴”等关键行动。
![]()
2000年,小布什三番五次邀请他当副总统候选人,即便有心脏病,他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个担子。
影子总统的战争争议
在副总统任上的八年,切尼才真正成了华盛顿的“实权人物”,外界都叫他“影子总统”,“9・11”事件后,他成了反恐策略的核心策划者。
力推单边主义和军事手段解决国际问题,也是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推手,本来1994年他还清醒地说过,占领伊拉克会陷入泥潭。
![]()
可不到十年就改口称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推动联军发动战争,事后调查显示,那些所谓的“证据”要么是夸大要么是误读,但切尼到晚年都坚持自己没错。
这场战争让美国付出了巨大代价,士兵伤亡不断,国内反战声音高涨,他的民望也跟着一落千丈,不少人把他的人像画成魔鬼,吐槽他好战。
除了战争决策,他在权力扩张上也很有“手腕”,BBC就评价他帮助塑造了总统的外交政策权力,而他和特朗普的恩怨也成了晚年的焦点。
![]()
本来2016年他还支持特朗普,可国会山骚乱后彻底反目,2024年甚至公开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这份决绝在共和党里实属少见。
对华政策的两面性
切尼和中国的交集主要集中在他的政治生涯里,两次访华都留下了不少话题。1975年他以白宫办公厅主任的身份陪福特访华。
![]()
2004年作为副总统再度来访,那会儿正是中国入世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他的中国观挺矛盾的。
一方面承认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主张加强经贸、反恐等领域的合作,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崛起心存戒备,觉得这是美国外交的最大挑战。
不过在台湾问题上,他当时明确表态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这话一出口还赢得了复旦学子的掌声。
![]()
值得一提的是,据美国媒体披露,切尼每周都会读大量亚太问题的材料,可见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有多重视。
2004年访华时,他还和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会面,讨论了朝核、伊拉克重建等多个热点议题,推动两国加强高层对话。
功过难评的政治遗产
![]()
切尼去世后,小布什对他赞不绝口,称他是“正直高尚的爱国者”,白宫也降半旗致哀,但批评者可不买账。
《今日美国》直接称他是“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策划者”,认为他把美国拖入了战争泥潭,他的政治遗产确实复杂,作为国防部长。
他指挥的“沙漠风暴”行动被视为经典,可作为副总统,伊拉克战争的决策成了他一生的“污点”,更有意思的是,虽然他和特朗普势不两立。
![]()
但两人在扩张总统权力上却有着相似之处,都在军事使用、监控权力等方面有所动作,从酒驾辍学生到白宫重臣,从战争策划者到特朗普的反对者,切尼的一生充满了反转和争议。
如此看来,历史对他的评价注定会两极分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美国政坛活跃数十年,对美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离开,也算是为一个充满争议的政治时代画上了句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